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中民族风格的体现概述.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3349690
  • 上传时间:2022-06-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乐中民族风格的体现概述    Summary:人类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孕育了世界各地风格不同、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和美学理论民族的艺术作品犹如一面明镜,虔诚地反映着民族的文化、生活态度等音乐作为传递人类情感的一种最直接而有效的艺术门类,将民族风格融入其中,使听众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Key:音乐;民族;民族风格;一、民族风格的定义民族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还指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由于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的不同,在创作时主题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因而不同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表现出时代的、民族的和阶级的屬性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任何一类艺术文化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它自己独有的风格特别是在社会动荡时期所创作出来的乐曲,富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以爱国主义为作品的核心,曲调或激昂或悲愤,唤起人们的爱国精神二、中国音乐中民族风格特色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对民族生命的延续有着重大意义,发扬民族文化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民间歌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富有民族风格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民间歌曲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曲调、节奏简单,朗朗上口容易传唱中国历史上最早富有民族风格的音乐种类是号子,在劳动场合人民劳动时喊响的音乐号子分为很多种类,例如搬运号子(黑龙江——哈腰挂)、工程号子(湖南——打哦歌,四川——打芬歌)、农事号子(湖北——催咚催)、船渔号子(陕北——船夫曲)、挑担号子(陕西——走降州)、拉车号子(四川自贡)等这些号子的表现手法直接、简朴,音乐性格坚毅粗犷首先,号子有着节奏的律动性、音乐材料的重复性,还有领唱和附和的结合演唱方式,劳动者们根据号子的节奏同时发力使劳动和谐统一孝王筑睢阳城,方十二里,造唱者,以小鼓为节,筑者下杵以和之”源自《睢阳曲》,详细地描述了人们伴随着号子劳动的场景;其次,由于各个地方方言、口音的不同,使得号子的民族风格各不相同;最后,号子的简单易唱增加了劳作的乐趣,使人们在劳作过程中更有动力。

      有些号子一直沿用至今,切实说明了它在劳动中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重心从劳动场合逐渐转向生活场合音乐中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体现得越来越生动;男女之间抒发感情的歌曲越来越多由此发展成为山歌、小调,这两种音乐形式相较于号子,音乐色彩丰富,歌词表达情绪直接,旋律线条流畅,创作形式自由山歌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唱起时,余音在山谷中回荡,山谷就像天然的音乐厅,声音撞击四面的山壁形成共鸣,使山歌的层次更加饱满小调又称俗曲,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卖货郎走街串巷时,为了让自己的叫卖声在顾客的耳中听起来不那么单调,就将叫卖的声音编上了旋律,形成了叫卖时独有的风格有些叫卖调深入人心,人们一听就知道是哪一类的货品情歌在小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将叙事与抒情相交融,音乐风格细腻,展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真挚的感情说唱艺术、京韵大鼓、地方戏剧的出现,进一步将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推向了高潮,更是走向了全世界同一时期,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将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等人的七首古诗谱写成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第一乐章“愁世的饮酒歌”,歌词引用的是李白的《悲歌行》,表达了“生是黑暗的,死也是黑暗的,人的一生不过百年,面对这一现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酒消愁”。

      整个第一乐章的音乐显得暗淡无光,乐曲在高昂但却有些单薄的旋律中结束第四乐章“美女”(李白的《采莲曲》),乐曲细腻地刻画了少女的内心世界,使听众仿佛看到东方少女的音容笑貌,乐曲结束在很不稳定的四六和弦上,使“断肠”之感更加强烈,仿佛痴情少女以若有所失的目光追随着远去的少年,陷入无际的遐想之中第六乐章“永别”,歌词前半段来自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后半段来自王维的《送别》,当歌曲唱到“永远”二字时反复了七遍,似乎主人公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将离开人间,从而和大地诀别,音乐渐渐消失让听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首使用中国诗词作为歌词的交响曲戏剧将文学和音乐融为一体,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以反映社会生活常见的戏剧种类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是以表演为中心的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形式戏曲艺术在中国南北差异非常明显,北方戏剧就像金戈铁马的汉子,音乐旋律粗犷、硬朗;南方戏剧像烟雨迷濛的江南,清幽婉转,优美动听,表演真切细腻南北方戏剧的差异就如同南北方的风景差异一样,“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中国音乐中所独有的五声调式,与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七声音阶相比,五声调式将调式中极不稳定和不协和的四级音、七级音舍弃,让调式获得了稳定感与和谐感。

      五声调式广泛的存在于中国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人们所熟知的《我和你》就是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乐曲这首歌曲闪耀着人性与情义的光华,以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如沐月光清风,感受“地球村”的和谐之美这首歌曲由中外演唱家同台演唱,体现出中国的亦是世界的现代中国音乐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让世界更加喜爱中国音乐三、国外音乐中民族风格体现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的文化变革开始,音乐便从宗教、教会中解脱出来,并发挥了自身更大的自由性随着巴洛克时期各种能够打动人们情感的音乐形式的出现,再到18世纪以后强烈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正式走进人们,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的音乐,不仅能激发创作热情又能丰富艺术作品的内涵因此,西方民族乐派的形成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性一直是音乐文化经久不衰的因素之一民族题材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比如反应民族事件以及神话传说,描写民族风土人情和现实生活,进而体现民族风格特征以及民族感情19世纪的俄罗斯音乐作品是最能表现其民族性受社会动荡的影响,一些有着进步思想的艺术家,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发生改变,在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的时期,音乐具有着凝聚人们爱国之心的力量。

      民族化的思想在作曲家的意识中萌发作曲家将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乐、复调等各种独特的元素,将国家的历史和民间传说素材相融合,使其具有音乐审美与现实相结合的特色,创作出独具民族风格的俄罗斯音乐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了,单簧管、双簧管、号、长笛及弦乐奏出的旋律,让听众置身于一个广袤无垠、空旷寂静的草原之中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中借鉴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他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钢琴小品《四季》,以及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都十分受听众所喜爱,這些作品主题鲜明,富有作曲家强烈的个人感情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俄罗斯民族乐派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是无数音乐家共同努力的过程,借鉴西方古典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重视从本民族文化中吸取素材德沃夏克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斯拉夫舞曲》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反映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复兴运动的热情,还有捷克人们生活的日常,捷克古老历史神话和传说他的作品中都展现出浓郁的捷克民间色调西贝柳斯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芬兰颂》,赢得了民众的喜爱与尊重。

      西贝柳斯被称作芬兰民族音乐的旗手,这部作品,也成为芬兰人民用艺术参与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杰出典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芬兰颂》这首交响诗具有十分强烈的芬兰民族气息,从音乐里使人感受到芬兰人民坚毅的性格音乐由铜管合奏出主题,粗犷、强烈而沉重,表达出被囚禁人民心中的反抗力量,还有对自由的渴望而后,木管乐器吹响了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乐曲最后出现颂歌主题,表现了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首交响诗仿佛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冲击西贝柳斯把芬兰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曲调的材料、调式、节奏很好地运用在作品里在西贝柳斯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所挚爱的芬兰的绚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芬兰人粗犷豪放的生活气息,凝聚着对祖国、民族以及自然风光深切的热爱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将芬兰的神话、芬兰人坚毅的性格、芬兰浓密的森林和陡峭的山崖传遍了全世界,这芬兰的精神深深扎根于此芬兰的民族精神也深深扎根于西贝柳斯的交响曲中:他的交响曲所表现的是一种坚毅、乐观的生活态度、痛苦艰难中听不到一丝一毫放弃西贝柳斯用他的音乐把他所理解、传承的民族精神全面而深刻地化作了视听上的震撼、灵魂上的感动展现给了全世界结语:各国家民族乐派的音乐家,都用作品明确的体现了他们的艺术风格。

      民族风格便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使得听众听到音乐就能知晓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就像打开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钥匙,听众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爱国情感,领略不同国家的大江大河,给听众愉悦的精神享受无论是中国的音乐还是西方的音乐终归是世界的音乐,东西方终将带着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走向全世界,形成全球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艺术来源于民族所处的世界,更反映该世界当中的民族,反映着该民族的观念、诉求和理想Reference:[1]王次炤.音乐中的民族精神.[J] 人民音乐 2020年10期 第78-80页[2]徐诗乐 从中国音乐中的意境看民族文化精神[J] 艺术评鉴 2019年05期 第20-21页[3]高知音.西贝柳斯音乐中的民族主义精神[J] 北方音乐.2014年15期 第15+17页[4]王艺晓.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精神”探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20年6月[5]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6年修订[6]袁静芳.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10月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