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礼司仪工作手册.doc
5页一、婚礼司仪的意义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每位新人都希望自己的的婚礼能办的隆重体面、顺畅有序.也希望所有的亲朋好友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但这一效果并不是仅凭新人有主观愿望就可以轻易达到的.要把自己的愿望变为美好的现实,就需要有一位特殊人士专门为您策划与掌控整个婚礼过程,这个人就是婚礼主持人.婚礼司仪是婚庆典礼的核心人物,一场婚礼能否出现"高潮"和"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仪是否专业及临场应变能力,所以婚礼办的成功与否,司仪是最关键的. 二、婚礼策划司仪其它重要职责=== 司仪完成婚礼当天整个流程以外,最主要包括9个方面: 1、协调与酒店的关系,包括酒席桌椅的摆放位置、舞台布置需酒店提供的设备等 2、组织新人入场仪式和时间确认,包括进场人员的次序、其他工作人员的位置,如花童各自的位置及职责; 3、安排音乐并组织实施,,电脑播放或DVD播放需考虑与酒店音响的接驳问题 4、协调灯光控制问题;灯光控制条件为酒店可能情况下的灯光控制,协调追光灯的使用问题 5、负责检查婚礼仪式上必需的道具准备;如托盘、蜡烛、纸笔等等 6、负责邀请参与婚礼仪式的嘉宾并提供指引服务;如嘉宾父母长辈登台说话等 7、陪伴新人,仪式的指引服务和提醒()服务,传递的道具; 8、新人换衣服时间及其他流程提醒()服务; 9、负责对伴娘和伴郎进行指导。
三、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 1 、换装(建议司仪便装到场,然后换正装)五分钟左右 2 、个人清洁工作(洗脸梳头等,近视眼的推荐这个时候佩带一次性的隐形眼镜)十分钟左右 3 、根据“工作人员职能表”(不知道这个的可以翻一下我过去的帖子)联系现场的总管,工作组成员开碰头会布置工作(十分钟) 4 、确认婚礼使用的物品(司仪务必自己确认),例如小奖品,礼花,花瓣,小花篮,戒枕等 5、 确认假酒原料是否准备一般是葡萄汁) 6、 确认投影机笔记本有专人负责调试,播放的文件拷贝入笔记本 7 、司仪找到酒店负责人,交流婚礼细节+闲谈(熟悉的场地,此项略) 8、 与婚庆公司负责人碰头,交流婚礼的细节(熟悉的婚庆公司,此项略 9、 与音响师碰头,调试话筒等设备播放准备的婚礼仪式音乐与背景音乐 10、 检查酒店的香槟塔,舞台台阶等物品的牢度确认刀花和杯花,交杯酒中倒好可乐 11、 新人到场后全体彩排十五分钟) 12 、对于彩排中的问题,个别予以指导 13 、与新人的父母见面握手,确认父母人数(防止走嘴),讲清楚上台的路线以及站位,再次确定发言的对象 14、 认识证婚人,告知上台的路线,与新人握手的次序下台的方法等。
15 、与现场的摄影师摄像师交流(基本是和摄像交流),确认开始时候的手势以及摄像对于婚礼灯光的要求,提醒()他调整好白平衡 (一般婚庆公司的摄像师就算了,浆糊太深) 16、 和化妆师交流,每次化妆结束的时间都要精确到分感觉是生手的要下死命令,防止婚礼流程崩溃) 17 、确认追光灯(如有)的使用场次 18 、找到酒店的灯光开关并且指派专人负责开启与关闭 19、 如果音响设备可以的话,单独试几个关键的音乐点互吻,感谢父母等结点的推高) 20、 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与新人交流五分钟,通过自己的语言激发新人的内心情感,为完美的婚礼做准备 范例: 对于彩排马马虎虎的新人:“你们看,这条红地毯只走一分钟,但是你们要花一辈子回头看这一段,可以让我失望,但不要让全场的来宾失望…… 对于紧张的新人:你爱他吗?……爱……不要用语言告诉我,进去以后用眼神和动作告诉全场嘉宾,好吗? 对于过分开朗的新人:…… 21、 开场前联络部分来宾的感情,十分钟左右主要是年轻人,有了事先的沟通,一会儿仪式开始就有气氛和掌声比较难理解,简单的说就是笑容可掬的和每一桌来宾搭讪,最高境界是来宾把你当成新人的朋友) 22、 流程中新娘要抛花的,事先要新人确定未婚女孩子的名单,司仪开场前面根据名单“通知”这几位,下死命令让他们到时候上来。
四、婚礼司仪的“绝妙好词” 婚礼是民俗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人们视为一生之大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一场精彩愉悦的婚礼则正是新人及其亲朋所希翼的婚礼司仪若在婚礼上讲出精彩的婚礼主持词,不仅能为整个婚礼推波助澜,添雅助兴,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给新人留下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使来宾在喜庆之中享受到一次精神大餐,使整个婚礼成为寓谐寓雅,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婚礼主持词作为婚庆场合使用的主持词,实际是演讲致辞中的一种,有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 婚礼司仪怎样准备好一份出色的婚礼主持词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雅俗有度,与婚礼气氛相协调 在婚礼主持词中,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用语高雅、风趣,格调、语言避免低俗如一份婚礼主持词的开头是这样的: 今天是个好日子,此时此刻,一对新人将在这里宣示他们的秦晋之约,共结连理,完**路上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1+1=1的人生方程式从此,户籍管理机关将马上增发一个户口簿;今天,他们将从这里开始,共修百年,踏入心仪已久的二人世界,努力完成一道小学生都会判错的算术题:1+1=3的人生方程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婚姻,是人类的伟大文明,婚典更是这个文明里的至尊,她庄重、神秘、热烈、喜庆今天,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这里是新婚的殿堂,这里是喜庆的海洋我们为友谊而来、为喜庆而来,让我们把掌声响起来,热烈欢迎新郎新娘闪亮登场! 这是一份婚礼主持词所设计的开场白部分,它使用了“秦晋之约、共结连理、心仪已久”这些成语,用词较为正式庄重,同时也巧妙借用了“哥德巴赫猜想”,以“1+1=1的人生方程式”喻示两位新人合二为一,从此组成了一个家庭;“1+1=3”喻示新人在不久的将来将孕育出小宝宝,组成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字里行间,浓缩人生,寓生活于数学,寓数学于哲理,入情入理,独具一格,助推了婚礼热烈、喜庆的气氛而“我们为友谊而来,为喜庆而来”“把掌声响起来”更是把宾主的亲情、友情融为了一体,把“喜庆”推向了第一个高潮这个开场白的词句处处体现了婚礼的喜庆气氛,亦庄亦谐,一下子就把受众引入佳境 而有的主持词就欠妥帖了我国一些地方有个婚礼习俗,就是娘家要送新娘两把筷子,寓意“快生子”曾经就有一个主持人对新娘说,希望你争气,赶快生个儿子,为娘家人争光话语一出,一部分人色变因为主持人表现出了不合时宜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在座的女性不悦,新娘及家人不悦。
而且也曲解了这个习俗的含义—“子”在古代的词义是子女的统称,并不专指儿子还有的主持词开篇就是一串黄段子,虽然也能引起在场宾客一片哄笑,但总有一部分受众身份、年龄、性别不宜,这种主持词格调不高,损害了婚礼的某些效果 二、要情情互动,情真意浓 婚礼是一个以表现新人爱情为主体,父母情、亲戚情、朋友情、同事情相互交融的大“情”场,婚礼主持词中应兼顾各方面的“情”,做到“情情互动”爱情、亲情、友情是每场婚礼的命脉,只有将这三者贯穿始终,婚礼才会有滋有味怎样在婚礼中表现出爱情、亲情、友情,使整个婚礼关系和谐,其乐融融,这也是主持词需要表达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婚礼应以新人为中心,打好爱情牌婚礼司仪要努力挖掘出新人“情”的秘笈例如有一对新人是在异地从事导游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见面了,新郎表达了爱意,结果被拒绝遭到拒绝的新郎决心用点滴关怀感化新娘于是,每次只要有团到新娘所在城市,新郎就会请人给新娘带一盒巧克力这样空运巧克力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一年,新娘终于答应尝试着做新郎的女朋友在了解了这对新人的恋爱过程后,婚礼司仪在主持词中策划了新郎新娘互赠礼物的环节,新郎又送了新娘一盒巧克力主持词特意向宾客展示了新人的这一爱情经历,不仅让新娘感动不已,也使来宾非常感动。
五、两段精彩婚礼结束词 1、真的不想和大家说再见,但结婚盛典到此就圆满礼成了在这幸福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四位主婚人及二位新人,对参加婚礼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再次说一声,谢谢大家!最后,有请我们的二位新人再次拉起手,缓缓的走下舞台,一起走过风,走过雨,走过平凡,走向你们的成功与辉煌愿你们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愿你们银婚、金婚、钻石婚的时候,我们再欢聚一堂! 2、爱是人生道路上的相互搀扶与牵手,爱是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峥峥誓言,爱是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虔诚祝福!亲爱的朋友们,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大家对二位新人的祝福却是永远的.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在大家的深情的祝福声中,二位新人的婚礼到此礼成了.让我们再一次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送给二位新人,祝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同心同德,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百年好合,永浴爱河.祝愿他们天作之合结连理,明年玉树添新枝.在此我也代表四位主婚人祝在场的每一位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里,新的一天里,万事顺心多赚美金,万事兴旺多赚英镑,万事顺意多赚人民币,总之就是一句话,祝你们大家多挣钱,少生气,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六、婚礼主持人必修科目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
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
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 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