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2022年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三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点P到点A(),B()及到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这样的点恰好只有一个,那么a的值是 ( )A.B. C.或 D.或参考答案:D2. 按流程图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x=3,则输出的x的值是( ) A.6 B.21 C.156 D.231参考答案:D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程序可知,输入x,计算出 的值,若≤100,然后再把 作为x,输入 ,再计算 的值,直到 >100,再输出.解答: 解:∵x=3,∴=6,∵6<100,∴当x=6时,=21<100,∴当x=21时,=231>100,停止循环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23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代数式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弄清楚题图给出的计算程序.3. 已知向量={3,4},=5,|﹣|=2,则||=( ) A.5 B.25 C.2 D.参考答案: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解答: 解:∵|﹣|=2,∴=20,∵向量={3,4},=5,∴+﹣2×5=20,化为=5,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A.(1,0) B.(-1,0) C.(2,0) D.(-2,0)参考答案:B5. 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等于( )A.30° B.45° C.60° D.90°参考答案:C【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延长CA到D,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DA1B就是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而三角形A1DB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此角.【解答】解:延长CA到D,使得AD=AC,则ADA1C1为平行四边形,∠DA1B就是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又A1D=A1B=DB=AB,则三角形A1DB为等边三角形,∴∠DA1B=60°故选C.6. 如图所示,是全集,是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 B. C. D.参考答案:D7. 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7,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x2=﹣28yB.x2=28yC.y2=﹣28xD.y2=28x参考答案:D【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分析】根据准线方程求得p,则抛物线方程可得.【解答】解:∵准线方程为x=﹣7∴﹣=﹣7p=14∴抛物线方程为y2=28x故选D.8. 从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白球 B.至少有1个白球,至少有1个红球C.恰有1个白球,恰有2个白球 D.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参考答案:C9. 已知函数f(x)=(b∈R).若存在x∈[,2],使得f(x)>﹣x?f′(x),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3)参考答案:C【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求导函数,问题转化为b<x+,设g(x)=x+,只需b<g(x)max,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的最大值,故可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f(x)=x>0,∴f′(x)=,∴f(x)+xf′(x)=,∵存在x∈[,2],使得f(x)+xf′(x)>0,∴1+2x(x﹣b)>0∴b<x+,设g(x)=x+,∴b<g(x)max,∴g′(x)=,当g′(x)=0时,解得:x=,当g′(x)>0时,即<x≤2时,函数单调递增,当g′(x)<0时,即≤x<时,函数单调递减,∴当x=2时,函数g(x)取最大值,最大值为g(2)=,∴b<,故选C.10.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定义运算=ad﹣bc,若复数x=,y=,则y= .参考答案:﹣2﹣2i【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运算化简x,代入y=后直接利用定义得答案.【解答】解:x==,由定义可知,y==4xi﹣4﹣(3+3i﹣xi+x)=5xi﹣7﹣3i﹣x=﹣2﹣2i.故答案为:﹣2﹣2i.12. 在中,,则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 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cosθ与ρ=sin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参考答案:【考点】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分析】先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θ=x,ρsinθ=y,ρ2=x2+y2,将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和ρ=sinθ化成直角坐标方程,最后利用直角坐标方程的形式,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得.【解答】解:由ρ=cos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x=0,其圆心是A(,0),由ρ=sin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y=0,其圆心是B(0,),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B=,故答案为:.【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以及利用圆的几何性质计算圆心距等基本方法,我们要给予重视.14. 设常数,若的二项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10,则= .参考答案:-215.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则角C的大小为 ;参考答案:略16. 数列{an}是首项为1的实数等比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28S3=S6,则数列{}的前四项的和为 .参考答案:【考点】8E:数列的求和;8G: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先由已知可求数列{an}的公比q,然后求出数列{}的前四项,进而可求数列的和【解答】解:由题意可得,q≠1∵28S3=S6,∴=整理可得,1+q3=28∴q=3数列{}的前四项分别为1,,,,前4项和为故答案为:.17. 在展开式中,如果第项和第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 . 参考答案:4;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向量,,且.(I)求角C;(II)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并判断此时△ABC的形状.参考答案:【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9R: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I)根据建立等式关系,利用正余弦定理即可求角C;(II)根据△ABC的面积S=absinC,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即可判断此时△ABC的形状.【解答】解:向量,,且.(I)∵,∴sin2A﹣sin2C=(a﹣b)sinB.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C=,∴a2﹣c2=(a﹣b)b.由余弦定理:cosC=.∵0<C<π,∴C=.(II)△ABC的面积S=absinC,∵C=,R=,∴c=2RsinC=.由余弦定理:得a2+b2=6+ab.∵a2+b2≥2ab,(当且仅当a=b是取等)∴ab≤6.故得△ABC的面积S=absinC=.∵C=,a=b.此时△ABC为等边三角形.19. 已知椭圆C:(a>b>0)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求椭圆C的方程;(2)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参考答案:解:(Ⅰ)设椭圆的半焦距为,依题意,所求椭圆方程为。
Ⅱ)设,1)当轴时,2)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由已知,得把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当时,,综上所述当最大时,面积取最大值略20. 函数,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5.则 , 参考答案:2,3.21. 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矩形,SA底面ABCD,P为BC的中点,AD=2,AB=1,SP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45°1)求证:PD平面SAP;(2)求三棱锥S-APD的体积. 参考答案:解:(1)证明:(2)45° 45° 略22. (12分)如图是一个扇环(圆环的一部分),两段圆弧的长分别为l1,l2,另外两边的长为h,先把这个扇环与梯形类比,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写出这个扇环的面积并证明其正确性.参考公式:扇形面积公式S=lr(l是扇形的弧长,r是扇形半径).弧长公式l=rα(r是扇形半径,α是扇形的圆心角).参考答案:梯形的面积公式为 将类比为梯形的上、下底,为梯形的高 则扇环的面积为 ……………………………………………………………………4分 将扇环补成扇形(如图),设其圆心角为,小扇形的半径为,则大扇形的半径为, ∵ ………………………………………………………6分 ∴ ………………………………………………………………………7分 ∴ ………………………………9分[来 ………………………………11分∴ ………………………………………………………………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