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口市海洋功能区划.doc
42页营口市海洋功能区划 (2014-2020年) 文 本 (报批稿) 营口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九月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2 第一条 区划目的....................................................................2 第二条 区划依据....................................................................2 第三条 区划目标....................................................................4 第四条 区划原则....................................................................6 第五条 区划范围和实施期限................................................7 第六条 分类体系....................................................................8 第七条 区划成果..................................................................13 第二章 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13 第八条 区位条件..................................................................13 第九条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14 第十条 海洋资源..................................................................16 第十一条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9 第十二条 面临的形势..........................................................22 第三章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23 第十三条 海洋功能区划分区概述......................................23 第十四条 农渔业区..............................................................24 第十五条 港口航运区..........................................................25 第十六条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26 第十七条 矿产与能源区......................................................27第十八条 旅游休闲娱乐区..................................................28 第十九条 海洋保护区..........................................................29 第二十条 特殊利用区..........................................................29 第二十一条 保留区..............................................................30 第四章 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30 第二十二条 总体定位..........................................................30 第二十三条 海洋开发总体布局..........................................31 第二十四条 海洋保护总体布局..........................................32 第五章 实施保障措施..................................................................34 第二十五条 区划编制与审批..............................................34 第二十六条 区划实施管理..................................................34 第二十七条 海域使用管理..................................................35 第二十八条 海洋环境保护..................................................37 第二十九条 海洋功能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38 第三十条 监督检查..............................................................39 第三十一条 宣传教育..........................................................39 第三十二条 技术支持..........................................................39 第六章 附 则................................................................................40 第三十三条 区划效力..........................................................40 第三十四条 区划附件..........................................................40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区划目的 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市县级人民政府海域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定依据。
营口是东 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东北亚地区最 具发展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海洋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为适应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 护,促 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 合营口市海域环境与资源状况,营口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营口市海洋 功能区划(2014-2020 年)》 《区划》确定了营口市海洋资源利用和保 护的方向与重点,分解落实了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与指 标,进 一步明确了海域空间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各海洋基本功能区的 管理要求,为海域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现了 对全市海域按海洋功能区划进行开发与保护的科学调控和综合管理 第二条 区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1999 年 12 月 10 日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令第 8 号);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9 年 7 月 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 《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2013 年 5 月 30 日辽宁省十二届 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108-2006);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关于印发〈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4 术指南〉的通知》(国海管字〔2013〕8 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组织开展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工作的通 知》(国海管字〔2013〕747 号)。
第三条 区划目标 贯彻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优化海洋开发空间格局,维持海洋自然 资源产品的长期供给能力,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景观资源的生 态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区健康安全运行,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与监 督体系以建设海洋强市 为目标,合理配置海域资源,统筹协调行业 用海,建立起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实现海域的合 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 至 2020 年, 实现以下目标: ——提升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海域管理的法律、 经济、行政和技 术等手段不断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的整体控制作用明显增强,实施规 划用海、集约用海和依法用海,海域使用管理秩序明 显改善,海域的 国家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国家、省 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 区创建力度,组织实施重点海域和海岸带整治修复,提高海洋生态可5 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海洋生 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实施海洋生态补偿 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打造全 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改善海洋 生态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海 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污染海域海洋环境质 量明显改善,保护区保 护目标得到有效保护至 2020 年,海洋保护 区面积达到约 6400 公顷, 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 4% ——维持渔业用海基本稳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生产 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用海需求得到有力保障,重要 渔业水域、水生 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至 2020 年,养殖 用海面积达到 9500 公顷, 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 6%水域生态环境逐 步得到修复,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捕捞能力和捕捞产 量与渔业资源可承受能力大体相适应 ——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加强自然岸线保护严格控制占 用岸线开发利用活动,对 由于开发利用造成的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 态功能退化、防灾能力减弱,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的海域海岸带进行整 治修复至 2020 年,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 30 千米严 格保护 22.4 千米自然岸线, 维护 9.4 千米具有生态功能的岸线,使大 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达到 31.8 千米,保有率不低于 26% ——保留海域后备空间资源在近岸海域划定保留区, 实施严格6 的阶段性开发限制,为未来发展预留一定数量的近岸海域。
至 2020 年,近岸海域保留区面积达到 6.2 万公顷,不少于管辖海域面积的 40% ——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严格实施围填海年度计划制度,遏制 围填海增长过快的趋势 围填海控制面积符合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总 体要求和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第四条 区划原则 (一)自然属性为基础根据海域的区位、自然 资源和自然环境等 自然属性,综合评价海域开 发利用的适宜性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科学确定海域的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