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ocx
18页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Summary]为了研究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根据《201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2000—201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协调水平较低又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每种因素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FDI)、R&D经费投入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做优一产、增加一产产值,扩大一产劳动力容量;做强二产,提高浙江工业化率,增强浙江经济增长动力;通过加速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和打造现代服务业做活三产,提高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措施提高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Key]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灰色关联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2015年11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1]。
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2]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3]浙江省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进入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如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步调整、协调发展,就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就业率,进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相反,如果就业结构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与产业结构同步调整,必然会阻碍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不利于经济持续稳步增长[4]因此在浙江省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本文将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影响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数据来源于《2019年浙江统计年鉴》一、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1. 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通过图1可以看出浙江省一直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00年以来浙江省的GDP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业波动增长,第三产业稳步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2016年,浙江省进行供给侧改革之后,在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下第三产业中崛起了很多新兴行业,使第三产业的GDP增长更加迅速通过图2中对2000—201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比重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和升级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三次产业分别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的GDP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较小,除2000年外其他年份均小于1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截止到2018年已经下降到了3.5%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呈波動状态,2006和2007年涨到了自200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达到了54.1%,之后便一路下跌,并于2014年首次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在2016年浙江省实行供给侧改革后,只有第三产业呈稳步增长趋势,一、二次产业的占比都呈下降趋势2. 浙江省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通过分析图3中2000—201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就业占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了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分2个阶段,2012年之前呈上涨趋势,增长了15个百分点,但随后便一路下跌,到2018年涨幅仅剩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除2003年之外,其他年份均呈增长趋势,且增长态势良好,按照这个态势发展,第三产业将成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产业。
二、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1. 指标选取(1)就业弹性“就业弹性”是学术界用来反映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个常用指标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增长率变化的百分比因此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产值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5]当就业弹性系数大于0时,说明该产业对就业具有带动作用,系数越大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当就业弹性小于0时,则说明该产业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挤出效应越强就业弹性的公式如下所示: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增长率/经济增长率(2)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也是学术界用来测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的一种重要方法,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匹配度越高,反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协调[6]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时,说明该产业劳动力不足,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时,说明该产业劳动过剩,需要排出本文将分别通过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和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来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希望通过这2个指标的选取与分析能够全面客观地研究出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现状。
2.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通过分析图4中2000—2018年浙江省GDP及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浙江省整体就业弹性在数值上一直是正数,这说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但平均值只有0.15,说明起到的拉动作用比较小,由此可见浙江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阻碍了浙江省的产业升级与优化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除2017年之外其他年份均为负数,这说明随着第一产业占比的缩小,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出现了过剩情况,并不断地向外转移,有比较明显的挤出效应在201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2.47,和其他年份相比比较反常通过分析2017年的相关数据发现,当年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都较上一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2018年的就业弹性系数突然下降到了-1.31,和2017年相比相差3.78这进一步说明在2017年之所以出现如此高的就业弹性系数并不是因为经济增长而吸纳了劳动力,而是因为2016年浙江进行供给侧改革之后,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因就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使第一产业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及时转移到其他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以2013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正数,起到了吸纳劳动力的作用第二个阶段变为了负数,说明随着第二产业占比的减少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二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变少,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开始呈现挤出效应在2003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06,其他年份均为正数,可见第三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对劳动力起着吸纳作用,但平均值只有0.27,说明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并不是很强综合图1、图2和图4来看,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越来越高,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却一直表现出劳動力不足,说明三产对一产和二产剩余的劳动力没有完全吸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产和二产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教育素质低,不能满足三产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不能直接吸纳由此可见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调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接下来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这个指标,分别测算浙江省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Pi=Li /Ci -1 (1)其中Pi为i产业的结构偏离度,Li 为i产业占GDP的比重,Ci 为i产业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将2000—2018年的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结果如图5所示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徘徊在-0.7左右,呈现出较高的负偏离,说明第一产业内部长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虽然一产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的升级的推进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但一产的就业结构调整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没有将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到其他产业,导致了一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调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以2011年为界分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正数,并逐渐趋于0,说明二产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时进行了调整,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但第二个阶段二产的结构偏离度变成了负数,说明随着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二产的生产率逐步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变少,开始排出劳动力目前来看二产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上表现良好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在0.3左右,说明第三产业长期处于劳动力不足状态,有很大的吸纳劳动力的潜能同时也反映出了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导致了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调4. 结论综合分析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了结构性失调,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在变小、生产率在提高,所以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在变大,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且一直处于劳动力不足的状态。
理论上来讲,第一产业剩余的劳动力可以直接转移到第三产业,但并没有顺利转移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新兴产业不断崛起,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一产剩余劳动力不能直接转移到三产,导致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失调三、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浙江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协调性,这势必会阻碍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浙江省供给侧改革步伐学界通常采用灰色关联度来分析不同变量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影响程度[7]因此本文将选取相关变量,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浙江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的原因1. 选取变量确定分析序列选取2000—2018年的时间序列做为分析对象,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之和作为参考列,用X0表示选取外商直接投资(FDI)、R&D经费投入、工业化率(工业产值占比)、人均GDP、教育水平(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百分比)、城镇化率(浙江非农户口占比)作为比较列,分别用X1、X2、X3、X4、X5、X6表示,如表1所示2. 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初值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初值化是指同一列的所有数据均除以第一个数据,然后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即是各个不同时刻的数值相对于第一个时刻的值的百分比[8]3. 计算关联度系数对于参考数据列X0,在有几个比较数列X1,X2,...,Xn的情况下,可以用公式(2)表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点(时刻)的差[ξi][(k)]=[mini(Δi(min))+ρmaxi(Δi(max))|x0(k)-xi(k)|+ρmax(Δii(max))] (2)公式中(2),[ξi][(k)]是第k时刻比较曲线[Xi]与参考曲线[X0]的相对差值,是[Xi]对[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9]为了消除值过大而导致计算出来的关联系数失真的影响,本文取分辨系数ρ=0.5下面分三步计算关联系数:第一步:求差序列通过公式|[X0(k)-Xi][(k)]|即比较列与参考列在每个时刻差值的绝对值求差序列,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第二步:通过公式(3)和(4)分别求出两级的最小差和最大差[mini]([Δi(min)]) = [mini]([mink]|[x0][(k)-xi][(k)]|) (3)[maxi]([Δi(max)]) = [maxi]([maxk]|[x0][(k)-xi][(k。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