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灯下漫笔》课件6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5698105
  • 上传时间:2019-03-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第三册 第五单元 散 文,灯下漫笔 作者: 鲁迅 主讲:刘仕应(四川开江任市中学),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发表《孔一己》、《药》等小说“四-一二”后,定居上海学习目标 1、以小见大,用小事反映社会的重大问题2、运用了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解释 注音,1、注音 嗜()好 兑()现时日曷()丧 编纂() 万姓胪()欢 偕()亡 2、解释 执迷 降格以求 乱离人 皇恩浩荡 厘定 发祥 先儒 国粹 神往答案,答案,1、注音 Shì duì h é zuǎn lú xié 2、解释 执迷:原指坚持错误,文章中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改,不能解脱”之意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乱离人 :战乱时代流离失所的人 皇恩浩荡:皇帝恩德广大无边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发生 先儒 :这里指孟子 国粹:原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有讽刺之意 神往:心理向往解 题,鲁迅的《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大声疾呼,唤醒人民。

      鲁迅是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关键句子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2、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第三时代:指走出“一治一乱”这个中国封建历史循环的怪圈而迈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阅读材料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讨论问题 讨论1:《灯下漫笔》一文是从一件什么事起笔的? 讨论2:为什么这件事能成为导火索? 讨论3:怎么会从这件事“忽然想到”中国的老百姓“极易变成奴隶”?,问题答案 明确:文中开篇所写的是一件日常生活事件老百姓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又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而不得,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

      明确:老百姓在时局的变化中,在得失的更迭中寻求一份自我安慰,这种心态与阿Q如出一辙鲁迅入木三分的目光扫视过生活的层面,透视民众的病态心理,进而触及产生这种病态人生的社会背景──“极易变成奴隶”的时代正是因为鲁迅对民众、对社会极其热切的关注,所以,并不引起平常人太多注意的生活现象,却能触动鲁迅的敏感神经,引起他的切肤之痛与振臂疾呼,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1)这两种时代中老百姓的命运如何? 想做奴隶而不得 等于牛马的价格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 奴隶(是人而非人) (2)这两种时代的共同点是什么? 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理解重点句,结构,现实(一件小事) 历史(治乱) 现实(不满) 兑钞 变奴隶 治乱 做奴隶 不满 创造 原因 批判专制 接露奴性 出路 由小及大 情理交融 画龙点睛,,,,,,,,,,,,,,,,,,,,,,,,,,,鲁迅笔迹欣赏,上海鲁迅纪念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