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常见成语故事大全集.docx
6页精选不常见成语故事大全集 1.精选不常见成语故事 夜郎自大 秦汉时代,我国西南地区居住着很多部落汉初,由于朝廷忙着平定内乱和应付北方匈奴的侵 犯,没有余力顾及到遥远的西南地区,而西南的这些部落也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西南地区的这些部落都很小,他们散住在山中、林问其中有一支名为“夜郎”的部落,就算是很大的了 夜朗部落有个首领名叫多同在他眼里,夜郎就是天底下的国家了一天,他骑马带着随从出外巡游,他们来到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多同扬鞭指着前方说:“你们看!这一望无边的疆土,都是我的,有哪一国能比它大呢?” 跟随一旁的仆从赶忙献媚说:“大王您说的很对,天下还有哪一国比夜郎更大呢!”多同心里沾沾自喜 他们又来到一大片高山前,多同仰起头,看着雄伟的高山说:“天下还找得到比这更高的山吗?” 随从赶忙应和说:“固然找不到,天下哪有比夜郎的山更高的山呢!” 后来,他们来到一条江边,多同跳下马来,指着滔滔江水说:“你们看,这条江又宽又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河了。
随从们没有一个不同意的,都齐声说:“那是确定的我们夜郎是天下的国家 这次出游以后,夜郎国的人更加自大起来 汉武帝时候,武帝派使者出访印度,经过夜郎国 夜郎的首领多同从没去过中原,根本不知道中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派人将汉朝使者请进部落帐中多同问汉朝使者说:“汉和夜郎相比,哪个大些?” 汉使者听了多同的问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答复说:“夜郎和汉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汉朝的州郡就有好几十个,而夜郎的全部地盘还抵不上汉朝一个郡的地盘你看,哪一个大呢?” 多同一听,不禁目瞪口呆,满脸惭愧 生活中也是这样,见识越广的人越懂得虚心,而见识愈短浅的人反而愈盲目自大 2.精选不常见成语故事 楚弓楚得 据《说苑·至公》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恳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这段话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共王有一张珍贵的“乌号之弓”据传奇这把弓是黄帝遗留下来的,尽管此说难以让人信任,但它无疑是一张绝好的弓楚共王很爱打猎,常常带着一批随从人员,骑着快马,拿着弓箭,在山野里猎取各种飞禽野兽。
有一次,他骑马追赶几只野兽,眼看快要追上了,他想拿出弓箭向野兽射去不料,弓已不知去向原来他跑得太快,在颠簸中把弓给丢了丢了一张制作得特别精致的好弓,随从人员都觉得特别惋惜于是,他们着急万分地对楚共王说:“大王,让我们回头沿路查找吧楚共王摇摇头阻挡说:“不要去查找了我是楚国人,这弓丢在楚地,让楚国人拾去了还是在楚国人手里,有什么必要再去查找它呢?”随从人员听了,敬佩地说:“大王的话讲得真有道理就这样,他们不再去查找弓了 这事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则不以为然地说:“惋惜啊,楚共王的话包含得还不够大应当这样说:一个人丧失了弓,另一个人得到了,何必肯定要是楚国人呢?” 人们听了孔子的话,都赞扬说:“孔子的话,才真正到达大公的地步了 3.精选不常见成语故事 分道扬镳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齐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河间公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为洛阳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接受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将都城由山西平城迁到河南洛阳根据当时的封建礼节,官职低的元志应当给官职高的李彪让路,但元志生性倔强,不愿避让他们两人争吵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宫去请孝文帝裁决。
李彪说:“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为官职比我低的洛阳令,元志不应当抢道元志说:“我是洛阳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但凡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统统编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治理范围之内,我为什么要给李彪让路呢?” 孝文帝见自己手下的两个大臣发生争吵,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说,洛阳是我国的都城,你们双方各有职责,那么就把路分开作为两局部,你们各自驱车在一边走从今以后,谁也不要抢占谁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从皇宫出来以后,立刻用标尺量路画线,每人各走半边,也就相安无事了 后来,人们用“分道扬镳”作为成语,比方志趣、目标各不一样,所以各走各的路,相互不干预镳,口;扬镳,举鞭驱马前进的意思 4.精选不常见成语故事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制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连续向西北进军,准备一鼓作气制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着军队始终打 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特别震动,马上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
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头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假如能战胜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整理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办法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制服晋国考虑一再,打算特别制胜 一天黄昏,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把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动身,拂晓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概,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像深不行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概之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