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间斑寇蛛毒素的临床研究与进展.doc
3页关于间斑寇蛛毒素的临床研究与进展=“news_bd”>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以黑寡妇闻名于世,是世界剧毒蜘蛛之一,该蜘蛛能释放剧毒毒素,蜘蛛的螫肢(上腭)刺破人的皮肤后,毒液可经螯肢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被其蛰伤后会引起全身剧痛,并且会发生肝、脑、肾、心、肺等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近些年来,在新疆各地区频繁出现间斑寇蛛蛰伤人畜事件,因此间斑寇蛛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从间斑寇蛛的分布及特征开始,对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成分、活性和功能以及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逐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以后更好的研究间斑寇蛛毒素和间斑寇蛛的防治奠定基础 1 间斑寇蛛的分布及特征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俗称黑寡妇,有资料记载,因其在与雄蛛完成交配后会将其捕食而得名,但实验观察中并未发现雌蛛会捕食雄蛛间斑寇蛛在动物学上属蛛形纲、蜘蛛目、球蛛科、寇蛛属,是一种中型蜘蛛雌蜘蛛体长10~14 cm,头胸部和步足紫褐色,梨状或坛状,腹部卵圆形或倒桃形,黑褐色。
雄蛛体长4~5 cm,腹部卵圆形,黑色,并有黄色的斑点间斑寇蛛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农田、荒地石缝、土洞、低矮植物丛等,捕食时分泌毒液,主要捕食昆虫类5~8月份为繁殖期,雌蛛所织卵袋为圆球形,一次可织卵袋2~5 个,每袋含卵44~498 粒,产卵时毒素毒力也最强该种毒蜘蛛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前苏联及我国新疆、云南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库尔勒、乌鲁木齐、昌吉、奇台、吉木萨尔、阜康、青河、特克斯等县市 2 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 随着间斑寇蛛蛰伤患者的增多,间斑寇蛛毒素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毒素的研究对中毒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间斑寇蛛数量少、个体小,且寿命短,一般不超过一年,因此对活体采毒带来了很大不便,经过多年研究,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可分为两种,即传统的活体解剖分离毒囊采毒法和电刺激活体采毒法,两种方法采集的粗毒活性成分有所不同,传统方法采集的毒素不被唾液酶污染,但容易被组织液成分污染,有效成分会减少,不利于毒素研究和利用,经大量实验证明电刺激采毒方法采得的粗毒有效成分含量高,污染少,__其粗毒成分更接近毒囊内毒液成分,可以真实反映间斑寇蛛粗毒的生物活性,为以后更进一步研究间斑寇蛛毒素组学积累了经验。
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究和改进3 间斑寇蛛毒素的成分、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是世界最毒蜘蛛之一,其毒素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国内外文献报道已知的毒素成分包括a-latrotoxin(a-LTX)、五种latoinsectotoxins(a、B、r、δ 和ε)和a一1atrocrustation它们是一类酸性大分子蛋白毒素另外两种小分子毒素(LMWP 和LMWP2)也是此蜘蛛粗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a-latrotoxin(a-LTX)是一种神经毒素,为间斑寇蛛毒素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唯一作用于脊椎动物的毒素成分,但目前这一说法还存在争议[14]近几十年来,间斑寇蛛毒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经国内外研究发现,a-LTX 的作用机制存在两种学说,一种为FinkelStein(1976)发现的a-LTX 可以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导致细胞外钙离子流入神经突触前膜而引起囊泡内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导致神经传递阻断引起肌肉麻痹,研究发现在细胞膜上存在能与a-LTX亲密结合的受体,这种受体只有细胞外有Ca2+ 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和a-LTX 结合,这种机制可以被La3+ 阻断。
后来研究发现a-LTX 在没有细胞外Ca2+ 时也可以发挥作用,因此发现了非钙依赖受体(calcium independent receptors of α-latrotoxin,CIRL),此为另一种学说,即CIRL 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作用,a-LTX 和CIRL 的结合会激活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从而导致IP3 的生成,促使Ca2+ 从胞内钙库中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递质的释放这两种学说目前并不能解释由a-LTX 引起的所有现象但至少可以说明间斑寇蛛蛰伤患者产生呼吸困难、抽搐与这两种学说有关,但具体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alpha;-LTX 在细胞膜上形成穿孔,引起外钙内流导致的各种强烈效应会使信号转导研究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研究发现了一种研究α-LTX 同CIRL 受体作用的有效工具-- 突变毒素a-LTXN4C,这种毒素同受体的亲和力和α-LTX 相同,但不能在细胞膜上形成穿孔,但在功能上与α-LTX 相似,可以引起突触囊泡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因此突变毒素a-LTXN4C 为CIRL 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提供了保证。
实验证明a 一1atrocrustation毒素只对甲壳类动物有活性,其他毒素的功能尚不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近些年来,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间斑寇蛛毒素含有透明质酸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乙酰胆碱酯酶、蛋白水解酶,对小鼠和蜚蠊都有很强的毒性,其中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细胞基底膜成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分子关于这些酶的研究说明间斑寇蛛粗毒是一种水解酶含量丰富的蛛毒,这些酶可能在毒素导致中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间斑寇蛛毒液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从它的临床症状可以明显看出,被间斑寇蛛蛰伤后的一系列中毒现象不单是a-latrotoxin 所引起,可能还有其它毒性成份起作用 4 间斑寇蛛蛰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近些年来,间斑寇蛛毒素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大进展,但在临床上的研究甚少自1998 年以来,我科已经收治了85 例被间斑寇蛛蛰伤的患者,我们发现间斑寇蛛蛰伤患者多为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牧民以及居住在间斑寇蛛天然栖息地附近的人们在间斑寇蛛蛰伤后患者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有些患者会出现伤口处剧痛、红肿,短时间内疼痛可从蛰伤部位延伸到腹部、大腿、腰部,甚至会出现全身无力、头晕、视力模糊、烦躁、恐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麻痹性肠梗阻,有些患者严重时还出现抽搐、冷汗、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热、肌肉震颤、手足痉挛、中性粒细胞升高、转氨酶增高、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肺淤血水肿、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中毒性休克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
临床上因各个地区医疗条件有差别,因此治疗也各不相同间斑寇蛛蛰伤后,局部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之后用碘伏反复消毒伤口,并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环形封闭,或者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止血带结扎,防治毒素扩散有痉挛、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临床给予5%葡萄糖溶液200~250 ml 加入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 ml一日一次静推,能起到解痉的作用有些中毒患者可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C 以及适量地塞米松抗炎、抗过敏处理休克、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恐惧、焦虑的患者治疗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 肌肉注射毒素引起的烟碱样作用,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骨骼肌兴奋,应用M 一胆碱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654-2)后治疗有效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间斑寇蛛蛰伤患者临床救治体会的文献报道由于间斑寇蛛毒素本身的毒性很强,并且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患者承受着全身心的痛苦,目前治疗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支持治疗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给中毒患者注射葡萄糖酸钙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因此我们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间斑寇蛛毒致痛实验模型的建立及葡萄糖酸钙对该模型的作用》(81060153),在该实验中,我们将间斑寇蛛毒素注射于大鼠足底,建立了毒素致大鼠疼痛的模型,并且发现间斑寇蛛毒素可致大鼠中毒部位出现肿胀、缩足、舔足以及肢体瘫痪等现象,另外本实验研究还发现间斑寇蛛毒素可致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坏死、出血及水肿甚至肾衰竭死亡。
在用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后发现葡萄糖酸钙不仅可以减轻大鼠疼痛,同时还可以减轻大鼠肾脏损害,这与临床上患者出现中毒后肾功能损害相一致 间斑寇蛛毒素可能对神经元细胞产生了毒性作用,并且能引起局部剧痛本实验证明了局部疼痛的行为学,但临床上患者出现的全身疼痛是否与局部疼痛有相同的机理,临床上还待进一步研究我们通过各种病理、化学的方法探究了这些现象的机制,但具体机制目前还尚不明确在观察大鼠中毒的行为学表现后,我们对每一只实验大鼠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间斑寇蛛毒素还可致大鼠肝脏、心脏、胃肠道发生出血、坏死,但具体损害及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间斑寇蛛毒素所致疼痛与因子CGRP,P2X3,COX-2,IK1 的表达有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间斑寇蛛毒素蛰伤后的临床特点多样,具有多器官损害的特点,因此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及放牧的牧民应该注意预防被间斑寇蛛蛰伤,需扎紧裤管,能识别间斑寇蛛,在户外活动睡觉时小心,一旦被间斑寇蛛蛰伤,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5 研究展望 近几十年来,由于间斑寇蛛蛰伤患者数量增多,临床症状复杂,死亡率高,因此出现了很多关于间斑寇蛛毒素及中毒后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远远不足,我们的实验研究发现间斑寇蛛毒素可致大鼠肾脏损害,如水肿,出血,肾小球及肾小囊破坏,甚至肾衰竭,并且葡萄糖酸钙对这种肾损害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并且在心脏、肝脏、肠道损害等发面还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目前对间斑寇蛛毒素的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因为间斑寇蛛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多,数量少,该种蜘蛛个体小,寿命短,毒素采集量很少,在室内饲养的成活率不高,因此为毒素的研究带来了极大不便,所以至今为止,对其毒素成分和中毒机理还缺乏全面的研究我国拥有丰富的蜘蛛物种资源,蜘蛛毒液中含有丰富的神经毒素,因此蜘蛛毒素的研究在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及农业学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对间斑寇蛛毒素的研究和利用还很贫乏,新疆为间斑寇蛛的天然栖息地,有大量间斑寇蛛生存,我们应该应用好宝贵的毒素资源,在毒素的应用、中毒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方面进行更近一步研究,更好的解决临床问题和利用毒素资源来造福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