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承历史不能修改历史 传承精神不能背离精神.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419783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承历史不能修改历史传承历史不能修改历史 传承精神不能背离精神传承精神不能背离精神引言引言时逢 2013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建校六十周年,与哈军工有着血缘关 系的几个院校都以曾为哈军工的一份子为荣,都为有着哈军工的血缘而傲,纷纷举行各种庆祝和纪念活 动南京理工大学校庆 60 周年的宣传片《矢志长歌》播出后,引来了一阵热议在热闹的谈论中,优酷 网的跟帖出现了两个“疑问”贴:一是某某某网友的“‘南理工的前身是哈军工’这句话让别的 6 个学校情何以堪……” ;二是某某某某网友的“怎么没有提学校的另外一个源头——武昌高级军械学校?……”这两个帖子话语不多,但剑锋指向却很鲜明翻看《南京理工大学纪事(1952~2012) 》中, “序”部分的几段话印证了上面网友的说法:第四段:“南京理工大学是由 1953 年陈赓大将创建的新中国国防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学院(简称‘哈军工’ )分建而成的 ”——(“分建”一词准确吗?)第五段:“按照哈军工建院时的战略设想,1960 年 6 月,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炮兵工程系率先从哈 军工母体中分离出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后面简称‘武高’ )汇合,成立了单独 军兵种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

      ”——(建院时能想到 7 年后与武高汇合?“汇合” 算“分建”吗?)第六段:“如果说,自 1953 年 9 月 1 日哈军工正式建院和 12 月炮兵工程系第一次党员大会起,至 1960 年 6 月的分建……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立业’阶段;那么,1960 年至 1962 年辗转武昌、西安、沈 阳三地办学,1962 年 9 月 20 日定址南京紫金山南麓正式办学,直到 1966 年 3 月 31 日集体转业,成为地 方建制的华东工程学院,便是学校发展的正真的‘创业’阶段……”——(武高人干什么去了?)以上内容,不清楚是学校官方主导思想使然还是主创人员思想激进但著名高校这样对外宣传肯定 是不妥的假如这样的事情在全国高校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习惯的话,中国的高等 教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应当引起党和国家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就此,希望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我们哈军工的研究专家们、我们南京理工大学的校领导们,认真 的思考一下: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传承历史、传承哈军工精神?当前社会上用各种手段“争做名校后代”的现象 是不是传承历史、传承精神?2、南京理工大学是于 1960 年由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简称“武高” )和哈军工五大系之一的炮兵 工程系组建的炮兵工程学院发展而来。

      但为什么在面向世界的校庆宣传片说自己前身是哈军工,并且绝 口不提与武高的合并?为什么在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的《纪事》里,不惜笔墨记载哈军工大事 100 多条,却对武高惜墨如金?为什么将校庆日提前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建系日?3、类似事情在全国还有多少高校?频出这样的事,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是福还是祸?以下是本人根据搜集整理的哈军工及与其血缘关系七所主要高校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规范高校的前 身、源头、校庆日的确认方式入手来明确哈军工与七所血缘关系高校之间的关联,提出个人见解,供有 关方面作引玉之砖1、、确定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办法确定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办法1-1、、对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定义对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定义前身:依据成立的文件组合新学校的所有部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学校及其学校的某一部分为区 别是整个学校参与组合还是学校的部分参与组合,对前身标识“某校”或“某校的某部分” 源头:是指与前身有渊源关系的、追溯其发展的历程达最早建立的学校与“前身”类似,一个学 校可以有多个源头另外,源头的标识是“某校” ,不必精确到“某校的某部分” ,但由于本文追溯的起 点只是哈军工,而哈军工的各系究竟怎样的来历没有追溯,所以和“前身”标识保持一致,即:“某校” 或“某校的某部分” 。

      校庆日:正式文件决定成立(建立)新学校的日子对发文恢复成立的学校的校庆日可以用上一个 正式文件决定成立(建立)新学校的日子1-2、对、对高校的发展变化的方式划分为五类高校的发展变化的方式划分为五类第一类:A 校改名为 B 校;A 校易地搬迁后改名为 B 校;A 校易地搬迁后只变更了隶属关系(称 A`) 那么,B 校及 A`校和 A 校仍是一个学校则:前身:A 校的前身就是 B(A`)校的前身即:B\A`=A源头:A 校的源头就是 B(A`)校的源头即:B\A`=A校庆日:A 校的建校日就是 B(A`)校的校庆日即:B\A`=A第二类:B 校或其中一部分 b 搬迁并入 A 校后,A 校没有更名,暂称为 A`校那么,A 校和 B(b) 校合并后的学校 A`仍是 A 校则:前身:A`校的前身是原 A 校的前身 即:A`=A源头:A`校的源头是原 A 校的源头即:A`=A 校庆日:A`校的校庆日是原 A 校的校庆日即:A`=A第三类:A 校(或 A 校的部分 a)迁出到 B 校的同时与 B 校共同成立了新的学校 C;A 校(或 A 校 的部分 a)和 B 校(或 B 校的部分 b)各自迁出合并组建新的学校 C;或 A 校和 B 校原址不动,组建新 的学校 C。

      那么,新的学校 C 就是 A 校(或 A 校的部分 A`)与 B 校(或 B 校的部分 B`)的组合则:前身:C 校的前身是 A(a)校和 B(b)校即:C=A(a)+B(b)源头:C 校的源头是 A(a)校和 B(b)校即:C=A(a)+B(b)校庆日:C 校的校庆日是 A(a)校和 B(b)校合建 C 校的建校日即:C=C第四类:A 校中部分 a 搬迁(或留原址)后更名为 B因为新的学校 B 只保留 A 校中 a 部分的特性, 所以 B 小的源头和前身和校庆日都只与 A 校中的部分 a 有关联这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 是与 A 校同时建立的,或是外校的一部分调入 A 校的即:前身:B 校的前身是 A 校的部分 a即:B=a源头:B 校的源头是 A 校的部分 a 的源头即:B=a校庆日:B 校的校庆日只能是 a 独立建校为 B 的日子即:B=B第二种情况是:a 原来是独立的学校 A`,后来并入 A 校,这次再次独立出来更名为 B 校,实际上属 于 a 原来学校 A`的恢复则:前身:B 校的前身就是 A`的前身即:B=A`源头:B 校的源头就是 A`的源头即:B=A`校庆日:B 校的校庆日就是 A`原来的学校 a 的校庆日。

      即:B=A`1-3、分析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原则、分析高校的前身、源头、校庆日的原则A、当一个学校变化方式较多时,可以依照时间节点层层类推,就可以搞清楚变化后的新的学校的前 身、源头、校庆日B、所有决定更名、搬迁、合并等文件,只要不是组建和成立,都可以沿用原有的校庆日只要有了 组建、成立等字眼的文件,就表明是新的学校成立,就有了新的校庆日C、前身必须是组建学校几个部分如果这几个部分是经历了搬迁、更名和合并的过程,则过程之起 点是源头而不能称为前身1-4、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分建:某校 A 中的一部分 a 独立迁出(或 A 大部迁出留下一部分 a)建立新的学校特征:学校 A 的一部分;只有 a 参与了建校2、合建或合并:某校 A 或 A 中的一部分与 B 校或 B 校的一部分 b 共同建立一所新的学校特征: 由 A、B 两个学校或 A、B 学校各出全部或部分参与共同组建新的学校3、并入:某校 A 或 A 的部分 a,加入到 B 校中成为 B 校的一部分特征:A 校或 A 校的部分 a 只 能成为 B 校的一部分;B 校除了增加了 A 校或 A 校的部分 a,其余都不改变2、哈军工与七所主要血缘关系院校的关联分析、哈军工与七所主要血缘关系院校的关联分析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从哈军工拆校分建后的与哈军工有血缘关系的七所主要院校的发展情况。

      把 这些院校的发展情况弄清楚,再对照上面的办法来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院校的前身、源头、校 庆日与哈军工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建立于 1953 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 ,按照独立学院的建制建立了空军工程系(一系) 、炮兵工程系(二系) 、海军工程系(三系) ,装甲兵工程系(四系) 、工兵工程系(五系) 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班,1960 年又增设了原子化学防护系从 1960 年炮兵工程系率先拆出分建(实际 是参与合并)及 1966 年哈军工脱军装退出军队系列并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属于有实名的哈军工整整 13 年如果算到 1970 年完成全部拆校分建,主体内迁长沙,则哈军工的机构在哈尔滨的历史整整 17 年2-1、西北工业大学(血缘:哈军工空军工程系)、西北工业大学(血缘: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空军工程系于 1966 年哈军工退出军队系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时,同步更名为航空工程系,航空 工程系于 1970 年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至今分析 1:空军工程系 A 更名为航空工程系 B,属于第一类的更名,其前身、源头和校庆日不改变分析 2:哈工程 B 的一部分航空工程系 b,并入西北工业大学为 A,形成新的西北工业大学 A`。

      属 于第二类的迁出并入,不影响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源头、校庆日都是 A`=A结论: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原来的前身,与哈军工无关西北工业大学的源头是原来的源头,与哈军工无关;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庆日是原来的校庆日,与哈军工无关2-2、南京理工大学(血缘: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血缘: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炮兵工程系于 1960 年整体搬迁到武汉与武昌高级军械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1962 年迁至南 京孝陵卫,1966 年脱军装更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 年更名华东工学院;1993 年更名南京理工大学至今分析 1:哈军工 A 的炮兵工程系 a 迁到武汉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 B 合并,组建新的学校炮兵工 程学院 C符合第三类的情况前身:C=a+B即:炮兵工程学院 C 的前身是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源头:C=a+B即:炮兵工程学院 C 的源头是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校庆日:C=C即:就是发文成立炮兵工程学院的日子分析 2:从炮兵工程学院到南京理工大学,因为一直都是更名,属于第一类源头、前身和校庆日都 不发生变化结论: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和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的源头是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的源头和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的源头;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庆日是发文成立炮兵工程学院的 1960 年。

      2-3、、哈尔滨工程大学(血缘:哈军工哈尔滨工程大学(血缘: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于 1966 年随哈军工脱军装转地方更名哈尔滨工程学院(简称哈工程)后,于 1970 年在 哈工程(也即原哈军工)的全建制整体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后,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 (部)留下的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简称“船院” 1994 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至今分析 1:脱军装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A 搬迁长沙后留下的海军工程系 a 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 称哈船舶)B这属于第四类中的第一种情况前身:B=a即:哈船舶的前身就是哈工程的海军工程系源头:B=a即: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源头就是哈工程的海军工程系的源头且哈工程的海军工程 系的源头可追溯到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校庆日:B=B 即: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校庆日就是发文成立的日子(1970 年) 分析 2:哈船舶 A 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B,属于第一类更名,其前身、源头、校庆日不发生变化分析 3:哈工程的海军工程系的与哈军工的海军工程系只是更个名而已,两者完全是等同的结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