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四大地区的差异学案 Word版含答案 .doc
8页第1课时 四大地区的差异[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2.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自主预习1.划分依据: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②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2.差异的表现(1)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③高科技产业和④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⑤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⑦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⑨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⑩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⑪经贸合作合作探究读我国四大地区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9年)指标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土地面积/万千米2约9609.510.771.68.2人口/万人13540438.226.727.08.1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894251.220.219.88.8地方财政收入/亿元6107853.516.920.98.7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元3842057722324273135746014注: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发达和最落后的地区分别是哪个?(3)根据材料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哪个地区农业经济占的比重最大?哪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2)东部地区;西部地区3)西部地区;东部地区4)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教材P20表格加以理解)练习巩固进入21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3)题1)关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个地区在资源方面有明显差异B.四个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显著的差异C.四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明显的差异D.四个地区的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2)下列叙述中,四个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都临海,都有大河入海口B.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C.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D.都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答案 (1)A (2)D (3)C课堂小结[知识提纲][强化记忆]歌谣记忆 四大地区差异四大地区面积广 区域特色不一样东部地区多沿海 经济发达人奔忙东北地区重工业 产业调整走四方中部地区是粮仓 家中有粮心不慌西部地区资源广 资源调配运输忙全国各地一盘棋 异彩纷呈百花放课堂检测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1~2题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 1.D 2.C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答案 (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活动指导教材P15活动提示 1.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三大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1)该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是轻工业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重工业比例先上升后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的比例来看,该市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教材P19~20活动提示 1.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等许多方面2.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区域影响因素 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然因素地形 位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多低平的丘陵和平原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 气候 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尤其西部大部分省区气候恶劣自然资源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相对贫乏 丰 富社会因素 城市化水平 较高,城市化分布密度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较低,城镇密度较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教育和文化 比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比较落后,人才缺乏 对外开放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目前仍较低,但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积极加强对外联系经济因素 发展基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发展基础好发展基础较差 产业结构 相对优越,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交通运输状况 距海近,有便利的海运,陆路交通也较发达 距海较远,比较闭塞,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因素 地理区位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民族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 国际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程度 国际化程度,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4.略分层训练[基础过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4题1.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2.东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 )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 ②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 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 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②④ D.①②⑤3.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4.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属于中部地区的是( )A.吉、皖、湘、琼 B.晋、内蒙古、陕、桂C.豫、晋、赣、鄂 D.冀、鲁、辽、粤答案 1.C 2.D 3.D 4.C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