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的意义--李卉霞.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53643966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的意义--《全人教育论》读后感南岗进修小学部 李卉霞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自从第一天工作开始就不断的探索教育的真正意义,但是要真正的深入的探索教育的意义,是何其的艰难,古今中外无数的教育先驱都穷其一生来探索其真正意义关于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它们多是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从某一角度来定义的要探寻教育的本质,人在教育中的位置,全面概述教育,个人认为是不可能把哲学拒之门外的?哲学研究的是所有现象的整体性和普遍性,当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流派,它们都各有优劣,只有用哲学的思维对它们进行严密的批判,才能形成适合于当今教育的教育理想假期中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了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小原国芳(1887—1977)日本教育家,全人教育论专家、玉川学园的创始人,丹麦国王和墨西哥总统勋章获得者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育专业1919年12月,应成城学园校长、著名教育家泽柳政太郎之邀,担任成城学园小学部主事开始探索实践其“全人教育”的主张1921年8月8日,在大日本学术协会主办的“八大教育主张讲演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全人教育”的主张,创始了日本新教育运动的一个新的理论学派为了探索实践其全人教育理想,1929年在东京郊外创立了玉川学园。

      逐步提出了完整的办学指导方针——十二教育信条,即:①全人教育;②尊重个性的教育;③自学自律(重视学生的自学和自我约束的能力);④高效率的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选教材、改善教学方法和提高学习兴趣);⑤立足于学的教育(改变立足于教的指导思想);⑥尊重自然;⑦师生间的温情(尊师爱生);⑧劳作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坚强意志和实践能力);⑨对立的合一(使两种对立的品质合于一身);⑩尽量满足他人的愿望和作人生开拓者;⑾学塾教育(继承日本古代学塾的传统,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祈祷);⑿国际教育在十二个教育信条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惨淡经营,终于在1947年把玉川学园办成了一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综合教育机构他多次出国考察,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思想也向世界各国介绍了日本的新教育运动,半个世纪以来,到玉川学园参观“全人教育”成果的外国学者不乏其人小原国芳是新教育运动的开拓者,他敢于向传统教育挑战,创立自己的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其一生撰写了很多的教育著作,大多数都收集于《小原国芳全集》中,我所阅读的《全人教育论》也是节选于《小原国芳全集》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部分,这个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著作当中。

      用小原国芳在本书开宗明义的话来说:“全人教育就是完全人格、和谐人格的教育它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人类文化的全部,而缺乏人类文化的教育则是畸形的教育”他非常赞扬裴斯泰洛齐的话:“有造句作文的学校,有习字书法的学校……就是没有育人的学校他认为在现实的教育中,那种为入学考试的教育,死记硬背的教育,填鸭注入的教育,考试作弊的教育,予备学校的教育,补习学校的教育等,都是破坏真正人的教育为此他提倡全人教育他认为全人教育应该由六个方面组成,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六方面的文化价值就像秋天庭院里盛开的大波斯菊花一样,希望和谐地生长”它是六瓣花,每个花瓣代表一个方面,六者和谐发展,缺一不可全人教育的六个方面也是如此小原采用大波斯菊花作为全人教育的象征,每年玉川学园都举行大波斯菊节,其目的在于求得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并且使宇宙、社会完美、和谐和有秩序他认为,古希腊完美人的典型代表就是柏拉图因为他既是大诗人,又是大哲学家,同时据说还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摔跤、标枪、铁饼等多项竞技的优胜者他是具有多方面文化修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他认为,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是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所以他非常推崇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的教育”的主张,从而创造出全人教育的理论中国古代儒家的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理论,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自学徒起便学习的六种技艺:剑术、骑术、游泳、狩猎、棋艺、吟诗其实在这其中都包括全人教育的理论思想,我国的教育自建国初期所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也是全人教育的突出体现,但是由于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于名校、名师的过度推崇,大量的家长以及教师将“智”的教育无限的放大,部分家长也在培养孩子在于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特长培养,但是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升学或择校的过程中获取加分,这其实就完全的于教育的本质相悖了小原国芳认为,人是具有理想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认识有高低深浅之差,但却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会根据时代的文化、精神、理想,再加上个人的人类观、宇宙观和人生观确定自己的理想而古今时代的教育理想则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国际主义、理想主义、实利主义、宗教主义、主知主义、人文主义、训练主义,再加上方法上的机械主义、自然主义等等,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他主张放弃一切主义和主张,回归为“人的教育”,“全人的教育”它包括六个方面:  1.学问教育在于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育,小原国芳认为日本的学问教育简直是一言难尽有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的,为考试竞争获胜的,为显身扬名的,甚至还有专为考试如何作弊的教育这与我国国内当今的学历及非学历教育是何等的相识呀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教授,而应该着眼于学习;不应该是填鸭和死记硬背,而应该具有创造性;知识不应该是教师塞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己掌握的;学习质量的提高不应该依靠数量的加大和学习负担的加重,而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爱好引用孔子的名言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次,他认为求真学问必须唤起学生的惊奇感和疑问心他认为古希腊人求学就是从惊奇感和疑问心开始的他说,“学”这个宇在古希腊就有好奇之意正是由于对宇宙的神秘发生疑问,才产生了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求知欲和探求心而填鸭注入式的教学,死记硬背和为考试竞争而用功,会把求知欲、探求心以及疑问、惊奇的嫩芽,统统弄得枯死,因而也就求不到真学问因此,唤起学生的惊奇感和疑问心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理论他认为,理科课程的教学要想求得真学问,必须进行实验。

      他非常不满意当时东京都的不少中小学的理科教学,一般均不作实验,只是死记入学考试的问题他认为,这不可能求得真学问2.道德教育在于善道德教育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教育,小原国芳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愉快地,笑容满面地去迎接人生中最艰辛、最吃亏、最痛苦、最讨厌的事情”必须教育学生有作人生开拓者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一切为了服务,一切为了别人,这就是善他坚定不移地维护道德教育课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他维护道德教育课的理由是:(1)道德教育课乃是中心学科;(2)伦理知识是道德教育的指导方向;(3)从国民性来看,特别富于感情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人,非常需要道德教育;(4)伦理道德的哲学化的需要;(5)完成和谐人格的需要等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作到下列几点:(1)懂得人格价值的尊严,尊重自己的人格,也尊重他人的人格;(2)寻求可靠的人生观,并且是能够超越喜、哀、乐、苦和一切感情的人生观;(3)深刻懂得善、恶、苦恼的意义,懂得对罪恶忏悔的崇高性;(4)了解道德生活的重要,明白欲望和理性的纠纷,懂得人生的矛盾;(5)塑造学生成为美好、正直、可靠和始终一贯的人他反对教学过程中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人格感化和“师弟同行”(师生亲密与平等)。

      他说:“人格是以人格为对象的整个精神活动,这就是全人教育的实质”他说:“玉川学园的教育实际上是从教师的心灵到学生的心灵的教育,是从教师的人格到学生的人格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视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的他认为德育教育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来进行,就是启发孩子的道德知性,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陶冶孩子纯美的情操,在教育应该更多的使用人格的感化和教师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并且道德教育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不能用就得道德模式来套今天的学生,需要造就出能自己树立自己道德的活生生的人  3.艺术教育在于美这类的教育类似于我国现行学校的美术和音乐课程,小原国芳认为,艺术是挽救人类道德堕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呢?他认为,通过吟咏和玩味名著名文,通过美术、音乐教学鉴赏好的绘画和音乐,特别是演剧,对人格的修养有着巨大的力量他特别重视“学校剧”的演出,所谓“学校剧”就是适合儿童的欣赏水平,由儿童自己演出的戏剧其内容多属于一些温情、友爱、正义、诚实、自我牺牲、团结互助和科学幻想的题材这些内容和人物,对形成儿童的艺术爱好,具有十分巨大的魅力。

      此外,他特别重视自然美对学生的艺术陶冶作用他说,就是到了科学万能时代,还是要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之美  在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艺作品进行情操美的教育方面,他提倡让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雨果的《悲惨世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三大悲剧和三大喜剧、哥德的《浮士德》以及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等他认为这些书籍是人类的经典,修身的教科书和塑造人的宝典另外,他还特别强调重视神话的作用  4.宗教教育在于圣小原国芳非常推崇宗教的感化作用他认为宗教是“圣洁”的,具有最高的价值,是贯穿“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罗丹说:“世界上未曾解释的,而且确实无疑的不能做出解释的一切事物都叫宗教”,“宗教是对维护普遍法则,保持一切有生之物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崇拜”我认为宗教不仅仅是对不可知的力量的崇拜,在崇拜的同时还在不停地探索生命、宇宙、时间的奥秘,企图去认识、发现神秘之所在科学、艺术、哲学同样也是在不断追求、探索自我、自然、宇宙,在自我实现中去接近不可知这应该是对“学问的终极也必然皈依宗教”这一命题最好的理解福禄培尔在学科论中关于自然科学方面提出了“万物有生论”,我比较认同他这一观点,把整个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善”,正如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不单是敬畏人的生命,也要敬畏自然万物的生命,让学生从自然中发现“美”,发现生命之“真”,生发内心之“善”,这样的真善美教育比单纯的道德理性说教要好得多。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中,智、真、善、美、健、富教育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都从宗教中汲取教育的力量中国几千年没有真正的宗教,教育也不可能与宗教信仰相结合,那么千百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不成功的教育吗?我不这样认为,宗教教人以虔信、真诚、勤俭,净化人的心灵但中国对人心的教育是纲常伦理教育、对祖先,对英雄、圣人的崇拜,也是人格感化、心灵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5.身体教育在于健小原国芳认为,体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夺锦旗、夺奖牌和创记录,而在于培养强韧的体力,协调的体质,灵巧的动作以及长寿的生命因此,首先要讲究生理学的知识和基本的运动项目他认为最基础的运动应该是体操,特别是丹麦体操因为丹麦体操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体操、整齐美观的体操和动作灵巧的体操小原国芳还特别重视滑雪运动,他认为滑雪是一种全身心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训练健壮、强韧和灵巧的身体,而且培养节制、礼貌、克己、勇敢、协同、忍耐等高尚的道德品质  6.生活教育在于富小原国芳认为生活教育的理想在于富,但不是“为追求财富而富”,而应是为支持、发展和培育真善美圣四个绝对价值而富为了实现生活教育的理想和全人教育真、善、美、圣、健几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小原国芳特别重视劳作教育。

      他认为“劳”是额头流汗,“作”是创作的作而不是“作业”的作他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劳”通过汗流浃背的劳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插秧割稻,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懂得“一粒米乃是农民的一滴汗”的道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