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省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300204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0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1年江西省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    甘兴华,于徐根,谢永忠,戴征煌,黄栋,胡文亭(江西省草地监理站,江西 南昌 330046)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以丘陵山地为主的省份之一,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草地是全省重要的土地资源,其面积大、分布广,植被资源丰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为江西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持江西青山绿水的重要生态屏障按照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统一规划和部署,2011年江西省开展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承担热性草丛、热性灌草丛、低地草甸三个草地类型50个样地的地面调查监测和100户牧户入户调查任务1 草地资源状况江西拥有草地面积444.2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26.6%,占南方草地面积的14%,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84.8万hm22011年监测范围主要包括南昌、景德镇、九江、宜春、上饶、吉安6个设区市,草地总面积263.63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9.2%在监测样地的六个地区中,上饶地区的草地面积最大,为83.21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8.7%,草地面积最小的是景德镇,为9.94万hm2,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2%(见图1)。

      2011年度监测草地涉及的全省六个设区市天然草地样地类型主要包括3个大类12个型,其中:热性草丛130.9万hm2,占区域内草地面积的49.7%,主要建群种有白茅、芒、五节芒、野古草等;热性灌草丛105.1万hm2,占全区域内草地面积的39.9%,主要建群种有野古草、黄背草、纤毛鸭嘴草等;低地草甸27.1万hm2,占区域内草地面积的10.3%,主要建群种有灰化苔草、狗牙根、假俭草等2 草地植被生长状况2011年全省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与往年相比差异较大,其中低地草甸类草地植被生长比往年要好,热性草丛、热性灌草丛类草地相对较差监测的三个类型草地中,低地草甸类植被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都达到最大,分别为97.1%、51.3 cm,比往年情况有很大提高,主要是因为2011年3~5月干旱少雨,鄱阳湖区低地草甸较同期生长茂盛;其次为热性草丛类草地,植被平均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分别为85.8%、39.4 cm;热性灌草丛类草地植被盖度和草群平均高度最低,分别为82.4%、31.8 cm三个类型草地监测样地的平均海拔高度、植被盖度及草群高度见表1 从2009~2011年三个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盖度及草层平均高度年度变化图可以看出(见图2、3):低地草甸类草地植被盖度连续三年递增,年平均增速达1.6%, 而热性草丛、热性灌草丛类草地植被盖度表现先增后减,主要原因是2011年天气干旱,山地丘陵草地生长较差,但是鄱阳湖区低地草甸因水位下降,湖草生长茂盛,植被盖度及草层高度都比较高。

      3 草地生产力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三个草地类型监测样地平均鲜草产量为5 654.3 kg/hm2,分别的比2010年和2009年上升34.5%和41.3%不同类型草地年度平均鲜草产量变化可以看出(见图4),2011年低地草甸类草地生产力较高,达到9 552.4kg/hm2,分别比2010年和2009年高137%和133%;热性草丛及热性灌草丛类草地2011年平均鲜草产量水平较低,热性草丛类草地为4 378.2 kg/hm2,比2010年下降9.8%,但比2009年升高5.1%;热性灌草丛类草地为3 329.2 kg/hm2,分别的比2010年和2009年下降13.5%和11.9%主要原因是2011年春夏连旱,受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及长江低水位等因素影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严重偏低,水域面积大幅缩小,二者均创历史同期最低值,使得大面积裸露的湖底都成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受此影响,以致低地草甸类草地2011年平均鲜草产量显著提高,热性草丛及热性灌草丛类草地平均鲜草产量年度变化差异不显著从区域看,相同草地类型,不同区域间产草量存在较大差异(见图5)在低地草甸类草地中,余干县监测的平均鲜草产量最高,达12 350 kg/hm2;在铅山县监测[来自WwW.lw5u.Com]的低地草甸类草地鲜草产量最低,仅为5 000 kg/hm2。

      在热性草丛类草地中,平均鲜草产量弋阳县较高,为6 250 kg/hm2;樟树市较低,仅为2 183kg/hm2在热性灌草丛类草地中,平均鲜草产量较高的是鄱阳县,为4 666 kg/hm2,最低的是安福县,平均鲜草产量仅为2 500 kg/hm2 根据2011年监测结果和不同类型草地面积测算(见图6),全省天然草地生产力鲜草的总产量为1 891.6万t,分别较2010年和2009年下降2.6%和3.4%;干草产量为583.8万t,分别比2010年和2009年降低2.7%和3.4%从不同草地类型年度生产力变化可以看出(见图7),2011年低地草甸类草地生产力较高,分别比2010年和2009年提高46.2%和42.6%;热性草丛及热性灌草丛类草地2011年生产力水平较低,分别的比2010年下降9.7%和7.1%4 草地利用状况2011年,全省共监测样地55个(草本53个,灌木及高大草本2个),其中热性草丛27个,热性灌草丛12个,低地草甸16个草地利用方式以暖季放牧及全年放牧为主, 分别有25和20个,其他6个,鄱阳湖区低地草甸有打草场4个;综合评价好的达到30个,中等有24个,只有一个较差;在利用状况中,轻度利用的有44个,合理利用3个,未利用草地8个,草地利用率为85.5%。

      未利用草地主要是由于草地天然植被品质较差,畜禽可食牧草量很低同时,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人工种草养畜不断普及,草食畜舍饲圈养逐步推行,而且草产品加工得到较快发展,对减轻草地利用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西省根据不同区域的草地资源特点,不断探索出草果结合、草林结合[来自wwW.lW5u.coM]、草农结合等开发模式,以及畜牧小区、家庭牧场等经营模式,使草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人工种草稳步递增,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2010年,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23.5万hm2、草地改良7.3万hm2,较2000年提高40%二是产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筛选出适宜不同土壤、生境条件和各种用途的优良草品种40余个;人工草地建植、草地改良、高产牧草栽培、草产品加工等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益,人工草地草产量75 t/hm2,平均1 hm2饲养九个黄牛单位;高产牧草产量120 t/hm2以上,达到1 hm2牧草饲养十五个以上黄牛单位三是推行“以草兴畜、以畜促草”策略,实现草畜配套全省利用冬闲田种草、发展冬季饲草生产,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升了草业水平,2010年人工种草达到3.55万hm2,比2000年增加2.7万hm2。

      5 草地生态环境状况草地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草地既是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先锋根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制订的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监测数据对草地生态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监测和正确评价,经对江西省各监测县的草地植被盖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省各监测县权重系数见表2和综合植被盖度见表3从统计结果看,全省草地综合植被盖度为88.53%,草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评价良好其中以赣北地区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较高,余干县(低地草地)达到100%,南昌县(低地草地)为99.2%, 永修县、鄱阳县分别为97.3%和95.5%;赣中南地区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偏低,高安市最高为92.5%,樟树市最低为76.7%,遂川县、吉安县、泰和县分别为78.3%、81.5%和82.5%;赣东部地区的玉山县、乐平市、铅山县、弋阳县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为82.7%、83.2%、87.5%和88.2%但是,长期以来,草地作为基础资源,由于经济效益相对偏低或难以体现,受经济利益驱动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全省草地流失十分严重一是村镇周边、邻近公路等低丘陵草地被大量开垦成为耕地,从事经济作物生产;二是由于耕地、林地多列入保护范围,利用报批难度大、成本高,而江西草地多划规于荒地或未利用地范畴,许多开发建设都选择在草地上进行;三是植树造林和发展果业,草地被大量转变为林地或果园。

      同时,草地面积减少,造成草地过度利用,生产能力逐年降低,加上建设投入少,造成草地退化因此,加强草地保护建设,提升草业科技水平,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益,是摆在面前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同时,草地生物侵害日趋严重,草地毒害草种类多,分布越来越广,除已在江西省造成生物危害的豚草、空心莲子草外,危害更为严重的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在贯穿南北的105国道及横穿东西的320国道沿线都有发生,已形成漫延趋势初步统计全省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空心莲子草等害草危害面积超过5万hm2,必须要高度重视,切实注重防患6 小结与讨论6.1 完善草地监理体系,加大草地监管力度完善的草地监理体系是草地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草地保护、建设和利用的管理,将草地的保护、建设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因此,应加快草地监理体系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草地监理机构,充实草地监理人员队伍,改善技术装备,切实加强对草地的监督管理,保障我省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持续发展6.2 加强法制和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草地必须依照《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划定基本草地、建立草地生态保护区,有效遏制和打击滥垦、滥挖、乱采等各种破坏草地的违法行为。

      需尽快出台《<草原法>江西省实施细则》及配套法规,加快江西省草地生态保护建设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草地保护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6.3 加大监测资金投入,规范开展草地监测草地监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量大,任务重,尤其是地面监测调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目前,工作经费十分紧缺,尤其是各基层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所必需的监测设备(GPS、高像素数码相机)、办公设备等都十分缺乏,野外调查工作经费也难以解决因此,为使监测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添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加强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以保障草地监测工作在全省范围规范有序开展6.4 稳步推行草地确权和草地家庭承包,夯实草地保护建设基础确定草地权属、落实草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依法管理、保护草地的基础要尽力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努力稳步推进草地确权、草地家庭承包等工作的开展,加快在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县(市)做好草地确权、草地家庭承包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草地确权、草地家庭承包体制和机制,切实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6.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地生态保护、建设和利用的科技含量加大草地科研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解决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区草地开发利用工程”实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挥基础生态保障作用健全草地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草地生态保护、建设水平鼓励和着力培育草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草地保护建设,科学利用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提高草地效益,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健康安全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6.6 扩大草地监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创新宣传方法,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做好草地监理及草地保护建设宣传工作要按农业部监理中心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广泛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