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检察院工作突破发展瓶颈工作感想.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26620345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7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检察院工作突破发展瓶颈工作感想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甫一结束,高检院党组随即召开会议予以贯彻落实,并就检察机关人才工作制定下发了《-2020年人才强检工作规划》近三年来,高检院围绕检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是颁布了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实施纲要,紧接着又在召开全国检察长会议的同时套开全国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其后又率先组织了全国基层检察长培训班,在两年时间内,把全国3000多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全部轮训一遍,同时大规模推进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分级分类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培训检察人员10.8万余人次,高检院直接培训4541人 回望检察事业发展的历程,人才短缺,法律监督能力薄弱依然是发展瓶颈,既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极不相称,也严重制约了法律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基层检察业务在法律适用的标准上一定程度存在着依赖其他部门的现象一方面对执法部门的会议纪要、内部文件主导实践时有批评,另一方面又苦无良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检察机关在具体的法律适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不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能力不足自然声音不大今年全国“”代表委员的建议中,也再次关注了检察机关“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到位、乱监督”的现象。

      缺乏一定数量的领军人物检察业务主要是涉及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但放眼全国,在“两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方面,检察系统的领军人物相对稀缺,证据法、程序法、实体法拔尖的专家型、专门型人才相对较少,导致检察工作发展缺乏充足的发力点和智力支持而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则更为薄弱检察制度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比较不够充分,论证不够扎实,对一些法学前沿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创新不足无论是检察理论还是实务研究,原地打转、“炒冷饭”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十多年前的工作经验往往会成为莫名其妙的创新成果 检察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人才,突破也在人才检察官要精研法律,精通法律”,只有狠抓人才建设、促进人才成长,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充分重视人才在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工作理念,营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在检察机关形成“尊重人才、知贤善任、任人唯贤”的良好氛围,对人才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培养,多一份包容 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强度,加快人才养成机制的培育教育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既要像抓主题实践活动那样大规模开展,集中抓、全面推,又要持之以恒,坚决防止一阵风。

      抓好教育培训,一是靠“教”,必须立足本职,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培养;要善于发现人才特点、潜质、发展方向,稳其心态、用其所长二要靠“学”,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等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动员全员参与,相互竞争,比学赶超 深化“检校共建”机制,推动高层次人才的互动和养成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检察人才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推行双向挂职,实现检校高层次人才的深入沟通,实现法学理论和检察实践的良性互动高校教师进入检察机关,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深入性、系统性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指导和提升检察实践,同时也厚实自身的实践积累;检察机关的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可以充分汲取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实务需要,促进理论指导实践 法律监督的对象是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相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侦查制度、审判制度和行政制度,检察制度历史短暂,先天不足要缩小差距,唯有加快发展,紧赶快追发展靠什么归根到底靠的还是人才靠人才突破瓶颈,靠人才缩小差距,靠人才发力,推进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