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创伤腕关节解剖测量分析.ppt
41页成人期腕关节正侧位片及舟骨蝶位片1-舟骨 2-月骨 3-三角骨 4-豆状骨 5-大多角骨 6-小多角骨 7-头状骨 8-钩骨 9-桡骨茎突 10-尺骨茎突 11-第一掌骨基底部 12-舟骨结节成人期腕关节正侧位片及舟骨蝶位片1-舟骨 2-月骨 3-三角骨 4-豆状骨 5-大多角骨 6-小多角骨 7-头状骨 8-钩骨 9-桡骨茎突 10-尺骨茎突 11-第一掌骨基底部 12-舟骨结节成人期腕关节正侧位片及舟骨蝶位(Stecher位)片1-舟骨 2-月骨 3-三角骨 4-豆状骨 5-大多角骨 6-小多角骨 7-头状骨 8-钩骨 9-桡骨茎突 10-尺骨茎突 11-第一掌骨基底部 12-舟骨结节 黑箭:舟骨腰部 白箭:舟骨滋养血管影腕关节测量•A.正常为15-35°;若此角度改变,提示桡骨远端骨折或腕关节脱位•B.正常为8-18mm,且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低10-15mm;若此长度改变,提示桡骨远端骨折•C.正常为2-8mm;若此长度改变,提示尺骨茎突骨折或尺骨茎突过长(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a.桡骨纵轴线; b.桡骨纵轴线垂直线; c.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 d.尺骨远端关节面水平线 A..桡骨内侧夹角 B.桡骨茎突长度 C.尺骨茎突长度 正尺骨变异 负尺骨变异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男性,44岁,慢性严重腕尺侧痛;尺骨茎突长约10mm(箭),月骨.三角骨间隙狭窄及退变(箭头)•A.约130°;腕关节骨折、脱位时此角增大;此角减少见于Madelung畸形和卵巢发育不全•B.正常为21-51°;若此角度改变,提示腕骨骨折或腕关节脱位•腕骨高度指数:d与第三掌骨长度的比值,正常范围1.57±0.03;Nattrass腕骨高度指数为d/e,正常范围1.57±0.05;在月骨缺血坏死、不稳定型舟骨骨不连、腕关节不稳时,腕骨高度指数减少a.舟骨、月骨切线 b.月骨三角骨切线 c.尺骨远端关节面切线 D.腕骨总高度 e.头状骨长度 A.腕骨角 B.尺腕角Madelung畸形腕骨角约为100°(<130°),对侧亦呈类似改变月骨缺血性坏死月骨密度不均匀增高,形态不规则、变扁,Nattrass腕骨高度指数约为1.35(<1.52)。
本病例存在尺桡骨骨折所致的正尺骨变异(尺骨远端超过桡骨2mm以上),月骨坏死考虑尺桡撞击综合征所致Nakamura法桡尺远端关节半脱位(CT轴位) 只有MS大于1/4SD时,可诊断半脱位 MS-乙状切迹的最大宽度 RUD-桡尺背侧连线,RUV-桡尺掌侧连线SD-乙状切迹的直径 U-尺骨 R-桡骨 A-掌侧 (注意:扫描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最大程度旋前或旋后)若显示腕骨弧线不连续或各弧线不平行,或腕掌线M形结构消失,应高度怀疑腕关节不稳或脱位a.桡骨纵轴线 b.桡骨纵轴线垂直线 c.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 d.舟骨轴线 e.月骨轴线 f.头状骨轴线 A.桡骨前倾角A.正常为0-20°;若此角度改变,提示桡骨远端骨折 1、桡月角 -15-15° 2、桡周角 30-60° 3、周月角 30-60° 4、头月角 -15-15°在腕骨脱位、半脱位及腕关节失稳时,腕角表现异常Analyze•摄片位置标准码?•腕骨排列正常吗?•三条腕骨弧线连续码?•腕骨形态和轴向如何?Analyze—摄片体位•摆位•PA位:腕、肘需与肩同高,此位置尺桡骨才会平行;降低手臂桡骨将与尺骨交叉而相对缩短,此时不可能判断尺骨长度(正或负尺骨变异)•侧位:肘需内收,肩、肘、腕也要在同一平面;此位置时侧位刚好与PA位垂直•腕关节间隙•腕关节间隙应小于2mm,仅桡腕关节间隙稍宽;腕掌关节间隙略窄于中腕关节•头月关节间隙宽度作为基准,其他关节间隙以之对照•上图显示月骨和头状骨、钩骨、三角骨异常重叠,而舟骨与其也不平行,桡月关节间隙异常增宽,其它腕骨间隙平行而均称。
此为单纯月骨脱位•腕骨弧线•弧线Ⅰ为沿舟骨、月骨、三角骨近侧凸面的光滑曲线•弧线Ⅱ为其远侧凹面的光滑曲线•弧线Ⅲ为头状骨和钩骨近侧的曲面•腕骨弧线中断•弧线中断提示骨折或韧带断裂导致的半脱位或脱位•上图显示弧线Ⅰ在月骨—三角骨关节处的中断•弧线Ⅱ中断于舟月关节和月骨—三角骨关节(上图)•弧线Ⅰ虽有缺口但仍呈光滑弧线,可认为是完整的•弧线Ⅲ中断,上图显示头状骨—钩骨关节异常阶梯状改变•腕骨形状——月骨形状•月骨呈阶梯状,近侧边缘平行于远侧边缘月骨若倾斜则呈三角形;仅通过此形状的变化还不能判断月骨是否脱位,因为位置改变,月骨形状也会改变(图)可能是月骨脱位伴倾斜或仅仅是倾斜不同体位月骨形状•月骨脱位和月骨周围脱位•最常见的腕骨脱位•区别点:哪块腕骨正对桡骨?若头状骨正对桡骨而月骨倾斜则为前者;若月骨仍正对桡骨而头状骨向背侧移位则为后者(图)月骨脱位月骨周围脱位•月骨脱位•正位片示舟月关节间隙消失,腕骨弧线不连续;侧位片示桡骨远端的关节面不与月骨平行,月骨倒立,就像立着的一个香蕉或一片橘子,并且向前突出移位,其它腕骨位置正常•月骨周围脱位•正位片示M形腕掌线和腕骨弧线不连续,腕骨角140°(>130°);侧位片示月骨和桡骨相对位置正常,月骨远端的凹形关节面空虚,其它腕骨一起向后移位,形似悬挂在月骨后上方的花托。
月周脱位常伴有舟骨骨折,本例亦显示舟骨横行骨折•舟骨形状•腕关节运动时舟骨形状会改变•若腕关节尺偏或背伸,舟骨将会拉长填充桡骨茎突和拇指基底部(大多角骨)的间隙背伸尺偏•腕关节桡偏或屈曲,舟骨将会缩短,向掌侧倾斜,呈“印戒征”(signet ring) 桡偏,印戒征 屈曲Analyze—腕骨轴线•在腕关节侧位测量舟骨、月骨和头状骨的轴线有助于判断腕骨的空间位置•舟骨轴线•中轴线:近极和远极中点连线,常难以分辨•腹侧切线:与中轴线几乎平行(图)•月骨轴线•通过近侧凸面和远侧凹面中点的连线,与通过月骨掌侧和背侧边缘的连线垂直(左图)•舟月角(右图): 正常:30-60° 可疑异常:60-80° 异常:>80°,提示腕关节不稳•头状骨轴线(左图)•通过第三掌骨近端凸面和头状骨近端中点的连线•头月角(右图) 正常:<30° 异常:>30° 提示腕关节不稳•背侧嵌入部分不稳(DISO)或背伸不稳•嵌入部分:即以月骨为标志的近排腕骨,意为近侧区段(腕关节近侧部分:桡骨和尺骨)和远侧区段(远排腕骨和掌骨)之间的部分•DISO或背伸不稳是指月骨向背侧成角,可通过测量舟月角 (>60-80°)和头月角(≥30°)确定:或桡月角≥15-30°舟月角为105°•掌侧嵌入部分不稳(VISI)或背掌曲不稳•VISI或掌曲不稳即月骨向掌侧过度倾斜(桡月角<-15-30°)•多数DISI为异常,而VISI多为正常变异,尤其是腕关节非常松弛的时候请 你 诊 断病例一•病例一分析•PA位示月骨不平行•腕骨弧线Ⅰ和Ⅱ在月骨-三角骨间隙和舟月间隙中断•月骨呈三角形•PA位诊断:月骨脱位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二分析•月骨-三角骨间隙不平行,存在重叠•钩骨和月骨液存在重叠•桡骨、月骨、舟骨近极、大多角骨和舟骨远极平行关系也存在•头状骨和舟骨骨折•月骨呈三角形•诊断:经舟骨、经头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提示骨折—脱位线背 侧 脱 位病例二•病例三分析•舟骨和尺骨茎突骨折•掌骨弧线Ⅰ和Ⅱ在月骨-三角骨间隙中断•月骨和舟骨近极、桡骨平行关系不存在•舟骨缩短提示其向掌侧倾斜•其他掌骨平行关系存在•诊断:可能为月骨周围脱位(仅从PA位难以判断月骨或月骨周围脱位);月骨呈三角形提示月骨倾斜或脱位伴倾斜病例三•病例三分析-侧位片•可以确定为月骨周围脱位伴舟骨、尺骨茎突骨折•月骨呈三角形仅为月骨倾斜•可见月骨掌侧极骨折(圆圈),脱位易复发•病例四分析•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关节(STT关节)、第一腕掌关节(CMC1关节)严重骨关节病伴半脱位,掌骨弧线掌侧、平行关系存在,舟骨变长提示其向背侧倾斜•侧位片时月骨也向背侧倾斜,近排腕骨作为一个整体移动,所以不存在脱位•诊断:无脱位DISI(背曲不稳)伴STT关节骨关节病及半脱位病例五•病例五分析•月骨-三角骨间隙平行关系缺失致掌骨弧线Ⅰ和Ⅱ中断•月骨和舟骨平行,而与其他腕骨不平行•舟骨缩短提示向掌侧倾斜•月骨平行于舟骨,其三角形状提示掌侧倾斜所致•近排腕骨不是一个整体,因为弧线Ⅰ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