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3.ppt
58页货币银行学,Chap3 利率与利率体制,第三章 利率与利率体制,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决定理论我国利率体制及其改革,人类对利息的认识,1.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2.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对风险的补偿§1 利率的种类,一、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二、单利率与复利率,年利率为百分之几,年息3厘即为3%; 月利率为千分之几,月息3厘即为3‰; 日利率为万分之几,日息3厘即为3‰0,单利的计算公式:I = P*R*N 复利的计算公式:S = P,I = S - P,计算题,如果目前国际市场的复利水平是2%,那么对于我国实行的单利制度来说,5年期的利率水平应定为多少才是和国际水平相当的?,设我国利率为I , 则1+5*I=,I=2.08%,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四、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五、官定利率和市场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例:1989年名义利率为11.34%,通货膨胀率为17.8%,实际利率为- 6.46%(11.34% - 17.8%);1999年名义利率为2.25%,通货膨胀率为- 2.3%,实际利率为4.55%。
固定利率便于计算融资成本和收益,但债权人需承担利率上升的风险,债务人需承担利率下降的风险计算题,某人购买了10000元3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为4%,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假定3年内物价上涨5%,则他实际获得的收益是多少?如物价下降2%,他的实际收益又如何?(粗略计算),10000*(4%*3 -5%)=700 10000*(4%*3+2%)=1400,§2 利率的决定理论,一、马克思的利率理论,1)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 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2)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任一国家的一定时期,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可视之为平均利息率二、“古典”利率理论,平均利息率高不过平均利润率;低不能等于零当然,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例外 至于处于中间何处?没有规律可以论证相反,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的竞争等因素,都起作用实际利率理论: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马歇尔的利率理论:认为利息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
三、凯恩斯的货币利率理论,凯恩斯的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是货币理论四、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论,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可贷资金利率论认为利率由储蓄、投资、货币储蓄或反贮藏、银行新创造的信用等因素共同决定具体分析: 1、银行信用创造对利率的影响 2、货币贮藏对利率的影响,可贷资金量,S+M,I+H,r,r0,Q,可贷资金利率决定论,,五、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什么是利率期限结构,1. 各种利率大多包括期限长短不同的品种,如活期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等期限结构”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相关关系 2. 一个经济体的利率期限结构,通常选择基准利率——如国债利率——的期限结构代表到期收益率,1.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2. 基本思路:设当前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相等,即决定当前实际起作用的利率。
“债券现金流的当前价值”是指:从当前到还本时为止,分期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归还的本金折合成现值的累计额收益率曲线,1.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 2. 收益率曲线并不总是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即向上倾斜通常归纳为四种图形到期收益率,3. 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流的债券收益可以相互比较4. 设还有n 年到期的国债券,其面值为P,按票面利率每期支付的利息为C,当前的市场价格为Pm,到期收益率 y,可依据下式算出近似值:,1、预期理论,五、利率期限结构理论,2、市场分割理论,它认为长期利率是该期间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何加权平均数3、偏好理论,它认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相差多少,取决于金融市场对该长期信贷的供求状况一、影响利率的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 资金供求状况 国家经济政策 银行成本 物价水平 国际利率水平,§3 我国利率体制及其改革,储蓄利率表一,储蓄利率表二,储蓄利率表三,储蓄利率表四,升息周期(2004-2007),,,美连续17次加息,自2004年6月30日以来,美联储在两年内连续17次加息此前,联邦基金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仅为1%;在2006年6月29日第17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已升至5.25%。
3.18 调整利率 5.19调整利率 7.21调整利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单位:% 项 目 8.22调整利率 9.15调整利率 12.21调整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81 0.81 0.72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61 2.88 3.33 半 年 3.15 3.42 3.78 一 年 3.60 3.87 4.14 二 年 4.23 4.50 4.68 三 年 4.95 5.22 5.40 五 年 5.49 5.76 5.85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6.21 6.48 6.57 一 年 7.02 7.29 7.47 一至三年 7.20 7.47 7.56三至五年 7.38 7.65 7.74 五年以上 7.56 7.83 7.83,,,2007,,,,,降息周期(2008至今),,降息,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降息50个基点; 中国降息27个基点,并宣布暂停征收利息税。
此前一天,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由7%降低到6% ,这是澳大利亚自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再次降息,10月28日韩国央行再次紧急降息75个基点至4.25%,11.7再降至4% 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10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再度下调50个基点,降到1% 10月31日日本央行决定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现行的0.5%下调至0.3%这是自2001年3月份以来日本央行首次下调利率再次降息,瑞典央行10月再次下调贷款利率至3.75% 加拿大中央银行10月21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降至2.25% 印度央行10月20日将该国基准利率——回购利率下调100基点,至8.0%,为自2004年以来首次降息 11月6日欧洲央行、瑞士央行降息50个基点,英国央行大幅降息150个基点至3% 11月20日瑞士央行再降100基点至1%,中国人民银行11月26日宣布猛然降息108基点,为11年最大降幅第三轮降息,12.4瑞典央行意外地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降幅达1.75个百分点,为199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远超市场预期; 12.4英国央行“如期”下调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下调后的2%为1951年来的利率最低水平; 12.4随后,欧洲央行宣布将利率下调至2.5%,0.75个百分点为欧元区10年历史上最大降幅,此前大部分市场人士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0.5个百分点。
12.2澳大利亚央行宣布连续第四个月降息,100基点的降幅大大超过预期,基准利率降至4.25%的六年半低点该行在过去四个月中累计降息多达300基点,为自1991年该国经济上次陷入衰退以来最大力度的一轮降息 12.3日,泰国央行同样出人意料宣布大幅降息100基点,为八年来最大降息幅度,将基准利率拉低至2.75%降息大比拼,新西兰央行4日如期宣布降息,降幅达到史无前例的150基点,基准利率则由6.5%降至5%这是新西兰央行今年第四次降息,也是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印尼当天晚些时候的降息,尽管外界普遍预计印尼央行本周将按兵不动,但该行却出人意料地宣布降息25基点这也是印尼一年来首次降息零利率时代来临!,,中国人民银行12月23日降息27基点2009年降息潮,新年的第一轮降息潮本周不期而至印尼央行7日宣布,大幅下调基准利率50基点,至8.75%,为此前预期降幅的两倍同日,台湾地区货币当局也宣布紧急降息50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1.50%的四年多新低 韩国央行9日宣布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2.5%,再创韩国央行历史上的利率最低水平 日本央行于1月下旬将基准利率调整至“准零利率”水平,为0.1%2009年降息潮,1月,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即从2.5%下调至2.0%。
1月8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从2%降至1.5% 2月5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创下历史新低自2008年10月以来该行连续五次降息,其降息幅度达到400个基点储蓄利率表四,,,,,,,,,1、1949~1982年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二、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2、1982年至今的有限浮动利率制度,一切利率均由国家计划制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相应利率进行有限的上下浮动,1、我国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进展,三、利率市场化,从1986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 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货币市场开始,市场基准利率形成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交易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5)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利率 金融债券利率改革开始 1998年10月,扩大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的最高上浮幅度由10%扩大到20%;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的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9年4月,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30%。
1999年9月,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大额存单利率改革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