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国外中学生物学教材简介.doc
7页1国外中学生物学教材简介研究中学生物学教材是生物学教学法研究内容之一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因而生物学教材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为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编写好适应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并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高质量的生物学教材,生物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生物教师应了解并深入钻研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广泛收集和了解国外主要国家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对其体系、内容和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受到启示,开阔思路,为我国生物科学的人才培养和生物学教材建设作出贡献一、国外中学生物学教材简介(一)美国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全国没有统一使用的生物学教材初中和高中教材内容在选材范围方面相差不大,只是在知识的深度上有所差别1.初中生物教材《生命科学的研究》 (Focus on Life Sci-ence)共分6 编 25 章即:(1)生命:①科学,②物质,③生命科学,④进化学说2)动物和植物:①动物器官和系统,②动物的组织和细胞,③行为,④植物的形态和结构,⑤光合作用3)微生物与疾病:①细菌和病毒,②原生动物,③藻类和菌类,④疾病4)人类生物学:①人体的结构,②循环、呼吸、排泄,③控制和调节,④营养,⑤烟草、酒精和麻醉药。
5)生殖和遗传:①动物的生殖,②植物的生殖,③遗传的原理,④人类和其它生物的遗传6)生态学和人类的影响:①生态学,②环境保护,③人类生态学2.高中生物学教材 60 年代和 70 年代,最受重视和比较流行的高中生物教材是由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The Biologic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y)简称 BSCS 组织编写的生物学教材共有 3 种不同的版本, “蓝皮本”侧重于分子水平的内容;“黄皮本”侧重于个体水分的内容;“绿皮本”侧重于2群体水平的内容其蓝皮本的内容简介如下:蓝皮本的书名为《生物科学——分子的探讨》 (Biological Sci-ence——A Molecular Approach) (第 4 版)共 7 编 26 章即:第一编“相互关系” 包括生命的科学,生物的多样性,进化理论第二编“生命过程的进化” ,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命需要的能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第三编“新的生命” 包括核酸,DNA 分子,遗传密码,细胞学说,生殖,发育第四编“遗传的连续性” 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与染色体,新物种的起源,人种第五编“生命的过程之一——能量的利用” 。
包括输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第六编“生命的过程之二——调节作用和协调作用” 包括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的原理,骨骼和肌肉系统第七编“高水平机体的组成” 包括有机体和行为,动物的种群和群栖,相互关系(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物质的流动和循环,物质、能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 近几年来使用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现代生物学》 (Modern Bio-logy) 共 8 编 53 章,是按照 BSCS 教材的编排体系,即从分子水平到群体水平进行编排的具体内容:(1)生命的本质:①生命的科学,②生活的条件,③生命的化学基础,④生命的结构基础,⑤细胞及其环境,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细胞的能量,⑦核酸和蛋白质合成,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2)生命的连续性:⑨遗传的原理,⑩遗传物质,(11)人类的遗传基因,(12)应用遗传学,(13)生物的变异,(14)生命的多样性;(3)微生物:(15)病毒,(16)细菌类和它的亲缘生物,(17)传染病,(18)原生动物,(19)真菌,(20)藻类;(4)多细胞植物:(21)苔藓和蕨类,(22)种子植物,(23)叶及其功能,3(24)根和茎,(25)植物体与水,(26)植物的生长和反应,(27)植物的生殖;(5)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学:(28)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29)蠕形动物,(30)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31)节肢动物,(32)昆虫——节肢动物;(6)脊椎动物的生物学:(33)脊椎动物概论,(34)鱼类,(35)两栖类,(36)爬行类,(37)鸟类,(38)哺乳类;(7)人类的生物学:(39)人类的历史,(40)人体的结构,(41)营养,(42)循环和排泄,(43)呼吸与能量代谢,(44)身体的控制,(45)烟草、酒精和药物,(46)生殖和发生;(8)生态学的关系:(47)生态学入门,(48)栖息场所,(49)环境的周期性变化,(50)生物地理学,(51)我们居住的国土,(52)森林和野生生物资源。
从上述教材内容看,美国初、高中生物学教材有以下特点:(1)编写体系都是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特征为系统依据,而不是按植物、动物、人体等分别阐述而且属于动、植物各论的内容不太多2)知识面较广,介绍了生物学领域各个方面的新知识新成就例如初中教材中多处插入了“专业和最尖端的研究”标题高中生物学教材则反映了以分子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生物学的新成就3)注意联系社会需要、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学到多方面常识性的知识,感到学习生物学既有趣又有用例如初、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有烟草、酒精和麻醉药一节,介绍了常见幻觉剂、大麻毒素等药物及服用的危害4)重视观察实验实验和练习均另编一册每让学生获得一个科学概念,都要求他们通过亲自观察实验来自己取得二)苏联的中学生物学教材苏联中学原来是十年一贯制,4~8 年级相当于初中,9~10 年级相当于高中1985 年 2 月,通过了小学 4 年、初中 5 年、高中 2 年共 11 年制的普通学校新的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规定 6~11 年级开设生物课,生物学的教学时数少于物理,多于化学在这以前,生物学课程初中 4~8 年级开设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高中(9~10 年级)开设普通生物学。
从1986~1987 学年度起,按新的教学大纲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将生物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生物学由以下五部分组成:植物(6 年级,68 课时;7 年级,364课时) ;细菌、真菌和地衣(7 年级,8 课时) ;动物(7 年级,24 课时,8 年级,68 课时) ;人体及其健康(9 年级,68 课时) ;普通生物学(10 年级,34 课时;11 年级,51 课时) 具体内容:第一编植物:绪论;(1)对有花植物的一般了解;(2)植物体的细胞结构;(3)根;(4)枝(芽、叶、茎) ;(5)有花植物的无性繁殖;(6)花和果实;(7)种子;(8)植物和周围环境;(9)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 ;(10)农作物(粮食作物、浆果作物、蔬菜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 ;(11)主要的植物门;(12)植物界的发展第二编,细菌、真菌、地衣第三编,动物:(1)动物界概述;(2)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4)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5)软体动物门;(6)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蛛形纲、昆虫纲——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 ;(7)脊索动物门(文昌鱼、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8)动物界的进化。
第四编人体及其健康:绪论;(1)人体的一般概述;(2)支持和运动系统;(3)血液和血液循环系统;(4)呼吸;(5)消化;(6)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排泄;(7)皮肤;(8)内分泌腺;(9)神经系统、感觉器官;(10)生殖和发育第五编普通生物学:绪论;(1)进化学说;(2)生物界的发展;(3)人类的起源;(4)生态学原理;(5)生物圈与人;(6)细胞学基础(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化学成分,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7)生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胚胎发育) ;(8)遗传学原理(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连锁遗传,基因突变) ;(9)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苏联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以植物、动物、人体等的形态、结构、生理为依据进行编写的虽然全书为生物学一门课程,但编排体系仍和过去一样,也同我国现行生物学教材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生物学教材编排体系相似全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动、植物部分内容较多,总课时为 389学时比我国生物学教学总课时多5(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社会公益劳动中。
教材规定学生在教学实验园地实习,上课;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观察作物生长和发育情况,并管理作物;参加保护自然界的活动等3)重视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各编之间承上启下的联系教材各编均注意将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的一系列知识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作为掌握生物学概念、揭示生物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依据还介绍了生物学知识在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和其它学科的应用,以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从生物学和化学新大纲的内容和结构的编排看,分子生物学和有机化学问题的研究可能联系更为密切,细胞的组织化学和细胞代谢的研究,是以学生从化学课中所学到的关于脂肪、糖类、蛋白质、核酸的知识为基础此外,教材中关于细胞学知识,生态学知识,进化方面的知识,从 6 年级植物学开始学习,以后在各年级逐渐加深、加宽,各编之间承上启下,保证了生物课的完整性4)重视实验、观察、实习以植物学为例总课时 136,其中实验占 38课时,实习 6 课时,参观 6 课时,夏季作业 1 课时,以及物候学观察等实践活动例如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体、叶表皮、叶的结构等;在教学实验园地种植、管理、收获多年生植物;观察植物的芽发育成枝条;用不同的方法繁殖马铃薯;室内植物扦插;观察各科植物的秋季生活情况;观察冬季各个门代表植物的生活等。
总的看来,我国现行生物学教材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学大纲规定的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内容,与苏联中学生物学教材较为接近但总学时数,实验、实习规定的时数,比苏联的生物学教材要少三)日本中学生物学教材初、高中生物学教材都是根据纲要编写,有多种版本,经日本文部省审定,各校可自选教材1.初中生物学教材初中不单独开设生物课,而将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合并成一门“理科” ,从中 1 至中 3 开设,每周 3 或 4 学时在 3 年的理科教学中,生物学教学时间约占四分之一理科教材中生物学部分,各种版本的6主要内容为:(1)地球上的生物详细阐述动物、植物种类及其生活;(2)生物体的形成包括细胞、动植物的生殖与发育、遗传等知识;(3)生物体与能量包括动、植物与人体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循环、排泄等知识;(4)生物体与环境包括动、植物的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5)生物体的反应与调节生物体的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等知识;(6)生态学的知识包括生物群落、自然界的平衡等2.高中生物学教材从 1983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将原设的生物 I 和生物Ⅱ改为《理科Ⅰ》 (高一开设,必修) ;《理科Ⅱ》 (在学过《理科Ⅰ》后选修) ;《生物》 (选修) 。
《理科Ⅰ》《理科Ⅱ》的生物部分和单独设课的《生物》 ,经过适当删减和重新组织以后,删去了原设的《生物Ⅰ》和《生物Ⅱ》中许多重复和繁琐的内容,教材分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内容更加精炼,重点更加突出,深度大致保持在原有的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基本上将传统的生物学知识放在必修课《理科I》中讲述,近代的生物学知识放在选修课《生物》中讲述现以一种版本为例,介绍必修课《理科Ⅰ》教材内容如下(實教出版株式会社 1984 年版):《理科 I》属于自然科学综合课,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学 4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自然界的概貌 《理科Ⅰ》的任务,主要是讲述基础知识,并验证这些基础知识所必需的观察和实验共分五编:第一编,力和能量,属物理知识;第二编,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属化学知识;第三编,生命的连续和进化,属生物知识;第四编,自然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