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1].pdf

28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4643302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M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03.20 06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 指导原则是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药品洁净实验室是指用于药品无菌或微生物检验用的洁净实验室、隔离系统及其它受控环境• 药品洁净实验室的洁净级别按空气悬浮粒子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分为A、B、C、D 4 个级别• 为维持药品洁净实验室操作环境的稳定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药品洁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监测和控制,使受控环境维持可接受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本指导原则主要包括9方面内容: 人员要求 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 环境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监测标准 警戒限和纠偏限 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控制 从事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的人员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附录中“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实验人员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 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微生物检查方法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微生物在实验室内部污染 实验室应制定所有级别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保证知识与技能不断的更新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 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实验室应通过参加内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或使用标准菌株等方法客观评估检验人员的能力,必要时对其进行再培训并重新评估 当使用一种非经常使用的方法或技术时,有必要在检测前确认微生物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所有人员的培训、考核内容和结果均应记录归档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应进行参数确认,确认参数包括物理参数、空气悬浮粒子和微生物洁净实验室若有人员流动、超净工作台等重大设备运转、空气调节系统等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参数测试 药品洁净实验室物理参数的测试应当在微生物监测方案实施之前进行,确保操作顺畅,保证设备系统的运行能力和可靠性主要的物理参数包括高效空气过滤器完整性,气流组织、空气流速(平均风速)、换气次数、压差、温度和相对湿度等。

      测试应在模拟正常检测条件下进行 各级别洁净环境物理参数建议标准及最长最长监测周期见表1,必要时,各实验室应根据洁净实验室使用用途、检测药品的特性等制定适宜的参数标准物理参数测试方法照《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现行国家标准中附录D3 高效空气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方法粒子计数器法、附录E12 气流的检测、附录E1 风量和风速的检测、附录E2 静压差的检测、附录E5 温湿度的检测进行表1:各级别洁净环境物理参数建议标准表1:各级别洁净环境物理参数建议标准洁净 度级 别物理参数洁净 度级 别物理参数过滤完 整性气流组织空气流速 (平均风速)换气次数压差温度相对 湿度A级检漏试验监测周期: 24 个月单向流 监测周期: 24个月0.36-0.54m/s 监测周期 12个月_洁净区与 非洁净区 之间压差 不小于 10Pa;不同级别 洁净区之 间的压差 不小于 10Pa监测周期: 每周一次18~26℃监测周期 每次实验45-65%监测周期 每次实验B级①单向流 (静态) 监测周期 24 个月 ②非单向流 ---①单向流 (静态) 0.36-0.54m/s监测周期 12个月 ② 非单向流 ---①单向流 - ②非单向流 40-60次/h 监测周期 12 个月C级非单向流 ‐‐‐‐‐‐20-40次/h 监测周期 12 个月D级非单向流‐‐‐6-20次/h 监测周期 药品洁净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和控制,内容包括非生物活性的空气悬浮粒子数和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监测,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环境浮游菌和沉降菌监测,及关键的检测台面、人员操作服表面及5 指手套等的微生物检测。

       当有人员、设备、空气调节系统等重大改变时或微生物监测结果或样品测定结果产生偏离时应重新进行监测药品洁净实验室: 悬浮粒子的监测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浮游菌的监测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沉降菌的监测照《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激光尘埃粒子 计数器激光尘埃粒子 计数器沉降菌采样皿沉降菌采样皿浮游菌采样器浮游菌采样器表面微生物测定表面微生物测定是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表面微生物进行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法和棉签擦拭法 接触碟法是将充满规定的琼脂培养基的接触碟对规则表面或平面进行取样,每碟取样面积约为25cm2,然后置合适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并计数,微生物计数结果以cfu/碟报告; 55mm接触碟55mm接触碟表面微生物检测表面微生物检测 棉签擦拭法是接触碟法的补充,用于不规则表面的微生物监测,特别是设备的不规则表面取样后,棉签置合适的缓冲液或培养基中,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平皿浇注法计数,每个棉签取样面积为约25cm2,微生物计数结果以cfu/棉签报告棉签擦拭法棉签擦拭法接触碟法和棉签擦拭法采用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同浮 游菌或沉降菌监测。

      表面菌测定应在实验结束后进行 环境浮游菌、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监测用培养基一般采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当监测结果有疑似真菌或考虑季节因素影响时,可增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 在药品洁净实验室监控中,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建议按表2进行表2 推荐的药品洁净实验室的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受控区域洁净度 级别采样频次监测项目受控区域洁净度 级别采样频次监测项目无菌 隔离系统内部每次实验空气悬浮粒子③、浮游菌③、沉降菌②、表面微生 物(含手套)微生物 洁净实验 室A级每次实验空气悬浮粒子③、浮游菌①、 沉降菌②、表面微生物(含手套及操作服)B级每周一次空气悬浮粒子④、浮游菌③、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含手套及操作服)C 级每季度一次空气悬浮粒子④、浮游菌④、沉降菌、表面微生物D 级每半年一次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备注①每月一次 ②工作台面沉降菌的日常监测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且每个采样点 的平皿数应不少于1个③每季度一次④每半年一次表2 推荐的药品洁净实验室的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受控区域监测项目受控区域隔离器内部A级B级C级D级空气悬浮粒子1次/季度1次/季度1次/半年1次/半年1次/半年浮游菌1次/季度1次/月1次/季1次/半年1次/半年沉降菌每次实验每次实验1次/周1次/季度1次/半年表面微生物每次实验每次实验1次/周1次/季度1次/半年• 如果出现连续超过纠偏限和警戒限、关键区域内发现有污染微生物存在、空气净化系统进行任何重大的维修、消毒规程改变、设备有重大维修或增加、洁净室(区)结构或区域分布有重大变动、引起微生物污染的事故、日常操作记录反映出倾向性的数据时应考虑修改监测频次。

      表3 各洁净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洁净度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洁净度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 (粒粒/m3)静态动态≥0.5μm≥5.0μm≥0.5μm≥5.0μmA 级352020352020B 级3520293520002900C 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 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表4 各洁净级别环境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1)级别浮游菌级别浮游菌 CFU/m3沉降菌(沉降菌(φ90mm)) CFU/4小时小时(2)表面微生物表面微生物接触(接触(φ55mm)) CFU/碟碟5 指手套指手套 CFU /手套手套A 级<1<1<1<1B 级10555C 级1005025-D 级20010050-注:(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 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洁净实验室应根据历史数据,结合不同洁净区域的标准,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定适当的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和纠偏限限度确定后,应定期回顾评价,如历史数据表明环境有所改善,限度应作出相应调整以反映环境实际质量状况下表列出了各级别洁净环境微生物纠偏限参考值。

      各级别洁净环境微生物纠偏限参考值各级别洁净环境微生物纠偏限参考值洁净度 级别标准 浮游菌洁净度 级别标准 浮游菌 cfu/m3浮游菌纠偏限浮游菌纠偏限((1))((cfu/m3)标准 沉降菌 ()标准 沉降菌 (cfu/4小时)沉降菌纠偏限小时)沉降菌纠偏限((2))((φ90mm,, cfu/4 小时)小时)A级<1<1(3)<1<1(3)B 级10753C 级10010505D 级20010010050注: 1. 数据表示建议的环境质量水平,也可根据检测或分析方法的类型确定微生物纠偏限 度标准 2. 可根据洁净区域用途、检测药品的特性等需要增加沉降碟数 3. A 级环境的样品,正常情况下应无微生物污染1、数据分析1、数据分析 应当对日常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回顾,通过收集的数据和趋势分析,总结和评估洁净实验室是否受控,评估警戒限和纠偏限是否适合,评估所采取的纠偏措施是否合适 应当正确评估微生物污染,不仅仅关注微生物数量,更应关注微生物污染检出的频率,往往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同一环境中多点发现微生物污染,可能预示着风险增加,应仔细评估几个位点同时有污染的现象也可能由不规范的采样操作引起,所以在得出环境可能失控的结论之前,应仔细回顾采样操作过程。

      在污染后的几天对环境进行重新采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采样过程不具有可重复性2、偏差处理2、偏差处理 当微生物监测结果超出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偏差处理规程进行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采取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建议对受控环境收集到的微生物进行适当水平的鉴定,微生物菌群信息有助于预期常见菌群,并有助于评估清洁/消毒规程、方法、清洁/消毒剂及微生物监测方法的有效性,尤其当超过监测限度时,微生物鉴定信息有助于污染源的调查关键区域分离到的菌落应先于非关键区域进行鉴定 为了保证药品洁净实验室环境维持适当的水平,并处于受控状态,除保持空调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对设施进行良好维护,洁净室内人员应严格遵守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控,减少人员干预比监测更有效 其次是通过有效控制人员和物品的移动,适当的控制温度和湿度 微生物控制措施还包括良好的清洁和卫生处理,应定期对药品洁净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应当监测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A/B 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 所采用的化学消毒剂应经过验证或有证据表明其消毒效果,其种类应当多于一种,并定期进行更换以防止产生耐受菌株。

       不得用紫外线消毒代替化学消毒必要时,可采用熏蒸等适宜的方法降低洁净区的卫生死角的微生物污染,并对熏蒸剂的残留水平进行验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