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高中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报告.docx
19页中国残疾人高中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报告() 一 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残疾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教育理念,对残疾学生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和功能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017年2月,“融合教育”首次写入我国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中也提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推进融合教育,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怀,是追求教育公平、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的价值追求,是强调以社会融合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实践,也是培养民众关爱包容、互帮互助良好社会意识的体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的融合教育实践,将残疾儿童少年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成长,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作为融合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融合教育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但近五年来呈现出不断加快的势头目前,我国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有两种形式: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因而,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意蕴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残疾人提供一个最大限度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随班就读,如北京市在2013年印发的《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残疾少年高中阶段随班就读规模”的工作目标。
[2]二是顺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社会融合的职业教育如镇江市特教中心建设“名企工作坊”“名家工作室”等实训基地,在高中阶段开展常态化社区融合职训模式的尝试[3]整体分析,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自发萌芽期(1985~1999年)1988年,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将“随班就读”确立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主体形式,但是在实践中,实施随班就读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特殊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199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1991~1995年)》,提出“试办盲、聋普通高中”,将“建立、完善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列入计划[4]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不仅提出要“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更首次指明“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5]这顺应了我国残疾人教育的新格局,也为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萌发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的大力倡导,有些残疾学生也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进入高中学习总体来说,由于此时残疾人高中教育尚未普及,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普通高中随班就读以自发的、零星实践为主,因而,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尚处于萌芽期,在实践层面,无论是随班就读还是职业教育,都还只是初步尝试和探索。
在政策层面,开始出现倡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二)政策倡导期(2000~2013年)在这一时期,国家层面密集发布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残疾人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开始形成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格局在发展残疾人高中教育过程中,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得到进一步积极倡导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中都提出“兴办特殊教育高中,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统筹规划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要求[6][7]在逐步形成相互衔接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的同时,还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普通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完善具有特殊教育手段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6]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要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8]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其中专门设立“特殊教育”一章,提出“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并“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9]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11~2015年)》,明确“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招收残疾学生”“鼓励和扶持特教学校开设高中部(班),支持特教高中、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10]这一阶段的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开始进行了有效尝试然而,这种尝试并不是单一的、现行的,而是将融合教育的理念渗透在中等职业教育和残疾人高中教育的积极发展过程中因而,这一时期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呈现出政策倡导多于实践探索的形态三)实践探索期(201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政策倡导,对于我国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发展,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发布为标志,我国融合教育进入快速推进时期,高中阶段融合教育也出现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首先,国家继续加大对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政策支持2014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共同发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11]“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招收残疾学生”[12]2016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提出在普通学校(含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
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中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13]2017年2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普通高级中等学校应当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14]其次,国家加大对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2012年7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教育部,2017年3月)均为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性条件2017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提出“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完善高中阶段教育的资助政策”最后,各地积极进行高中阶段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上海市长宁区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面向智障学生的特教班,促进智障学生和正常学生的交流和融合,进而促进智障学生的社会融合,充分发挥学校期间的融合环境体验对于智障学生未来参与社会融合的作用[15]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关于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意见》,将残疾学生高中教育纳入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全国率先明确残疾学生“有能力有意愿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可就近就便申请入学”。
[16]江苏省常熟市从2017年开始尝试在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开办随班就读学生的烹饪职业高中班2018年常熟市新增设职业高中办班点,并在职业学校建设职业教育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力争经过一年至两年的努力,将残障学生职业高中教育普及率提升到95%以上,基本满足全市残障青少年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愿望,并努力于2020年普及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17]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进行中职院校残疾人“随班就读”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教师培养、促进小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落实校企联合等教育教学策略[18]总体来看,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时代背景下,这一阶段的高中阶段融合教育政策强调了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努力发展和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并在入学机会、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保障、支持保障体系、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二 中国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一)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形式不一目前,我国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接受高中教育;第二种形式,在专门招收各类残疾人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种形式,在普通高中或普通职业高中接受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
1.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非融合教育形式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是按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的对残疾人实施普通高级中等教育的机构,招收对象主要为特殊教育学校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毕业的残疾学生,以视障、听障两类初中毕业生为主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机构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高中学校,如南京聋人高级中学;也有在特殊教育学校设立高中部或高中班的,如杭州文汇学校(聋人学校)普通高中班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机构基本上采取的是与普通学生隔离的教学模式,属于非融合教育形式目前,作为非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仍然是我国残疾人(特别是视障学生和听障学生)提高学历水平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的发展,为部分没有条件通过融合教育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又有学习潜质的视障者和听障者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也有利于为特殊高等教育提供生源,推动特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教育总体水平2.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半融合教育形式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是按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的,专门招收各类残疾初中毕业生实施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机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有教育部门所属的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部),如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职业教育听障部开设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有残联系统举办的独立建制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如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也有除教育部门和残联系统之外其他法人举办的、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有多种办学形式,不同的办学形式开展融合教育的程度不同自主教学形式,职业教育教学以本校为主,实习到社会机构,融合教育程度较浅;残健结合教学形式,招收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学习,融合教学程度较深;委托教学形式,“请进来”或“走出去”办班,委托普通职业教育学校进行教学,融合教育程度介于自主教学与残健结合教学形式之间总体来看,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半融合教育形式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是残疾人获得就业能力进而融入社会的重要平台,对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融合教育形式残疾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教学形式以随班就读为主,残疾学生在各类普通学校、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通过同样的考试,取得相同资质的毕业证书各地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给予必要的教学支持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属于全融合教育形式近几年,随着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高中阶段的全融合教育形式发展较快以某省为例,2015~2018年,该省在各类普通教育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残疾学生分别为1431人、3573人、5489人、5383人,平均年增长率为55.5%,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见图1)。
图1 2015~2018年某省普通教育机构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在校生分布状况残疾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增强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也为残疾学生通过普通高考提升学历水平提供更多的机会2018年,全国通过普通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学生有11154人,其中肢体障碍学生6840人、视力障碍学生1352人、听力障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