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氧气安全使用操作规程.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1438221
  • 上传时间:2023-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氧气安全使用操作规程1 氧气1.1 理化性质: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具有助燃性;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标准状况下( 0℃,大气压强为 1.013 ×105Pa)条件下,密度为 1.429g/L,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在 101kPa 压强下,温度为 -180℃时,氧气可转变为淡蓝色液体,温度为 -218℃时,变成雪花状淡蓝色固体1.2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常压下,当氧浓度超过 40%时,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 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可导致失明1.3 氧气使用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用氧气严格执行 GB/T3863-2008工业氧标准,要求氧气纯度 ≥99.6%,无游离水2 氧气系统运行操作安全规程2.1 氧气管道、阀门等与氧气接触的一切部件,安装、检修及停用后再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除锈、脱脂可用喷砂、酸洗除锈法或四氯化碳及其它高效非可燃洗涤剂脱脂、除锈脱脂后的管道应立即钝化或充干燥氮气2.2 氧气管道须架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上,用管道输送须干氧输送,配有相应的阻火或灭火设施。

      2.3 氧气管道应有消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室外架空氧气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应有接地2.4 严禁油脂及易燃物漏入氧气管道的地沟内2.5 氧气管道不应穿过生活区、办公区等不使用氧气的建筑物,不应穿过高温及火焰区, 必须通过时应有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 600℃的隔热措施2.6 氧气阀门的填料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可选用石墨处理过的石棉织物作阀门填料2.7 氧气压力表为专用压力表,不得以其压力表代替2.8 氧气压力表应安装在易观察和检修的位置,避免高温与振动2.9 定期校验氧气压力表,合格后方准继续使用,使用过程中严禁沾染油脂3 氧气使用管理安全要求3.1 羰化冶金厂管理区域与管理职责划分: 羰化冶金厂氧气管网界区为由本厂区前主桥架 P6-P8 段氢气总管向 5kt/a 羰基铁、 10kt/a 羰基镍系统供气支路的第一道阀门,自该阀门起(包括该阀门)至该系统的所有管网由本厂负责维护与管理3.2 厂分管氧气管线的技术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负责检查和消除所辖区域内氧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对本单位无法独立解决的,按照管理职责的划分,报上级管理部门协调解决3.3 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确认所辖区域内氧气系统的安全性。

      3.4 本厂必须绘制本单位所使用氧气的详细平面管网图和工艺简图,标明使用地点,并对照确认氧气管网与其他管网能可靠断开,防止混入其它介质开、关氧气阀门应缓慢进行,手动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阀的侧面,禁止非调压阀作调压使用3.5 明火及油污不得靠近氧气支管使用点的阀门, 阀门应设在不产生火花的保护外罩内3.6 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先制定动火方案其中包括负责人、作业流程图、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员分工、监护人、化验人等,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作业3.7 氧气管道上的阀门、仪表、氧气喷嘴等严禁被油沾污开车生产前或检修后开车,必须对系统的管道、设备、阀门、仪表及其他管件等进行严格的脱脂处理,保证清洁无油污,处于可靠的安全状态3.8 氧气管道等的静电接地装置必须完全可靠,接地性能良好氧气管线的垫片应为金属垫,否则必须加装跨接线3.9 严格控制氧气在管道中的流速,以减少静电的产生3.10 严禁岗位人员将氧气用于吹灰等其他非设计使用用途3.11 必须结合全方位设备点检制度,制定所辖区域内氧气管网的日常点检制度,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试压检漏等检查工作,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以及消除隐患。

      3.12 氧气管道的外壁安全色为浅蓝色管道的安全标志应包括介质、流向、工作压力、管径、材质、安全警告语句等内容,具体制作形式遵照集团公司装备能源部和安环部相关标准执行3.13 氧气管网必须与输送氮气或其他介质管道系统可靠隔离,隔离可采用加装盲板等可靠的方式3.14 氧气管网发生油脂污染事故时, 应立即停止氧气输送和使用,并立即上报厂安全环保组和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 同时通知生产单位,由厂安全环保组和集团公司安环部进行安全评估3.15 氧气管道发生泄漏等事故,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中控室和厂领导汇报,通知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操作岗位;紧急情况下,应直接通知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操作岗位,但事后必须向生产调度汇报;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威胁安全生产时,必须同时汇报安全主管部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