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doc
10页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炎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 . 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B.青铜文C.金文D.铜文3 . 秦朝统一文字时,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 )A.行书B.小篆C.隶书D.楷书4 . 文物承载历史下列文物反映的是A.河姆渡人的生活B.禅让的传说C.炎黄的传说D.治水的传说5 . 华夏族的主体是( )①黄帝部落 ②炎帝部落 ③蚩尤部落 ④尧部落 ⑤舜部落 ⑥禹部落A.①②B.③④C.⑤⑥D.①③6 . 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民族矛盾尖锐C.秦统治者的暴政D.戍边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7 . 秦朝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是 ( )A.隶书B.楷书C.草书D.小篆8 . 一位同学搜集了“春秋护头铜胄”“勾践剑与夫差矛”“围魏救赵示意图” 等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国家实现统一B.经济快速发展C.学术思想活跃D.军事战争不断9 . 人们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
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0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够使用天然火并能制造粗糙石器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11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2 .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着诸多问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B.恢复和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13 . 学者李零说,中国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以下体现秦朝“一统”的是A.天下为公,选贤与能B.车同轨、书同文字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14 .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建立郡县制B.根据军功大小受爵位和田宅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15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今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下列人物中,最能代表报告精神的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孟子16 . 我们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17 .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有人买,拐杖确是抢手货,这说明了什么( )A.秦朝人不喜欢穿鞋,喜欢拄拐杖B.秦朝法律的残酷C.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D.那是外来品18 .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哪次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19 . 他现在已经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每年的清明时节,当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开水典礼这里的“他”是A.李冰B.商鞅C.管仲D.姜尚20 . 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A.平定“七国之乱”B.颁布“推恩令”C.统一铸币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 . 某历史兴趣小组间学在研究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发展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2 . 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的应用B.牛耕的推广C.耕作技术改进D.金属货币的流通二、填空题23 .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_________,史称东周。
三、综合题24 . 某校开展“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专题学习活动思想再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1)写出孔子在政治、思想的主张2分)(求同存异)秦朝、西汉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采取的政策不同,但目的相同2)填表皇帝名称对儒家学说的政策共同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汉武帝①(联系乡土)明代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下图)3)写出该图明末思想家(泉州籍)的姓名2分)(方法运用)对孔子思想的评价,刘斌和曾平的观点截然不同(下图)4)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应当遵循哪些方法?(3分)25 . 阅读下列图片:请完成下列各题(1)图一相关的人物被人们称之为?(2)图二所指的人物被人们称之为?(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图三人物?26 . 判断题阅读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能从材料中得出的,在相应位置涂“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相应位置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相应位置涂“未涉及”燕国是周王朝分封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同姓诸侯国,它藩屏周室、镇抚边陲,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
燕国立国前后达八百余年,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历史阶段,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燕国在八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但是有关燕国的文献记载较少,关于燕国始封地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记》中记述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分封功臣谋士,其中明确记载“封召公奭于燕”古今学者们对召公奭是否区燕国就封多有疑惑其主要原因是《史记》中明确记载周公虽被封于鲁,但需留辅佐成王,因此由其长子伯禽到鲁国就封而召公在周王朝中与周公地位相当,身居要职、地位重要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关于召公奭是否与周公一样未到封地就封这一问题无从考证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发掘出的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区,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被称为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堇鼎,1975 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贵族墓地,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堇鼎高62厘米,重41. 5 公斤,内壁铸有铭文4 行26 字,记述了堇奉燕侯之命去宗周(西周首都现西安附近),向太保——召公进贡当地一些特色产品,得到召公的赏赐,为纪念此荣誉特做此器。
根据铭文可得之,燕侯与召公为两个人,这与《史记》记载的“封召公奭于燕”,第一代燕侯为召公奭相矛盾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琉璃河M1193号墓,该墓葬已被盗掘,但仍发现各类随葬品200多件其中该墓出土了两件青铜器:克盉、克罍两件青铜器盖与器口内壁共铸有铭文43字,是目前琉璃河燕国墓地中出土最长的铭文,铭文中明确写有“命克侯于燕”,铭文内容结合史料记载研究认为,两件青铜器铭文中的“克”字,应该指人名,那么克不但是这两件青铜器的作器者和拥有者,而且是召公奭的嫡长子,更是真正的第一代燕侯堇鼎的铭文也恰恰补证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选编自《燕国重器——馆藏琉璃河遗址的出土堇鼎》,《文物天地》2016年8月版(1)燕国为西周建立初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对巩固疆土有重要的作用2)琉璃河遗址发掘之前,没有关于燕国历史的文献资料3)召公奭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位列三公,官职为太保4)《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周公旦和召公奭都未到封地就封,而是由其嫡长子代其就封5)琉璃河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
6)琉璃河遗址的发掘证明北京琉璃河地区为西周燕国的封地7)堇鼎是我国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8)克盉、克罍内铭文结合史料记载研究认为周公的嫡长子克为第一代燕侯9)琉璃河遗址M1193号墓保存完好,发掘出各类随葬品200多件10)克鼎、克罍的发掘,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2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一件案子引发巨大争议案件回放: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判决方案一:殴父也,当枭首(砍头)判决方案二:甲非律所谓殴父也,不当坐(无罪)!(注:“不孝罪”是汉代重罪之一)——摘编自(宋)李窻编篡《太平御览》第六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判决方案有何区别?从思想角度看,判决方案体现了什么时代特点?材料二 审判国王查理一世1649年1月英国史无前例的对国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开始了,可大部分英国著名律师都逃跑了,只有找初级律师库克他在公诉书最后一段写到:“本人约翰·库克代表英国人民控告查理·斯图亚特的叛国阴谋和其他罪行构成暴君、叛国贼、杀人犯和英国人民公敌,并且请求法庭责令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对上述各点一一进行回答由此所引发的一切程序、检验、审讯、刑法以及判决都应当是符合正义的。
——摘编自(英)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2)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该审判对英国近代政治体制建立的重大价值材料三 1781年,约克镇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与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弗吉尼亚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将支配权延伸到肯塔基一带,……华盛顿将军大为愤慨:一个刚从一场艰苦战争中获胜的国家,竟然无法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摘编自(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的?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三、综合题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