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总结资料.docx
9页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 01 章绪论1、循证医学 EBM: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精确临床依据的前提 下,依据自己熟练的临床体会和学问技能, 分析并抓住患者主要的临床问题,应用正确 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 联系详细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 接受,以实践这种医疗决策的详细医疗过程因此,这种决策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 上的,同时在患者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 治决策,从而尽可能的猎取最好临床成效, 这种临床实践成为循证医学2、循证医学的实践包括 :患者 、医生、证据、医疗环境3、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高素养的临床医生、正确的讨论证据、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学问、患者的参加4、循证医学分两种类型: 正确证据供应者、正确证据应用者前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后 者称之为循证医学实践5、正确证据供应者: 临床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各专业的临床医生、卫生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医学科学信息工作者6、正确证据应用者 :临床医生、 医疗治理者、卫生政策决策者7、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 : a、找准患者存在且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b、检索有关医学文献 c、严格评判文献 d、应用正确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e、总结体会与评判才能8、循证医学有着剧烈的 临床性9、临床实践循证医学的目的 :a、加强临床医生的临床训练,提高专业才能,紧跟先进 水平b、弄清疾病的病因和发病的危急因素 c、提高疾病早期正确诊断率 d、帮忙临床医生帮患者挑选真是、牢靠、具有临床价值 并且有用的治疗措施,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削减铺张 e、改善患者预后 F、促进卫生治理决策 G、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证自身权益第 02 章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1、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 1 忽视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导致临床讨论和临床实践的盲 目性 2.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用牢靠的方法 回答这个问题”是保证临床讨论质量的两个 至关重要的方面2、临床医生提出一个好问题对自己的好处 1.有利于医生集中使用有限的时间,解决与患 者直接需要相关的问题 2. 有利于制定高产出的证据收集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3. 有利于形成一种优良的行为模式 4. 有利于成为更好的、决策更快的临床医生3、循证医学问题的来源 1. 疾病情形、处理方法、预期成效存在不确定性 2、留意临床实践、保持奇怪心 3 承认自己的不足 4. 临床问题来源于临床实践 详细如下 病史和体检。
讨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问题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疾病预防4、问题的种类 1 背景问题 a 问题词 +动词 b 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个方面 2. 前景问题 a 病人或(和)问题 b干预措施 c对比措施 d重要临床结局第 03 章 讨论证据的分类、来源与检索1、证据: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2、试验的特点 :大样本、随机、盲法、对比3、讨论证据的分类 .原始讨论证据 .二次讨论证据:①系统评判( SR)②临床决策分析③临床证据手册④卫生技术评估⑤临床实践指南4、讨论证据的来源 .原始讨论证据:①医学索引 Medline ②Embase 数据库③中国生物 医学 文 献数 据 库 CBM④ 中 国循 证 医学/Cochrane 中心 临 床研 究 数据 库⑤ NNR⑥Current controlled trials ⑦ Clinical trials .二次讨论证据:① Cochrane 图书馆②循证医学评判③评判与传播中心数据库 CRDD④临床证据⑤循证医学杂志⑥ ACP⑦循证护理杂志5、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的特点 :①带着解决患者的特定临床问题而检索文献( PICO 策略)②文献的整理与评判③系统评判法6、PICO策略:P:为 patient 或 population 的缩写,表示他(她)或他们患的是什么病、 存在什么临床或防治需要解决的问题。
I :为intervention (干预措施)的缩写,表示根 据病人存在的临床问题,我们拟探求使用的干预措施是什么? C:为 comparison (比较) 的缩写,表示拟探求使用的干预措施的对比比较措施是什么?如随机、双盲、劝慰剂等O:为 outcome(结果)的缩写,表示拟探求使用的干预措施最终结局是什么?如像大事 的发生率、相对 / 确定危急降低率、挽救每一个病例需治的病例数等7、Cochrane 系统评判 :是 Cochrane 协作网成员在 Cochrane 协作网统一工作手册指导下,在相应 Cochrane 评判组编辑部指导和帮忙下,依据特定的病种和疗法,收集全世界 全部能收集到的质量牢靠的随机对比试验进行 Meta- 分析, 从而得出简明、 扼要的综合结论--- 即这种疗法到底有效、无效,仍是尚需 进一步讨论第 05 章循证医学用证的个体化原就1、正确证据具备的特性 1. 真实性 分析来自什么样的讨论,是否有恰当的对比组分析讨论对象的诊断标准及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是 否明确分析组间的临床基线是否可比,干 预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安全终点 指标是否准确、有何偏移因素存在及其实行 了什么防止和处理方法。
资料收集、整理、 统计分析是否合适 2 重要性 确定“真实性好”之后要评判有无临床应用价值 3 应用性任何正确证据的应用和推广,都必需结核病人的实际病况、医疗条件、医务人员的学问水平、技能水平、患者的接受程度及社会经济状况的承担才能等2、应用正确证据需要考虑的问题 a 生物学证据 b 病理生理学证据 c 社会- 心理及经济特点d 应用讨论证据要权衡利弊 e 个体化干预的成效猜测第 06 章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与方法1 统计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就 :a 分析目的(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b 资料类型(数值变量、分类变量) c. 设计方法 d. 数理统计条件2EER: :试验组中某大事的发生率3CER: 对比组中某大事的发生率4RD: 即率差,危急差,两个发生率的差两 率差为 0 时,两组的某大事发生率没有差别, 而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不包含 0(上下限均大于0 或上下限均小于 0),就两个率有差别,反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 0,无统计学意义 5RR: 相对危急度,是指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常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及其在病因学上的意义大小RR 大于一,试验因素是疾病的有害因素, RR小于一,试验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 RR 等于 1,试验因素与疾病无关。
其可信区间不包含 1 时有统计学意义,包含 1 时无统计学意义6OR:优势比在病例 - 对比讨论中 OR指病例组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a/b〕 除以对比组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c/d〕, 即ad/bc 7RRR: 相对危急度降低率 RRR=1减 RR,可反映试验组与对比组某大事发生率增减的相对量,无法衡量增减的确定值8ARR:确定危急降低率,等于 CER减 EER,用以反映试验组与对比组某大事发生率增减的确定量9NNT: 需要处理的病人数,扣除对比组效应后,对病人采纳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后,得到一例有利结局需要防制的病例数 NNT越小,该防治成效越好,临床意义越大 10NNH:采纳某种防治措施处理后,治疗多少病例数可显现一例副作用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a 提出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符号是 H0备择假设的符号是H1b 选定统计方法, 由样本观看值按相应的 公式运算出统计量的大小, 如 X2 值、t 值等依据资料的类型和特点,可分别选用 Z 检验, T 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c 依据统计量的大小及其分布确定检验假设成立的可能性P 的大小并判定结果12: 假设检验的留意事项 :a. 两个前提:一是讨论者需要通过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的结 论,各样本资料对其总体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b. 假设检验不能判定差别的大小 C. 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确定化 d. 假设检验的方法与科研设计、资料的分布特点有关13. 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的关系 见课本 68页最下面的表格,可以考虑写桌上第 07 章系统评判的方法与评判原就1、系统评判: 系统评判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详细临床问题(如疾病 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 ,系统、全面的收集全世界全部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纳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就和方法严格评判文献,挑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牢靠的结论 系统评判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 Meta- 分析过程, 系统评判的整个过程特别明确,使其具有特殊的优点即良好的重 复性2、文献综述: 由作者依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或爱好,环绕某一题目收集相关的医学文献, 采纳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论文的讨论目的、 方法、结果、结论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和评判, 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临床体会进行阐述和评论,总结成文,可为某一领域或专业供应大量的新学问和新信息,以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明白某一专题的讨论概况和进展方向,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常常缺乏严谨的规范方法,易发生各种偏倚。
3、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判? 1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2 准时转化和应用讨论成果 3 提高统计效能4、Meta 分析与系统评判的区分与联系 :1 联系: Meta- 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多个独立的、可以合成的临床讨论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Meta 分析也称为系统评判 2区分:系统评判可以使定性系统评判和定量系统评判, 即包含 Meta 分析Meta 分析数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上更为精确,易受挑选偏倚的影响高质量的 Meta 分析必需采纳系统分析的方法,削减偏倚和误差的影响5、表达性文献综述与系统评判的区分与联系 在 1 讨论的问题、 2 原始文献的来源、 3 检索方法、 4 挑选标准、 5 原始文献的评判、 6 结果的合成、 7 结论的推断、 8 结果的更新,这几个方面区分于联系分别是表达性文献综述: 1 涉及的范畴常比较广泛 2常不予说明,收集不全面 3 常不予说明 4 常不予说明,易产生偏倚 5 评判方法不统一 6多采纳定性的方法 7 有时遵循讨论证据 8 无定期更新系统评判: 1 常集中于某个详细问题 2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3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4 有明确的挑选标准 5 有系统、严格的评判方法 6 多采用定量的方法 7 多遵循讨论证据 8 依据新的试验结果定期更新6、系统评判的方法步骤: 1 确立题目、制定系统评判方案书 2 检索文献 3 挑选文献 4 评价文献质量 5 收集数据 6 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 1 定性分析 2 定量分析 a 同质性检验bMeta- 分析 c 敏锐性分析) 7 说明系统评判的结果 8 更新系统评判7、同质性检验 :指对不同原始讨论之间结果的变异程度进行检验8、系统评判原就:一、系统评判的结果是否 真实 1 是否为随机对比试验,随机对比试验能较好的掌握各种偏倚因素。
2“方法”部分是否描述清晰,收集的文献越系统全面,结论受发表偏倚影响就越小,可信度就越高 3不同讨论结果是否一样假如原始讨论疗效 相像或方向一样,合成结果可信度就较高 假如同质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就应说明产生 差异的缘由,并考虑能否合并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 1 疗效如何 2 疗效是否精确三、系统评判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患者 1 患者与讨论对象的差异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