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79426407
  • 上传时间:2022-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7.1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空间分析概念:GIS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空间分析是集 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 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也是核心功能,是GIS领域的理 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的理论性十分重要的突破口,空间 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第二章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 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空间关系分类:顺序关系:主要指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强烈;顺序关系次之;拓扑关系最弱空间度量关系:分为定量度量(空间指标量算,距离度量)和定性度量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距离、面积、坡度、人口密度等)和距离度量 (距离)两大类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 流向的关系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 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方向空间关系: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度量空间关系描述: 欧氏距离:直线距离d(A B) = 7 X — X 2 + (y — y )21 2 1 2切比雪夫距离:最大距离d(A B) = max(lx — x I ly — y I)1 2 1 2马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垂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拓扑空间关系描述:4元组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

      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 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 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2X2矩阵9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 将空间目标A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通过比较目标入与 B的边界、内部、外部之交集(空或非空),分析确定A、B间的空间拓扑关系V9I模型:针对9元组模型中“补”的概念存在的重叠太大、空间实体定义方面的不足、 不能描述空间邻近关系等缺陷陈军等用Voronoi多边形取代9元组中的“补”重新定义9元组模型,并将其 定义为V9I模型还有RCC模型和空间代数模型方向空间关系描述:定量描述:a,方位角;b,象限角定性描述:1、锥形模型:仅适用于两个空间目标间的距离与空间目标的尺寸相比差别 较大的情况2、 最小约束矩形模型(MBR):利用两个目标间的MBR间的关系定义方向关系3、 二维字符串模型(2-D String),,,,,,,,,,见书32页4、 方向关系矩阵模型5、 基于Voronoi图的方向关系模型见书32页基于点集拓扑学定义的九类常用方向关系:正东关系,正南关系,正西关系,正北关系,西 北关系,东北关系,西南关系,东南关系,同一 位置关系第三章空间数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概念: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可 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征。

      空间数据表达的概念模型(场模型、要素模型)场模型:将地理空间定义为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续平面模拟具有一定空间内布特点的现象场模型表达:场模型的表达使用近似方法根据实际的精度需要,将需要存储的空间点 数量,减少到计算机可以存储的范围内的过程且每一种场模型必须定义 一种离散化规则,使那些未知区域所有点的空间变量数值,可以由已知点 的数值进行估计方法:栅格模型(例如遥感影像)、DEM (数字高程模型)、TIN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空间插值模型和等高线模型特征:1、空间结构特征和属性域,2、连续的,可微的,离散的,3、各向同行和各向 异性,4、空间自相关P68~P69要素模型:地理要素模型只对地理实体的属性(包括空间属性和地理属性)及关系感兴趣欧氏空间中的三类地物要素对象:点对象:有特定位置,维数为零的物体线对象:维度为1的空间组分,有一系列坐标表示多边形对象/面状实体:由一封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是对湖泊、岛屿、地块等一 类对象的描述P70~P73空间数据模型表达的两种方式及相关概念(栅格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属性明显,定位隐含获取方法:(1)手工网格法;(2) 扫描数字化法;(3) 影像;(4) 数据结构转换法矢量数据模型:定位明显,属性隐含获取方法:(1)数字化法;⑵数据结构转换法;⑶野外测量;优点缺点矢量1、 便于面向现象(土壤类,土地利用单元等)2、 结构紧凑,冗余度低, 便于描述线或边界。

      3、 利于网络、检索分析, 提供有效的拓扑编码,对需 要拓扑信息的操作更有效4、 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 高1、 数据结枸复杂,咎自定义,不便于 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交换困唯2、 多边形叠置分析困难,没有栅格有 效,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力差3、 不能像数字图像那样做增强处理栅格1、 结构简单,易数据交换2、 叠置分析和地理(能有 效表达空间可变性)现象模 拟较易.3、 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 应用和分析,便于图像处理O4、 输出快速,成本低廉1、 现象识别效果不如矢量方法,难以 表达拓扑#2、 图形数据量大,数据结构不严密不 紧凑,需用压缩技术解决该问题*3、 图形质量转低,图形输出不美观, 线条有锯齿,需用增加栅格数量来克 服,但会增加数据文件的大小网络信息模型的概念:把地物抽象为链和节点,同时关注其间的连通关系,要考虑多个要 素之间的影响和交互现象的精确形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现 象之间的距离或者阻力的度量静态GIS和时空GIS的区别:静态GIS(Static GIS):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只涉及地理信息的两个方面:空间维度和 属性维度时态 GIS (Temporal GIS):•能够同时处理时间维度。

      •解决历史数据的丢失问题•实现数据的历史状态重建、时空变化跟踪、发展势态的预测等功能第四章娜格数据的理解栅格数据的使用主要分为四个类别:底图,表面地图,专题地图,要素的属性聚类分析: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的方(a)聚合为a与b (b)聚合为c与d由数字高程模型转换为数字高程分级模型便是空间数据的聚合;从遥感数字图像信息中提取其中某一地物的方法则是栅格数据的聚类信息复合分析视觉信息复合:面状图、线状图和点状图之间的复合;面状图区域边界之间或一个面状图与其它专题区域边界之间的复合; 遥感影像与专题地图的复合;专题地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复合显示立体专题图;遥感影像与DEM复合生成真实三维地物景观视觉信息的叠加不产生新的数据层面,只是将多层信息复合显示,便于分析查看叠加分类模型:叠加结果生成新的数据平面,该平面数据记录了重新划分的区域, 属性数据库结构中包括了原来的参加复合的数据平面的属性数据库 中所有的数据项统计分析像元统计:多层面栅格数据叠合分析时,经常需要以栅格单元为单位来进行单元统计 分析,每个输出像元的值是该位置所有输入像元值的函数领域统计:以待计算栅格为中心,向其周围扩展一定范围,基于这些扩展栅格数据进行 函数运算,从而得到此栅格的值。

      每个输出像元的值是该位置一定邻域范围 内像元值的函数分区统计:以一个数据集为基础,对另一个数据集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分类区:可以是多边形的矢量数据,也可以是栅格数据1L二221112?LL2_七51Z二□51225510niSI51091JL55101JLJLQb1:L二12二J-JL展■j□ 4己394公4S10ti■■FF2.厂74304-r4z.-4.U4 hlMT4 J J结.⑹'4234广-137.U4广di?4*仃:拓〜UW厂4",<;l:E4 \ 7437270时」3U重分类:基于原有数值,对原有数值重新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一组新值并输出基本分类形式:1、新值替代;2、旧值合并;3、重新分类;4、空置设置应用:可以将各种各样的森林类型归为森林这一大类密度分析:根据输入的要素数据集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 度表面密度分析其实是一个通过离散采样点进行表面内插的过程,根据内插原理的不同,分为:简单密度制图(Simple)落在搜寻区域内的点或线具有同样的权重,先对其进行求和,再除以搜索区域的面积, 得到每个点的密度值核函数密度制图(Kernal)落入搜索区的点具有不同的权值,靠近格网搜索区域中心的点或线会被赋以较大的权重, 随着其与格网中心距离的加大,权重降低。

      它的计算结果分布较平滑应用:熊猫密度距离分析:根据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也称为“源”)的距离进行分析制图,从而反映 出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应用:直线距离:通过直线距离函数,计算每个栅格与最近源之间的欧式距离,并按距离 分级区域分配:通过分配函数将所有栅格单元分配给离其最近的源成本距离:通过成本距离加权函数,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源的最 少累加成本最短路径:通过最短路径函数获取从一个源或一组源出发,到达一个目标或一组目 标地的最短直线路径或最小成本路径综合运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大题)学校选址 最短路径 熊猫分布密度制图 GDP区域分布图第五章矢量数据的见『啊缓冲区分析点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对选定的目标点设定缓冲距,生成圆形缓冲区直接绘圆法;圆弧步进拟合法)线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以线状目标为参考轴线,以轴线为中心向两侧沿法线方向平 移一定距离,并端点处以光滑曲线连接,所得到的点组 成的封闭区域(角平分线法;凸角圆弧法)指定不同线状目标的不同的缓冲区宽度;同一线状目标两侧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以不一样;同一线状目标不同段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以不一样面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面目标可视为由边界线目标围绕而成。

      面目标缓冲区生成的基本思路与线目标缓冲器生成算法基 本相同面目标缓冲区:内侧缓冲区和外侧缓冲区面状目标的缓冲区宽度可不一样,甚至同一面状目标内外侧 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不一样网络分析类型:定向网络(效用网络):流向由源(source)至汇(sink)网络中流动的资源自身不能决定流向(如:水流、电流)非定向网络(传输网络):流向不完全由系统控制,网络中流动的资源可以决定流向 (如:交通系统)传输网络分析和效用网络分析的区别:效用网络常用于模拟现实世界中的水、电、气等管 网设施,数据源来自Geometric network,是一种定向网络,即网络使用者不能自行决定流 向,只能通过业务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