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故事——欧洲的征战.doc
15页匈奴的故事——欧洲的征战匈奴的故事——欧洲的征战 今天,我们说的是向西迁移,最后一度成为欧洲一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的匈奴最后的部落当我们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回顾一下当时中亚的西方各个民族的分布情况而一直在欧洲东南部以及中亚西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塞西安人和萨尔马希安人的情况,是首先应该弄清的 在帖子的最前面部分,我曾经简单叙述了公元前1世纪时,当时统治俄罗斯南部顿河草原及高加索地区的塞西安人,已经濒临崩溃因为他们受到了来自中亚地区的萨尔马希安人的入侵和不断的驱逐,开始向西进行迁移到了公元1世纪,萨尔马希安人的势力更加的强大,导致了塞西安帝国的全面崩溃虽然当时还有一些塞西安人的部落能够暂时的保有自身的独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都被并入了萨尔马希安说牡酃?nbsp; 这些萨尔马希安人,经常的向东南部发展,他们越过了高加索地区,进而劫掠了小亚细亚地区和波斯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他们的主要力量又向西发展,除了南部俄罗斯之外,他们还征服了罗马尼亚的土地有些萨尔马希安人,则越过了克尔巴千山,占领了多瑙河流域以东和以北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他们之中,也有的度过了多瑙河,进攻了罗马帝国的领地。
而罗马的军队,也经常进攻萨尔马希安人,用于惩罚或者是报复 现在讲到的萨尔马希安人,是纯粹的马上的民族,他们是真正的游牧者,曾经,他们也到达了欧洲的平原,和俄罗斯的北部,但是那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他们也没有袭扰罗马帝国在得西亚(罗马人在多瑙河北部唯一的领地)的统治,那里也是崇山峻岭,森林茂盛...... 萨尔马希安人在种族、语言、和文化上,与塞西安人有密切的相似,但是两者之间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塞西安人虽然也曾经是由很多部落集合起来的,但是后来他们毕竟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塞西安帝国,而萨尔马希安人则不同,他们虽然是勇敢的战士,但是却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帝国他们的各个部落是相对独立的,谁也不能干涉别的部落的统治 因此,欧洲的历史上,“萨尔马希安人”实际上是一个部落集群的统称,他们每一个部落几乎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主要的三个部落——药希奇人(在匈牙利境内),洛克所兰那人(俄罗斯的中南部),和阿兰那人(顿河大草原) 尤其是阿兰那人,他们在俄罗斯的南部欧洲的东南部和土耳其斯坦的西北部,建立了长大几个世纪的统治——想看地图的,请看第一部分,上面有详细的地图 因为萨尔马希安人的不团结,就导致了他们后来容易被别的民族征服。
从有记载的历史以来,侵入到俄罗斯南部草原的民族,全部来自中亚,(这也就是我本想写中亚的民族混战史的一个理由,后来因为工程浩大,不是我这种人能写的了的,只好分成几个专题慢慢的泡了~)但是这次的威胁却来自西方或者是北方,原来继承了萨尔马希安人统治地位之后的各日尔曼民族部落,本来居住在波罗地海沿岸,但是后来他们逐渐的向南和东南地区推进并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把以前属于萨尔马希安人的欧洲土地几乎全部的占领但在匈牙利,还有少量的萨尔马希安人的残余,他们还独立存在了几十年,但是此时的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实力能与日珥曼人抗争,因此,在不久的以后,日珥曼人成为多瑙河以北以及整个欧洲东南部的主人——以上参考的是《剑桥欧洲史》之部分章节) 日珥曼人向外的拓展,引起了世界各国或者各个部落的重视从当时日珥曼人向外拓展的方向来看,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衰落了~~~,但是罗马帝国的实力仍然很大,他们还可以抵御条顿人的入侵,以确保自己的领土当时罗马帝国对莱茵河和下莱茵地区的防务,一直非常的重视,主要是避免日珥曼人的入侵因为罗马人一直担心日珥曼人渡河进攻在几百年中,罗马人一直防御着他们的这条重要的边界。
但是日珥曼人因为人口的逐渐增长,而不得不向外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只能选择向东南部延伸,因为既然不能向南入侵罗马帝国,那就只好向东入侵萨尔马希安人的领地了......如果没有后来匈奴人由中亚的入侵,迫使日珥曼人放弃了从萨尔马希安人手中夺取的土地,那么,后期的日珥曼人也许就真的会不定期的向东南前进,而不会改向西南方向发展了日尔曼人向西南的征战,对后世的世界历史影响极为重大历史上的很多事情有时候大家就是设想了如此多的假如,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历史上关于日尔曼人掠夺了萨尔马希安人的土地的记载,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记载的非常少,史书仅仅记载了公元2世纪后半期,罗马人在罗马帝国的东北方面仍然和萨尔马希安人的各个部落接壤或者相临,但是到了公元3世纪的时候,这些萨尔马希安人的领地已经几乎全部变成了日珥曼人各个部落的土地,这些日珥曼人的部落的兴起,也对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的欧洲大陆上的各个民族混杂,种族部落繁多,不记卡片我是根本记不全的因此,写这匈奴欧洲部分时,要整理卡片和相关的笔记,虽然省略了很多我个人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但是仍然比较费时 当时的匈牙利境内,有凡达尔人、瑞维人、和吉匹特人,瑞维人是古代奎笛人一个远房分支,这些民族部落相互的即有沟通也有战争。
在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南部,居住的是哥特人哥特人本身又分成了N个部落,其中最重要最出名的一支,就是居住在迪捏斯特河以西的西哥特人和控制着顿河流域和南俄罗斯地区的东哥特人这两个民族也是欧洲历史书籍中经常见到的民族 我喜欢哥特式的建筑,尖耸的顶部,处处显示着尊严和威严~呵呵 哥特人是日尔曼民族的一支,虽然哥特人和同盟的部落在连续的战争中征服了萨尔马希安人并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但是哥特人并没有杀光这些萨尔马希安人部落,而是将这些萨尔马西安人逐渐的并入了日珥曼各个部落中加以同化和吸收因为当时的哥特人也是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几乎是野蛮民族,因此他们选择了进步,学习了萨尔马西安人的文明和文化和艺术今天我们见到的哥特式的建筑其实就是萨尔马希安人建筑艺术的直接传承...... 哥特人一方面受到了萨尔马希安人的影响,另外也受到了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影响,后来哥特人居然从接壤的罗马人那里学到了航海的知识,其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迅速提高,令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曾经是一支马背上的民族哥特人还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路尼格字母这种字母是哥特人从希腊字母中改造出来的,但是哥特人显然不是文学的爱好者,他们虽然发明了文字,但是几乎不怎么使用,无非是写写墓碑,刻点符号在武器上。
后来,哥特人因为广泛的接触了罗马人,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前面说的哥特人创造文字字母,就是一哥特人传教士用自己的文字写的一些经文,这些书保留下来,才使我们知道哥特人当时的文字是什么样~ 由于哥特人长期与罗马人接壤,虽然哥特人学习了罗马的文化和艺术,但是必然会爆发冲突公元222年——公元235年,哥特人毁灭了黑海北岸的罗马帝国的附庸——厄比亚和泰拉斯两个城市国家公元240年,哥特人入侵罗马帝国本土,出现在多瑙河沿岸公元240年——公元270年之间,哥特人几次与罗马人大战,罗马帝国几乎崩溃,其中比较猛的一次战争发生在公元251年,罗马帝国的军团几乎全军覆没,罗马帝国的皇帝代西斯也在战斗中被砍死当时的哥特人如果胸有大志的话,如果他们承胜追击,一定会获得大片的罗马帝国的领土,或者说迫使罗马帝国臣服,可是这帮马背上的野蛮民族,在缴获了大量的珍宝、家私、丝绸、食品之后,居然收兵回家庆祝去了~~~每当我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笑,真是上天救了罗马帝国 当然,在公元251年的战争中,哥特人还抢了不少罗马的女人,这么重要的一点怎么能忘记呢?抢女人这种事情,我也仅仅在书籍和影视作品中见过,现实中没见过,也没做过,真想试试啊~~~ 哥特人尝到甜头之后,以后每年都劫掠一次。
因为当时的哥特人已经学会了海上航行的技术,于是他们有时候从陆地进攻,有时候也从海上入侵他们经常沿着爱琴海或者黑海入侵,但是并没有永久的占领罗马帝国的土地,因为毕竟他们还是游牧的性格公元269年,大量的哥特人越过多瑙河涌入了罗马帝国的领土这帮人有多少,历史上记载是前所未有的规模,反正是向蝗虫一样的入侵了罗马帝国哥特人当时入侵的具体军队人数是320000人规模可以说是空前了~~ 遗憾的是,此时的哥特人已经失去了公元251年的好机会罗马帝国当时有一位伟大的君王——克拉笛斯皇帝在这位勇猛的“战士”的带领下,罗马帝国居然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哥特人军队溃败了,他们的主力被全部歼灭,其余的少数残余,也迅速的向北方撤退 克拉笛斯的胜利,消除了伺候哥特人入侵的严重危机长达100多年此后,哥特人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克拉笛斯以一场伟大的胜利,捍卫了罗马帝国!!!但是克拉笛斯也不敢乘胜追击,因为哥特人自己的领土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威胁和损失因此罗马人并没有继续作战的实力,他们甚至还放弃了边缘地区的领土——德西亚省,并且把当地的居民全部带回了罗马 自从克拉笛斯的伟大胜利之后的100年里,罗马的历史书籍中很少提到哥特人。
但是也有几个罗马帝国的皇帝,曾经从哥特人部落中招募新兵,其中就包括了伟大的基督教君主——君士坦丁大帝这些招募的新兵,对罗马帝国倒是十分的忠诚,但是这中军事雇佣关系丝毫不能改变当时罗马人与哥特人之间的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而哥特人也因这100年间与罗马帝国的暂时的和平而奠定了其在日尔曼民族部落中的霸主地位 公元4世??者在赫曼立克成为东哥特国王的时候,东哥特人的声望更加的强盛因此,赫曼立克被哥特人称为“哥特人的亚历山大大帝”赫曼立克征服了居住在俄罗斯王国东北部的斯拉夫各个部落之后,终于使东哥特王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的帝国赫曼立克对于西哥特人的各个部落也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利,虽然当时的东哥特和西哥特绝非统一的部落民族当时的西哥特人的统治者叫阿散那立克,但是罗马的历史书籍中称这些西哥特的国王为“裁判官”,是不是也说明了当时西哥特人首领实际上还是一种从属或者附庸的关系呢?这点我也不是很清楚...... 公元366年的时候,在罗马帝国皇帝法伦斯在位的时候,哥特人与罗马帝国再次爆发严重的“种族冲突”这次挑事的是罗马帝国,因为法伦斯借口哥特人支持帮助了他的政敌——帕洛克匹斯,虽然帕洛克匹斯失败被杀,但是法伦斯盛怒之下,决定出兵哥特人的帝国,也就是进攻和罗马帝国相临的西哥特王国。
战争打了3年,双方都没什么收获,于是哥特人先求和,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哥特人的恢复能力比不上罗马帝国公元370年,罗马帝国和哥特帝国缔结和约,罗马人承认了哥特人的完全独立,取消了哥特人的进贡只类的不平等待遇,并规定除了在两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外,哥特人禁止越过多瑙河这也是罗马败亡的一个征兆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罗马人在欧洲取得的一次重要的胜利,但是我认为,虽然在公元370年,也就是匈奴人大举入侵欧洲,并导致整个欧洲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第6个年头,虽然说明了歌特人已经不再是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但是罗马人的新的麻烦也即将来临罗马人放弃了哥特人的进贡,规定哥特人不能越过边界,我怎么也无法认同欧洲史家的“罗马大胜论”当然,西方的史家认为是哥特人主动放弃了入侵罗马帝国的想法,这本身就是罗马帝国的胜利其实不然虽然哥特人当时取守势,但是我想这是为了应付来自东边更强大的敌人——匈奴因此,西方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匈奴入侵欧洲导致后来哥特人违反了条约再次逼迫西迁,那么罗马人就会继续享受美好的和平 然而~,历史有如果吗? 对于哥特人入侵欧洲东南部的情形,前面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阿兰那人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