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芭蕾基础训练.docx
6页芭蕾基础训练一、芭蕾的审美特征、训练意义及目的(一)芭蕾的审美特征芭蕾的审美概括为开、绷、直、立四大特征1.开开,指舞者从肩、胸、胯、膝、踝的部位,左右对称地向外最大限度打开这是芭蕾的基本美学特征,舞蹈者在正常人的运动潜力下进行科学和较充分的开发,使肢体线条充分延长,动作范围得到扩展,从而增强身体的表现力2.绷绷,指舞者肢体各部位的绷,尤其是腿脚的膝、踝关节将力量聚集在肢体末梢(如脚尖和手指尖),增加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延长肢体原有的线条,以提高表现力3.直直,主要指舞者后背及腿部膝盖的直通常绷与直一起,主要指腿脚的绷与直4.立立,指舞者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的立身体直立挺拔,舞蹈中脚下半脚尖和脚尖的立二)芭蕾训练的意义芭蕾从 16世纪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产生以来已经历了 400多年的历史,其训练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依照人体结构形成的一整套较完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体系它从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运动学、力学、美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科学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韧带、力度、外开、重心和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及身体的基本形态等方面的训练问题,这些都是舞蹈学习者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芭蕾,作为世界舞蹈艺术的精华,其典范性、科学性和体系化的水平首屈一指,以芭蕾给初学舞蹈者打基础是比较合适的三)芭蕾训练的目的芭蕾训练,主要以开、绷、直、立四大原则为审美观,通过扶把和中间练习初步掌握古典芭蕾所需要的身体的基本形态,头、手、脚的基本位置、简单的跳跃动作,以及身体、头、手、脚的配合,对身体肌肉、韧带、关节进行开度、柔软度训练,扩大身体运动范围及幅度,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舞者肢体原有的线条,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通过芭蕾训练,使得身体各部位发展均衡,使人体更加挺拔,姿态优美,达到一种优美的自然状态从而改变人的气质为了训练舞蹈所需的各种能力,学习者在训练初期应从地面活动开始,过渡到扶把训练,再逐渐移到中闻训练,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二、芭蕾舞手形及手、脚的基本位置(一)芭蕾舞手形手是构成各种舞姿的重要部分,是舞蹈训练中保持平衡、构成优美线条和画面的重要因素芭蕾舞基本手形是五指舒展靠拢,大拇指与中指自然并拢,并贴近中指第一节位置,食指微向后分开,后三个手指并拢二)手的基本位置关于手的位置,各学派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 7个手位位置如下1.一位手双手在身体前,手指、手腕、肘成自然弯曲状,整个手臂离开身体成一个柔和的大弧线(如两手相合成椭圆),两手之间的距离约一拳,两手的小手指离开腿约一拳距离,手心朝上,双肩松弛自然下垂(见图 2-1-1)。
2.二位手在一位的位置上抬起,抬到肋骨的最下端,即胸下腰上位置,掌心对自身,胳膊肘、手腕、手的形状保持不变,长度保持不变(见图 2-1-2)3.三位手在二位的位置上往上抬,在保持沉肩状态下,双手抬至额头前斜上方八眼睛能视小手指外沿),掌心对额头,两手之间的距离不变(见图 2-1-3)4.四位手一手保持在三位,另一手从三位由小手指外沿带动,保持圆弧往远下切成二位(见图 2 1-4)5.五位手一手保持在三位,另一手从二位往旁打开后与身体成弧线,掌心对前(见图 2-1-5)6.六位手一手在旁,掌心对前,另一手从三位由小手指外沿带动,保持圆弧经前往远下切至二位(见图 2-1-6)7、七位手两臂向旁打开,略低于肩高度,肩、肘、手腕、手掌及手指保持在一个圆弧形上,掌心对前(见图 2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