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其改进对策-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x
11页发达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及其改进对策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骆风(广州大学 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40)摘要: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了我国发达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这就是对于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认识模糊、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缺乏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缺乏数量适宜和质量过硬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家长学校的办学效益与教学质量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准的要求、特殊人群的家庭教育工作相当急迫最后,从努力使领导干部认识家庭教育事业的重要性、逐步完善各地家庭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体制、努力扩大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三方面提出了推动区域家庭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事业;家长学校;特殊人群G78:A:1005-2232(2012)05-0045-06一、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事业的基本理论(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家庭教育的特点传统社会,家庭教育被理解为父母亲等长辈在家庭生活中对于子女等后人成长所进行的指导和帮助当代社会,家庭教育应当被理解为家庭成员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指导和帮助、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自身素质提高,以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
2002年笔者曾提出当今家庭教育概念的四个显著变化:第一,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发展到家庭教育是关乎整个社会的事情;第二,从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学习生活技能、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发展到在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第三,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发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指导;第四,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对学前孩子的教育,发展到终生教育,即人的一生始终都受教育[1]笔者的看法,现已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赞同[2]家庭教育的特点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上个世纪末期和本世纪初期《中国教育报》、《中国家庭教育》等报刊曾经有过专门的讨论借鉴和推进黄河清的观点[3],笔者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做五个方面的区分:第一,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组成来看,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形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社会关系;家庭教育则是由于家庭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种亲缘关系第二,从教育的环境来看,学校教育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专门的教师负责,主要是在校园进行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居住场所展开的,家庭成员经常往返的社区、街道、村落、文体场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场所。
第三,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学校教育明显地受到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制约,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意愿,随意性比较大第四,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学校教育通常是群体性的直接的“显性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比较突出;家庭教育是个别的零散的,“隐性教育”占主导第五,从教育的管理体制来看,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自由教育,难以实施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4](二)家庭教育事业的概念、功能和家庭教育事业运行机制家庭教育事业与家庭教育不同,在古代、近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家庭教育没有引起社会、特别是政府的重视,没有纳入到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属于私人领域的教育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一代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组织,尤其是政府的重视,逐渐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催生了政府指导和管理家庭教育的一系列措施,社会各界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的途径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社会公共事业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事业是指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宣传、指导、服务、管理等工作,是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5]家庭教育事业同学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一样,具有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专业性等基本特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
家庭教育事业的基本功能是指导家长提高教育素质,促进家庭与学校或幼儿园的合作,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造就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和促进家庭的幸福平常人们所说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最早学校”,只是对家长、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形象比喻实际上家长在没有得到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之前,是很难担当起第一任教师和最早学校责任的,反而可能会由于出现家庭教育失误妨碍孩子的进步,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这就体现了学校和社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培训家长等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家庭教育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内部要素包括家庭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系统、财政支持系统、组织运行系统、研究开发系统、宣传指导服务系统等,外部环境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况家庭教育事业不是孤立的社会公共事务,政治的稳定和清明、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是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此外,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达也是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一个政治动乱、经济贫困的国家或地区,家庭教育事业是无法正常发展的;当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达了,家庭教育事业并非自然就会发展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有关部门和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尤其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发布以来,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总体上看,各地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同广大家长的需求、同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那么,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大发展?2010年10月至今,我们通过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明晰了上述问题课题组先后到广州市的越秀区、番禺区和增城市,深圳市的福田区、宝安区和光明新区,惠州市的惠城区和惠东县、博罗县做调研,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个案分析、座谈讨论、对策论证等方法同家长、教师、居民和干部进行交流,还访问了广东省社科联、教育厅、文明办、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领导从各地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一)对于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认识模糊从调查来看,各地除了部分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专职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懂得家庭教育事业的涵义、功能等基础理论之外,从事与家庭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局、妇联、关工委、计生委、司法局、文明办等部门的许多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以为只要凭经验就可以做家庭教育工作;许多学校教师反映,虽然多数家长希望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但并不喜欢参加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之类的理论讲座目前相当多的家长、教师、干部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理论素养浅薄。
具体表现在:1.对于家庭教育涵义的陈旧认识当代社会,家庭教育实际成为家庭成员在共同的家庭生活中通过指导和帮助、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促进素质提高,以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平时缺乏这方面的宣传和学习,大多数家长、教师、干部虽然具有开放的头脑和较高的理解能力,但仍然只把家庭教育看作是教育未成年的子女,不懂两代人互相交流的重要性2.对于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狭隘理解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内在规定和成才倾向,家庭教育内容是根据家庭教育目标设置的,从哪些方面实施家庭教育的领域受到错误的人才竞争观的影响,多数家长认为“知识和能力是最重要的”,因而忽略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也忽略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目标和内容有些家长虽然也知道人才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但在行动上还是偏重学习和分数,极少对孩子进行德育和体育3.对于家庭教育事业的内涵和功能不了解许多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知道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区别,觉得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自己的事,无须社会及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如果说他们还不能够关心普通中小学的家庭教育工作,那么对于流动人口、弱势家庭、犯罪在押家庭的子女家庭教育,他们更无暇顾及、无心指导。
二)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虽然提出“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但是具体谁来领导和管理家庭教育工作,还在探索和尝试调查表明,目前珠三角地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模式不尽一致,广州近年由文明办负责,中山以妇联为牵头单位,深圳市以教育局为主,但深圳的宝安区由教育研究机构具体负责珠三角多数市县的家庭教育管理都存在以下问题:1.某些党政领导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工作大局从一些地市和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政部门的工作报告来看,他们没有把家庭教育列入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没有把家庭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家庭教育工作尚不在其管理和支持的范围之内,没有为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财经等方面的支持,只是把家庭教育工作当作妇联或教育部门或关工委的一般性工作,平时少有关心,以至于引起妇联干部的很大意见2.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难以牵头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目前多数地市的家庭教育管理工作是由妇联来牵头,一位妇联干部告诉我们,“牵头对我们来说是勉为其难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事业不像当初起步阶段那样简单,而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复杂的状况,作为一个社团组织,妇联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有限,根本无法驾驭这项社会事业”;就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他们懂得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具有组织家庭教育工作的许多便利条件,但让教育部门跟着妇联等部门的步调,他们也没有积极性。
3.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同使得合作很难进行现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同,做好了家庭教育工作既可以成为公益事业,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某些部门或单位时不时地搞一些大型家庭教育讲座、赠送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和光盘,以此标榜自己的政绩这些举办者多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或声誉搞的家教活动,缺乏与有关方面的密切合作,不仅质量和效益难以保证,反过来还加大了家庭教育工作管理的难度三)缺乏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无论是举办家长学校,还是举行现场咨询活动,或是编印家庭教育宣传手册,都要一定的经费,都要投入人力财力以广州开发区举办的一场中等规模的家教咨询会为例,聘请10位专家、10个工作人员,租用1个100M2的小广场接待学生家长,就要花费3-4万元之多即使举办一次小型家长交流会,也需要给专家酬金、茶水费等数千元的支出,筹措资金成了最重要的事情目前珠三角地区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短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广东省三分之二的地市或县区负责牵头家庭教育工作的妇联、教育局等没有专门的家教工作经费,而是从日常办公经费里挤出来或是挪用其它项目费用来搞家庭教育工作,按照“专款专用”的财经政策是要被查办的,所以这些部门不可能拿出太多的经费用于家教工作,只能在六一等节日前后拿出一部分经费搞一两次家庭教育方面的活动。
只是最近三四年,广州、中山、佛山等城市才有了数目不定的家庭教育工作专项拨款2.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家庭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上个世纪的90年代,广东省内中小学校每年可以向家长收取40元的家庭教育指导费,用于请专家搞讲座、发放家教宣传手册,还有的学校从代理家长订阅报刊中获得一定抽成在2003年省物价局宣布上述费用属于乱收费之后,学校就没有办法从家长那里收取支撑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了虽然,很多社会人士在人大、政协会议上强烈要求恢复收取家庭教育工作经费,但是一直没有能使省物价局取消这项不合理决定3.从社会力量中寻找家庭教育活动赞助费越来越难虽然,现在有关部门或单位仍然能够设法找到社会力量赞助,但是寻找社会赞助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有些赞助者提出一些举办方无法接受的购买教材、宣传自己产品等条件如果找不到经费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