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师反思录.doc
3页数学教师反思录:数学课的理想目标-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成绩/廖金华2007-12-20 20:59数学教师反思录:数学课的理想目标-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成绩廖金华在数学课上,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在课堂里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也就是师生双方进行有效的配合另一方面是听同学的高明见解或质疑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成绩,课堂必须包含有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智慧和爱以及与此有关的信仰、有情感的教育更本质地来看精彩的课堂,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也能使学生得到智慧和思想的启迪,更能使人彻悟人生,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从心理学来说,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事物并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意向活动,兴趣和爱好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和爱好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能起到上课全神贯注十分钟超过心不在焉的几小时的学习效果为此我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是讲述一些数学家在数学王国中的奇闹趣事和卓越贡献我曾经给学生讲述通过行星轨道的数学计算,而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用数学公式 论证飞机可以打斤斗,数学家华罗庚利用黄金分割中的0.618这个数字,创立了“优选法”, 对生产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当我讲述这些数学王国中的奇闻趣事时,我从学生渴望的眼睛中,看到了大家处于兴趣…… 其次尽量采用一些教具启发学生,引起兴趣比如我平日做趣味数学问题,联系实际使同学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函数,而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解“方程”一节时,搬出一个天平,学生们都觉得奇怪在讲解方程同解原理时,强调方程和天平是一个道理,因为方程的左右两边是相等含义而天平也只有左盘和右盘内的重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其三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初中学生学好几何必须理解、记住有关的定理、推论,但靠填鸭式的“硬塞”是徒劳的为了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兴趣,我每教一条定理,便告诉学生如何运用定理,总是紧扣定理讲例题,课后紧扣定理做习题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不仅理解记住了定理,而且能灵活运用我每教完一章,便采取形式多样检查,有意让成绩差、学习能力弱一点学生把课堂讲过的例题重做一次,规定和引导他们把定理的文字改写成几何中的已知、求证等,让成绩好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增补一些课外的习题这样就使后进生跟得上,优、中生吃得饱,让多类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并得到表扬和鼓励成功是愿意继续努力的一种动力学生不懈的努力,自然产生了对几何的兴趣,兴趣一经产生就成为引向成功的潜在动力。
我所教的学生绝大多数对几何学习兴趣浓,解题能力强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痴心不改的钻究 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利用数学中的艺术美在常人看来,数学和艺术属于不同的范畴数学通过数字和图形使自然趋于单纯化,力图简洁地表现自然艺术以客观反映为己任其实,从黄金分割和对称性等数理分割法来看,数学和艺术在人类精神的深层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理应是一门生动有趣、充满魅力的学问数学是诗、是歌、是画数学完全可看着是人类寻求美和协调的一种精神活动,再说,数学并不始终贯穿着纯技术性的操练,就是作为逻辑思考过硬的“解题”,也追求单纯明快和最大限度的完美 数学工作通过巧妙阐明自然法则,催生出美丽的定理数学从自然界的不可思议、神秘莫测中发现真理的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感受或体验到这些,就算成功了2、培养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学好数学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使人聪明,数学还能锻炼人的适应能力,也能使广大少年开拓自己的意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难题的解答的诸多困难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一般教学每教完一章进行一次检查,而我教完一章最少是对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失误较多的学生及时矫正再检查一次,两次,直到全部掌握为止。
为了让学生做到当日事情当日毕,常常别班学生在外闲撩或玩耍,我教的部分学生还得弄懂做错的题,背完当天要背的内容,学生没有拚搏精神是难做到的在初三几何中,“圆”这一章的基本定理和推论多,综合性强,定理运用难度大,有些学生望而生畏教学时鼓励学生向难点进军,不向困难低头;让学生分析不知道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因为前面学过的内容连接不上,让成绩好的学生组织大家复习学过的重点定理,规定成绩稍差的学生讲解课本上例题的证明,补充证明的定理依据通过系列训练,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提高,意志毅力增强,因而学习成绩提高较快3、培养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学好数学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使人聪明,数学还能锻炼人的适应能力,也能使广大少年开拓自己的意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难题的解答的诸多困难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一般教学每教完一章进行一次检查,而我教完一章最少是对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检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失误较多的学生及时矫正再检查一次,两次,直到全部掌握为止为了让学生做到当日事情当日毕,常常别班学生在外闲撩或玩耍,我教的部分学生还得弄懂做错的题,背完当天要背的内容,学生没有拚搏精神是难做到的。
在初三几何中,“圆”这一章的基本定理和推论多,综合性强,定理运用难度大,有些学生望而生畏教学时鼓励学生向难点进军,不向困难低头;让学生分析不知道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因为前面学过的内容连接不上,让成绩好的学生组织大家复习学过的重点定理,规定成绩稍差的学生讲解课本上例题的证明,补充证明的定理依据通过系列训练,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提高,意志毅力增强,因而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4、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恶习是可怕的有些学生言谈举止很聪明,但数学成绩不好其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好,表现为有的不愿动脑子,做作业遇到困难就抄袭他人有的学生作业看起来既整洁又正确,但考试又不及格,原因是不会听课,不懂装懂,该问的不问,该记的不记,甚至找人讲小话,或者上甲课做乙事等等为了改掉学生这些坏习惯,我首先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为谁而学,强调上课认真听讲的重要性,说明学问就是一学二问,独立完成作业其次请成绩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他们都反复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极端重要,很多同学还说良好的习惯是财富,可以受用终生经过教育培养,课堂上慢慢都能聚精会神听讲了没有弄懂的问题课后有人主动去问,所学的定理公式学生会自觉默写,背诵、推导、证明。
做习题,不断反馈失误、及时矫正,很快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这部分内容难点(二)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不会应用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求K 取什么值时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此题的根的判别式△=8k+9,上面所求内容如果写成8k+9>0, 8k+9=0,8k+9<0求k的值式或k的取值范围,学生会做因一些学生思路的错误,导致不能辩析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0时,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反之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则△>0,从而求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有联系的基本概念不清,综合性的题做起来困难比如学生因理解非负的概念不透彻,而不知道证明4K2+5大于零, 教学时可用一定时间作复习讲解,从非负数概念入手,让学生理解非负数的形式有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一个数的平方使学生认识到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是完全平方式时则它的值一定大于或等于零,方程一定有实数根 教学中能抓住和突破重点,学生成绩便能提高一大步重点一般包括:大纲上规定的重点,和做题目经常要用的公式定理和公理、以及前后有密切逻辑联系的有关内容。
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大纲上规定的重点容易掌握,教学时给学生反复说明便可以了分式是初中代数中的难点,同时也为重点分式的内容包含了因式分解和整式的运算,要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复习好前面的内容复习整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注意正确运用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分散这章的难点就较好地复习前面的内容授新课时,只要讲清分式的基本性质,这章的难点不攻自破 “圆”这一章是平面几何中的难点,“垂经定理”只有二十三个字但它有两个题设和三个结论组成,此定理还有四个推论学生运用起来相当困难在讲授这节定理和推论时,我又利用分散难点的方法,增加一节新课时的时间,十年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这部分内容证明不是重点,学生做题正确运用定理是重点在运用定理时学生因定理及推论没有完全理解,题中给的条件看不出,或者由已知得出的结论不全或错误教学时,先让学生对照定理写出已知、求证各是什么讲授新课主要是纠正学生写的已知、求证的错误,得出正确的已知、求证内容,例题讲完后让每个学生记住定理,并彼此用自己理解的话复述以便吃透定理,通过做习题学会了运用定理;通过学生动口复习理解了定理难点攻破后便抓住了重点,因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一大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