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doc
256页课程讲义目录课程讲义目录第一编 基本理论 前 言第一章第一章 货货币币与货币制度与货币制度第二章第二章 信用信用第三章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外汇与汇率第四章第四章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第五章第五章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第二编 货币供求与宏观均衡 第六章第六章 货货币币需求需求第七章第七章 货货币供给币供给第八章第八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货币均衡与总供求第九章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开放经济下的宏观均衡第三篇 金融机构第十章第十章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第四篇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总体内容把握:第 1 页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含义、起源、性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形式的 演进;理解货币流通的实质和范围,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初步掌握有关货币的 基本理论,为进一步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打下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的含义与起源货币的含义与起源 一、货币的含义(识记)一、货币的含义(识记)货币(money)是指在商品与劳务的支付中以及在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 西。
马克思曾经精辟地论述了这一观点,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为了便于准确理解货币范畴含义,我们下面对货币与其他类似货币概念作出区分货币与现金、存款、财富与收入的区别(理解)(一)货币与现金现金或者通货(currency)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即人们通常所使用的钞票和硬 币这些现金保留在家庭、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之中,直接行使购买与支付 职能,是能够被人们直接观察并被用到的货币形态现金是货币的组成部分,这部 分货币流动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的日常支付结算影响大一国现金数量的多少, 与该国货币支付结算制度有关支付结算制度越发达,通过支票、信用卡与转账等 方式进行的商品与劳务交易数量越多,现金需要量就越少;反之,则越多由于我国支付结算制度较为传统,货币支付的电子化程度不高,现金被广泛地 用于人们的消费领域2008 年年底,流通中的现金余额为 3.4 万亿元,占全部广义 货币供给量 M2 的 7.2%左右随着我国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信用卡、ATM、 支付终端机(POS)的广泛应用,流通中的现金量占比会逐渐缩小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货币就是现金如果把货币理解为 现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就大错特错了。
现金与货币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现金 替代货币,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货币与存款货币供给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银行存款存款有许多种类:按照期限划分,可分 为 3 个月、6 个月、1 年等不同期限的存款;按照流动性差异划分,可分为活期存 款与定期存款;按照用途划分,可分为教育储蓄、养老储蓄等;按照性质划分,可 分为交易性存款与非交易性存款等等交易性存款是用于企业或者个人转账支付之用的活期存款部分,这类存款具有 直接的媒介交易与支付功能,具有普遍接受性,构成直接的货币购买力由于这部 分货币对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部分存款在货币供给的统计中被 计入 M1 层次相对而言,企业的定期存款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作为非交易性存款, 流动性较差,被计入 M2-M1 部分在具体的商品与劳务交易中,这些存款不能直 接完成交易,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将之转化成现金或者活期存款后,才能完成货币的 交易功能这部分货币是潜在的购买力,将对未来的消费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三)货币与财富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包括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能够为个人带来 货币收入的工作能力,这种工作能力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后天知识与经验积累 等等。
非人力财富包括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包括房屋、大件消费品、黄第 2 页金等贵金属、古玩、字画等艺术品等等,金融资产则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股份、保险单等如果把现金定义为货币就缩小了货币的范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人误把货 币等同于财富,这就扩大了货币的范围,使得货币涵盖范围过于宽泛通过以上分 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只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财富所涵盖的范围要 宽泛得多四)货币与收入收入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收入的多少货币与收入两个概念存在着很 大的不同,二者之间是存量与流量的区别收入是流量意义上的概念,譬如说某人 一年收入是 10 万元,这是指动态的收入增加;而货币一词则属于存量意义上的概 念,是指某一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量,譬如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广义货币供给 总量余额为 47.5 万亿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收入可能表现为实物形态而不是货币形态在通货膨胀严 重的时期,人们的收入就会直接变现为实物,譬如粮食、日常用品等二、货币的起源(理解)二、货币的起源(理解)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人 们对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与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
有人把货 币归之于某个天才发明家的创造,有的则归结为为解决交换困难而通过协议出现的 产物一)先王制币说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的中国古代传说单 穆公劝谏景王时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赈)救民 ”也 就是说,由于天灾降临,先王为赈灾救济百姓,便制造出货币以解决百姓在交换中 遇到的困难二)创造发明说N·奥雷司姆(1325-1382 年)认为,物品常常表现为在一地很缺乏,而在别处 却很丰富,于是,便产生交换方式又因物品交换常常产生纠纷和争议,聪明的人 便发明了货币因此,货币不是用来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财富,而是被人为发明出 来的便于交换的工具;也还有人直接断言,货币是人们共同协议的产物三)国定货币说(法定货币说)国定货币说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前 322 年) 他提出,货 币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人们的协议或国家的法律所创造的用以交换他物的凭证 现代国定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垄断的形成有关,如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克纳 普(1842-1926 年)在其《货币国定理论》一书中指出,货币是法律的创造物,国 家是无上的权威,法律是万能的主宰,国家可以制造法律,可以自己选择支付手段。
四)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或者协商的结果,更不是皇帝钦定、上帝赐 予、或者圣人贤者的创造发明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 值与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是 为价值而生产的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商品对他只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他所关心 的是自己的产品能否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符合他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第 3 页能顺利地交换出去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不符合别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 卖不出去,实现不了商品的价值,他的劳动也就白费了只有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 他才有能力或条件购买别人的产品,这时就必须放弃价值,获得自己所要的东西, 获得使用价值货币产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综观各国的历史,我们发现, 货币的产生或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个别的价值 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可以 说,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因此,货 币是由商品交换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 什么是货币?对货币的性质如何界定,人们存在着严重分歧有关货币本质或 性质的学说,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流通是利润的来源,货 币就是财富,货币天然是财富,是贵金属也有的认为,货币就是实物一、实物货币说一、实物货币说中国古代流行有实物货币的主张早在西汉中叶,就有取消金属货币,主张以 谷帛等实物取代货币的思想实物货币说,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一历史背 景下的一种货币主张,这种主张显然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二、金属货币说二、金属货币说金属货币说,也叫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者认为,货币就是商品,它必须有 实质价值,金银天然就是货币金属货币说在资本主义向上发展时期,特别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占重要地位, 其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古典学派的亚当·斯密(1723—1790 年)以及亚当·斯密 以后的李嘉图等金属主义之所以盛行,与当时以贵金属执行货币职能为主有关,与重商主义者 主张最大限度地积累货币财富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有关货币金属主义者认为,金 铸币是最理想的货币,所以极力反对用符号代替金属货币三、名目货币说三、名目货币说名目货币说,也叫货币名目主义,是与货币金属说相对立的一种有关货币性质 的理论。
名目论者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否定货币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认为货币仅仅 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商品价值的符号,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种票券现代 名目主义盛行于 18 世纪以后,与当时出现不足值货币或货币符号流通有关其代 表人物有德国的彭迪生·文思德、英国的奥克莱(1684-1752 年) 、法国的孟德斯鸠 (1689-1755 年)等他们认为,货币不过是一个计算单位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约 翰·唐纳德·凯恩斯(1883-1946 年)更是货币名目主义的花样翻新者四、劳动货币说四、劳动货币说劳动货币,也就是劳动券劳动券最早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圣西门、 傅立叶和欧文是著名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试图通过宣传,向社会各阶层呼第 4 页吁,通过实验和示范等办法,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其中用劳动券取代货币就是 其改造的方法之一他们认为,劳动应是自然的价值标准,而货币则是人为的价值 标准因此,他们幻想用载明生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数的“劳动券”来取代货币,用 所谓“国民劳动公平交易市场”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从而消除剥削五、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识记)五、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识记)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是指由马克思创造的科学的货币学说。
马克思指出:只 要了解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上的困难就克服了在这个前提下,问题 只在于清楚地理解货币所固有的形式规定因此,马克思提出货币的本质是起一般 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并揭示了货币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货币是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属性在马 克思的货币理论产生之前,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己提出过货币的商品属性问 题,但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旨在阐明作为货币商品的 金银,既不是社会惟一的财富,也不等同于其他商品,更为重要的是指出金银本身 凝结着社会必要劳动,具有共同的价值,金银天然并非货币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 “一般等价物”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 托马斯·图克(1774-1858 年)提出来的马克思借用并提出一般等价物的全新概念, 是指等价形式的完成形态,即它是价值的凝结,抽象劳动的凝结,社会劳动的体现 货币是经济范畴,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物的货 币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东西,它只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而已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形态的演进货币形态的演进 一、货币形态的演进(理解)一、货币形态的演进(理解)货币形态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初的货币以实物充当货币商品, 称之为实物货币随着金属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突出,作用日益显著,货币商品 随之逐渐过渡到金属上,从而出现了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最初以条块自然形态运用, 每次交易都要鉴定成色,权衡重量,并按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割,甚是不便为了 便于商品交换,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标明面值的铸币早期的铸 币其材料为贱金属。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