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课程.ppt
165页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简介课程简介•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大体框架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内容大体框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公公共共人人力力资资源源管管理理框框架架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9/20/20241第一章第一章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概述9/20/20242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人力资源概述公共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一、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一)什么是人力资源(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1、、 人力资源内涵:人力资源内涵:•人力资源(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是指一定)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有智力和体力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9/20/2024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含义:–是指公共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包括纯粹公共部门,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工作人员的总和。
•具体含义:具体含义:–公共人力资源是实现公共部门职能的首要前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有现实公共人力资源和潜在公共人力资源之分9/20/20244#2、、 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点: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点:•其一,人力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部分其一,人力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部分•其二,人的体能和智力,这是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其二,人的体能和智力,这是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内容•其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存在人体之中,其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存在人体之中,是人力资本的存量,劳动时才能发挥出来是人力资本的存量,劳动时才能发挥出来•其四,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它涵盖其四,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它涵盖工商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和农村的人口工商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和农村的人口•其五,人力资源的裁体是人,它既有自然性,也其五,人力资源的裁体是人,它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既有经济性,也有政治性有社会性;既有经济性,也有政治性9/20/20245#3、、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1)人力资源是一种)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可再生的的生物性资源。
生物性资源•((2)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居于主导地)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位的能动性资源•((3)人力资源是具有时效性的资源)人力资源是具有时效性的资源•((4)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连续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连续性9/20/20246(二)(二) 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关系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关系图1-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关系9/20/20247(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与联系别与联系•#1、、 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以)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 •对人力资本,应从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流量两个方面加以综合理解9/20/20248#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联系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联系•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在理论渊源、研究对象、分析目的等方面是一致的9/20/20249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 潜在人力资源绝对量的考察,可用一个国家潜在人力资源绝对量的考察,可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量加以计算。
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量加以计算9/20/202410图图1-2 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9/20/202411(二)(二) 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质量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单个劳动力的素质的集合 劳动力的素质由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与智能水平构成体质有先天的体质(优生的结果)和后天的体质(营养供给和体育锻炼的结果)之分智能有传统的经验成规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两个方面现代科技知识又分为一般文化和专业知识两个部分,后者又有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的区别9/20/202412图1-3 人力资源质量构成9/20/202413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事管理现代人事管理,它是指对人力,它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它是研究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它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人与事的配合,以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
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9/20/202414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权威性:权威性:•公益性:公益性:•复杂性复杂性•法制性法制性9/20/202415传统人事管理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人事管理:传统人事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管理理念不同–管理内容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管理手段不同9/20/202416#(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图1-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9/20/202417•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定义:•是以发掘、培养和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和潜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环节组成的体系•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包括目标体系、理论体系、投资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9/20/202418图1-5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9/20/202419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发的关系•#(一)(一) 区别区别•#(二)(二) 联系联系9/20/202420#(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模型(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模型 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的内部环境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 管理活动 发管理结果 图1-6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模型9/20/202421第三节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演变发展与演变•一、产业革命阶段(一、产业革命阶段(18世纪末到世纪末到19世纪)世纪)•二、科学管理阶段(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世纪末—1920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9/20/202422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0-二战)•霍桑实验:霍桑实验:1924-1927-1936•埃尔顿埃尔顿•梅奥梅奥•霍桑实验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管理的现实实践人际关系管理的现实实践9/20/202423• 四、行为科学阶段(二次大战四、行为科学阶段(二次大战—70年)年)• 这一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长足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长足发展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运而生9/20/202424五、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五、人力资本管理阶段(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1、企业文化成为重要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成为重要的企业经营理念•2、人力资本经营、人力资本经营9/20/202425第四节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一)(一)X理论理论-------经济人经济人•(二)行为科学理论(二)行为科学理论------社会人社会人•(三)(三)Y理论理论----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人•(四)(四)Z理论理论-----整体整体9/20/202426二、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二、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一)系统优化原理(一)系统优化原理•(二)能级对应原理(二)能级对应原理•(三)系统动力原理(三)系统动力原理•(四)反馈控制原理(四)反馈控制原理•(五)弹性冗余原理(五)弹性冗余原理•(六)利益相容原理(六)利益相容原理•(七)(七)竞争强化原理•(八)互补增值原理(八)互补增值原理9/20/202427第二章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 第一节 人力资源战略与竞争优势 •一、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与类别•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9/20/2024289/20/202429三、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9/20/202430第二节 人力资源战略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外部环境• 9/20/202431二、组织结构9/20/202432三、员工需要•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2、充分的员工参与充分的员工参与•3、灵活的福利计划灵活的福利计划 •4、定期的员工培训定期的员工培训 9/20/2024335、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屋顶:组织如何制订战略目标及具体运作,如生产、研发、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墙体:管理的流程,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地基:主要指组织文化,具有独特性9/20/202434 第三节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过程 •一、战略准备阶段•二、战略制定阶段•三、战略实施阶段•四、战略的控制9/20/202435 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SWOTSWOT分析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市场占有率增大员工专业素质较高员工工作士气高昂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生产成本偏高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某些关键技能方面人才仍有少数崇尚以行政管理为导向的管理人员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供给充分可以利用员工对培训的兴趣进行教育投资竞争对手市场停滞新的竞争者的加入不利的政府政策经济衰退市场竞争压力大9/20/202436案例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设国内一流人文社科大学”的“SWOT”分析。
9/20/2024379/20/202438人力资源战略的控制人力资源战略的控制 案例:战略控制失误与环球案例:战略控制失误与环球 集团的衰落集团的衰落建立衡量标准 衡量工作成绩评价工作业绩终止 战略修订达 标未 达 标反 馈人力资源战略控制过程图9/20/202439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9/20/202440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三、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9/20/202441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富思特集团富思特集团2003-20052003-2005年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9/20/202442第三章 人力资源开发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一、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9/20/202443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 • 一、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二、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三、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四、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 五、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 六、人力资源教育开发 9/20/202444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内容与方法 • 一、职业开发• 二、组织开发• 三、管理开发• 四、环境开发9/20/202445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概论 •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特征•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异同•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调节机制9/20/202446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 一、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二、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结构• 三、教育投资成本支出• 四、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培训投资• 五、人力资本流动投资的成本9/20/202447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 一、私人收益与私人收益率•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收益率• 三、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化规律• 四、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9/20/202448第五章 工作分析与职务设计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二、工作分析的意义• 三、工作分析的基本过程• 四、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的内容9/20/202449♂工作分析所解决的问题:Ú 1.工作的完成需要什么样的体力和.工作的完成需要什么样的体力和脑力活动?脑力活动?Ú2.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Ú3.工作将在哪里完成?.工作将在哪里完成? Ú4.将如何完成此项工作?.将如何完成此项工作? Ú5.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 Ú6.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完成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9/20/202450工作分析任务责任职责知识技能能力人力资源计划招 聘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价报酬和福利选 择安全与健康员工关系人力资源研究工作规范工作说明♂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9/20/202451第二节 工作分析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方法一、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一)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Ú 其特点是侧重于对工作本身的一系列有关其特点是侧重于对工作本身的一系列有关特征的分析和研究。
旨在对人员、数据、物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对人员、数据、物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关于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关于某一职位的综述、职位说明以及员工任职规某一职位的综述、职位说明以及员工任职规范等方面的结果范等方面的结果 9/20/202452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主要根据的体现Ú 1.必须区分工作目标与实现工作目标必须区分工作目标与实现工作目标的手段的手段 Ú2.职位与人员、数据、物件之间存在职位与人员、数据、物件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系着的相互关系 Ú3.员工和物件的关系的实质是对物力员工和物件的关系的实质是对物力资源的使用资源的使用 9/20/202453Ú 4.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员工与物力资源、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员工与物力资源、智力资源和人际关系资源发生不同程度的智力资源和人际关系资源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Ú5.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可以分解为有限的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可以分解为有限的几个职能几个职能 Ú6.各个职能按照由复杂到简单的程度进各个职能按照由复杂到简单的程度进行排列行排列 9/20/202454(二)管理职位描述问卷Ú1.产品、市场及财务计划因素;.产品、市场及财务计划因素;Ú2.组织机构与人事关系协调因素;.组织机构与人事关系协调因素;Ú3.内部事务管理因素;.内部事务管理因素;Ú4.产品和服务因素;.产品和服务因素;Ú5.公共关系和顾客关系因素;.公共关系和顾客关系因素;Ú6.高级咨询因素;.高级咨询因素;9/20/202455Ú 7.工作主动性因素;.工作主动性因素;Ú8.审批财务事项因素;.审批财务事项因素;Ú9.人员配备因素;.人员配备因素;Ú10.监督管理因素;.监督管理因素;Ú11.复杂性和工作压力因素;.复杂性和工作压力因素;Ú12.财务决策权因素;.财务决策权因素;Ú13.一般人事权因素。
.一般人事权因素9/20/202456(三)方法分析 (三)方法分析 Ú 其特点是侧重于对工作本身的一系列其特点是侧重于对工作本身的一系列有关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关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Ú方法分析起源于工业工程学方法分析起源于工业工程学 9/20/202457(四)任务清单法 Ú 任务清单法就是向从事特定职位工作任务清单法就是向从事特定职位工作的员工或主管发放任务清单,通过他们的员工或主管发放任务清单,通过他们对清单的项目的识别对职位进行描述的对清单的项目的识别对职位进行描述的方法方法 9/20/202458(五)生理素质分析 w在在Ú 生理素质分析中所要测定的九种身体素生理素质分析中所要测定的九种身体素质能力如下质能力如下 1.运动力量2.躯体力量 3.静力量 4.爆发力量 5.伸展灵活性 6.运动灵活性 7.整体身体协调性 8.整体身体平衡性 9.耐力 9/20/202459(六)关键事件记录法 Ú 关键事件是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关键事件是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为特征或事件Ú关键事件记录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键事件记录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②②员工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员工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③③关键行为的后果;关键行为的后果;④④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9/20/202460一项有关销售的关键事件描述的一项有关销售的关键事件描述的12种行为:种行为:1.对用户、定货和市场信息善于探索、追求;2.善于提前作出工作计划;3.善于与销售部门的管理人员交流信息;4.对用户和上级都忠诚老实,讲信用;5.能够说到做到;6.坚持为用户服务,了解和满足用户的要求;7.向用户宣传企业的其他产品8.不断掌握新的销售技术和方法9.在新的销售途径方面有创新精神;10.保护公司的形象;11.结清帐目;12.工作态度积极主动9/20/202461(七)指导定向工作分析法Ú 指导定向工作分析是在对某一职位的指导定向工作分析是在对某一职位的任职者的工作行为进行发现和研究基础任职者的工作行为进行发现和研究基础上开展工作分析上开展工作分析Ú 其特点是侧重于对职位本身的一系列其特点是侧重于对职位本身的一系列有关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关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9/20/202462♀指导定向工作分析法步骤Ú 1.任职者首先回答自己的姓名,在该职位任职者首先回答自己的姓名,在该职位上工作的时间,工作经历,以及目前所在的上工作的时间,工作经历,以及目前所在的工作地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工作地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将该职位的职能罗列出来。
要求,将该职位的职能罗列出来Ú2.列出为了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职能,列出为了有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职能,达到比较好的工作绩效,必须完成的哪方面达到比较好的工作绩效,必须完成的哪方面的关键任务的关键任务 9/20/202463Ú 3.指出完成各项关键任务的频率,由此将决定每指出完成各项关键任务的频率,由此将决定每一关键任务对该职位的相对重要程度一关键任务对该职位的相对重要程度Ú4.为有效地完成该职位的关键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为有效地完成该职位的关键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这里的术和知识这里的“技术和知识技术和知识”仅指那些在工作时仅指那些在工作时间内所无法掌握的间内所无法掌握的Ú 5.指出为了有效地完成每一个关键任务,必须在指出为了有效地完成每一个关键任务,必须在生理素质方面具有的特点和能力生理素质方面具有的特点和能力Ú6.描述为了有效地完成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工作描述为了有效地完成工作,具有比较好的工作绩效而必须具备的其他有关的条件绩效而必须具备的其他有关的条件 9/20/202464• (一)问卷调查(一)问卷调查 •(二)观察法(二)观察法 •(三)面谈法(三)面谈法 •(四)员工记录法(四)员工记录法 二、工作分析的手段二、工作分析的手段 9/20/202465第三节第三节 职位和职位分类职位和职位分类一、职位的定义一、职位的定义•1.职位是一种以职务和责任为内容的工作。
•2.职位是由有权威的人或者机构决定的 •3.职位可以根据需要,或常设或临时,或空缺或实位 9/20/202466 二、职位分类二、职位分类•所谓职位分类是指所有的工作岗位(职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从横向看);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所需要的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从纵向看) •职位分类会形成以下两种结果: 9/20/202467•1.在复杂多样的职位中建立起排列有序的职位体系,使每个具体职位都能在该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2.准确地显示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技术难易、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等职位特点和任职条件,这样就为更科学地进行招聘、录用、考核、培训等等提供了客观的标准9/20/202468三、职位分类的结构三、职位分类的结构•职位分类的结构是建立在科学化、系统化的基础上的它是以职位为基本单位,以职系(职种)、职组(职群)、职门(职类)为纵座标,以职级为横座标而交叉构成的在纵向和横向划分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第三维的划分,即职等的划分9/20/202469(一)横向的职位划分(一)横向的职位划分•对职位的横向划分,一个职业为一个职系,诸多职系组成一个职组,诸多职组又组成一个职门。
•职门,又被称为职类,是从横向对职位进行的最大的划分,它是根据职业性质对职位进行的最初步的划分 •职组,又被称为职群,是在职门里面再进行的分类,是由工作性质大致相同的职位汇集而成的,职组又可以解释为是由业务性质相同的若干职系构成的 •职系是在职组的范围内,就职务种类相似而工作复杂程度、责任轻重各个相同的职位进行汇集而成的 9/20/202470(二)纵向的职位划分:职级(二)纵向的职位划分:职级•在按照工作的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即在横向分类的基础上,对各职系的职位,按照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对任职资格条件要求的高低进行的纵向的分类就是职级 •不同职系的职级划分幅度是不一致的 9/20/202471(三)第三维职位划分:职等(三)第三维职位划分:职等•把工作性质或者主要事务不同,然而工作的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和资格条件相似的所有职位划归在一起就形成了的职位等级•职等是职位分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职位分类中争论最大的、极为繁杂的一个环节 •通常将不同职系间职位的等级,按照工作的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进行顺序排列 9/20/202472第四节第四节 工作设计工作设计一、工作设计与方法一、工作设计与方法•工作设计(job design)是指对工作完成的方式以及某种特定工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进行界定的过程。
•进行工作设计,必须弄清楚充实工作内容、工作扩大化和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等相关的概念9/20/202473(一)充实工作内容(一)充实工作内容•美国学者弗莱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认为,充实工作内容(job enrichment)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员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充实工作内容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身发展 9/20/202474•1.增加工作要求•2.赋予工人更多的责任•3.赋予员工工作自主权•4.反馈将有关工作业绩的报告定期地、及时地直接反馈给员工而不是其上级•5.培训创造有利环境来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Ú赫茨伯格认为,充实工作内容应遵从下列5条原则:9/20/202475(二)工作扩大化(二)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job enlargement)就是指扩大工作的范围,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 •它是工作范围的水平扩展充实工作内容与工作扩大化有区别•例如,教会一个原来只知道如何操作一台机械的员工操作两台或三台机器,但并未赋予他更深层次的责任。
充实工作内容则必须给员工赋予更多的责任可能有其他任务要完成,但职责也随着任务一起下放给员工了 9/20/202476(三)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三)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再设计•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employee-centered work redesign)是一个将公司的使命与职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联系起来,鼓励员工参加对其工作的再设计,有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在工作设计中,员工可以提出对工作进行某种改变的建议,以使其工作更令人满意,但他们必须说明这些改变也是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的9/20/202477 二、职位设计的方法二、职位设计的方法(一)工作简化(一)工作简化•工作简化是将职位分解为更小的元素,然后把分解开的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工作分配给工人的职位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使工作变得非常专业化 9/20/202478(二)职位轮换(二)职位轮换•职位轮换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在几个不同的职位上交换工人的职位设计方法•在职位轮换中,员工轮流在几种被简化的职位上进行工作,使工作安排更加灵活,使员工不愿接受的工作(如脏、苦、累、险的工作)更容易分配,并降低了工作的单调枯燥,提高工作效率。
9/20/202479(三)职位扩充(三)职位扩充•职位扩充是增加或扩展工作的任务,直到一个职位变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操作过程 •职位扩充与工作简化是相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9/20/202480(四)职位丰富化(四)职位丰富化•职位丰富化的核心是使从事某项职位工作的人感受到更大的责任,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职位丰富化可通过两种方法完成:一是增加工作的水平方向的范围;二是在垂直方向进行丰富化 9/20/202481第六章 员工招聘和职务聘任 • 第一节 招聘的基本程序 •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确定招聘策略• 一、工作设计与方法• 二、职位设计的方法• 三、发布招聘信息• 四、招聘测试和筛选,做出聘用决定• 五、招聘评估9/20/202482第二节 招聘的主要方式 • 一、内部征召• 二、外部招聘• 三、不同招聘方式的选择9/20/202483第三节 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 •一、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的含义和原则•二、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的方法及程序•三、职称制度改革的趋势9/20/202484第四节 人事任免 • 一、人事任免的含义和原则• 二、人事任用的形式• 三、人事任免的程序• 四、人事任免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9/20/202485第七章 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9/20/202486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构成• 二、确定考评要素的基本方法• 三、测评指标体系建构的步骤 9/20/202487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一、心理测验• 二、面试• 三、评价中心9/20/202488 第四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实施 • 一、实施测评操作的要领• 二、人员素质测评程序9/20/202489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职业生涯概述 • 一、职业生涯的内涵• 二、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的性质•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沿革9/20/202490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理论范畴 • 一、职业生涯的周期• 二、职业生涯系留点及其分类• 三、职业生涯维度9/20/202491第三节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 一、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因素• 二、个人职业生涯选择原理——人职匹配• 三、职业发展道路9/20/202492 第四节 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 • 一、组织目标与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兼容• 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 三、职业生涯周期的管理 9/20/202493第九章 工作激励 •第一节 工作激励的心理要素 • 一、需要是激发工作动力的心理基础• 二、动机激发是提高工作动力的关键• 三、目标是激发工作动力的诱因• 四、目标导向行为与目标行为• 五、动机激发——行为过程模式9/20/202494 第二节 工作激励理论 •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行为改造理论•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9/20/202495第三节 动态激励与组织效率 • 一、决定组织效率的变量• 二、激励方式的适应性与效率• 三 、 目 标 管 理 (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激励9/20/202496 第四节 群体动力、组织文化、团队管理与激励 • 一、群体动力• 二、组织文化• 三、团队管理9/20/202497第五节 工作激励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 一、对经理人员的激励• 二、对员工的激励9/20/202498第六章 人员绩效考评 9/20/202499第一节 人员绩效考评概述•一、绩效与绩效考评•(一)绩效 •绩效是指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表现出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即该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工作成绩及其对组织的贡献。
9/20/2024100工作绩效的构成要素 ——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包括工作效率包括组织效率、管理效率、作业组织效率、管理效率、作业效率效率等方面效率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输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输出,则效率就高,反之,则效率就低此出,则效率就高,反之,则效率就低此外,对于同样的输出,如果能使输入减少外,对于同样的输出,如果能使输入减少的越多,效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的越多,效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厂商理论的厂商理论的“效率”•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效率”9/20/2024101工作绩效的构成要素 ——工作效果工作效果•工作效果即工作活动对预定目工作效果即工作活动对预定目标的达到情况工作效率与工作标的达到情况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是互相联系的,效率涉及的效果是互相联系的,效率涉及的是是工作的方式工作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而效果涉及的是工作的结果工作的结果9/20/20241021.绩效的多因性•绩效的多因性,是指绩效的优劣不是取决绩效的多因性,是指绩效的优劣不是取决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的多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因素: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因素:即员工的即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其中,其中前两者是属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前两者是属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两者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后两者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9/20/2024103•这四种因素可用如下公式表示:这四种因素可用如下公式表示:这四种因素可用如下公式表示:这四种因素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P P====F(SF(S,,,,OO,,,,MM,,,,E) E) • 式中式中式中式中P P为绩效,为绩效,为绩效,为绩效,S S是技能,是技能,是技能,是技能,OO是机会,是机会,是机会,是机会,MM是激励,是激励,是激励,是激励,E E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境四变量的函数换言之,考核者难以根据员工的境四变量的函数换言之,考核者难以根据员工的境四变量的函数换言之,考核者难以根据员工的境四变量的函数换言之,考核者难以根据员工的工作结果来准确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结果来准确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结果来准确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结果来准确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败德行为(败德行为(败德行为(败德行为(moral moral hazardhazard))))和和和和逆向选择(逆向选择(逆向选择(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adverse selection))))的出现,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的出现,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的出现,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的出现,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9/20/20241042.绩效的多维性•绩效的多维性是指需沿多种维度或方面去分析与考评,例如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消耗率、能耗、出勤,甚至团队精神、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都需综合考试,逐一考核,尽管各维度可能权重不等,考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考核指标的设置?9/20/20241053.绩效的动态性•绩效动态性,是指员工的绩效是会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差的可能改进转好,绩效好的也可能退步变差•因此管理者切不可凭一时印象,以僵化的观点看待下级的绩效9/20/2024106(二)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是指考评者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绩效考评是绩效考核和评价的总称,绩效考核是用一定的方法对员工绩效进行客观的描述,绩效评价是根据客观的描述来确定绩效的高低考核是为评价提供事实依据,评价只有建立在客观的考核基础上的才是公平合理的,考核的结果也只有通过评价才得以进一步的运用,否则,为了考核而考核将毫无意义。
9/20/2024107绩效考评分为两大类:1.判断型绩效考评•判断型绩效考评是以鉴定和验证员工绩效为目的的绩效考评,它主要强调员工过去取得的工作成绩,强调绩效考评的测量比较,被经常用来控制员工的工作行为 •判断型绩效考评特点是将考评结果与工资或其它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在判断型绩效评价过程中,符合组织价值观的行为将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奖励,不符合组织价值观的行为将得到组织的反对和惩罚,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组织价值观得到巩固和加强,从而培育和形成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文化9/20/20241082.发展型效绩考评•发展型绩效考评是以提高员工将来的工作效绩为目的的效绩考评,它主要着眼于今后的绩效 •发展型绩效考评被经常用来决定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找到排除工作障碍的办法和提出改进未来工作绩效的设想 •在这种类型的考评中,考绩面谈至关重要 •发展型考评强调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在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的互动中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双赢 9/20/2024109二、绩效考评的目的 •绩效考评是组织进行管理、决策和控制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 9/20/2024110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各环节的重要依据。
9/20/2024111三、现代绩效考评的特点比较内比较内容容传统人事考核传统人事考核现代绩效考评现代绩效考评考评目考评目的的1..总总结结过过去去经经验验教教训训,,不不重视未来的改进重视未来的改进2..考考核核是是为为了了对对上上级级有有所所交代,注重形式交代,注重形式3.完成人事工作.完成人事工作1..总总结结过过去去经经验验教教训训,,重重点点在在于于提出未来的改进思路和方法提出未来的改进思路和方法2..考考评评是是为为了了完完善善组组织织的的人人力力资资源管理,注重内容源管理,注重内容3..形形成成员员工工对对组组织织的的归归属属感感,,提提高员工的满意度高员工的满意度考评方考评方法法1.主观描述.主观描述2.单向评定.单向评定3.独立的考核.独立的考核1..制制定定绩绩效效标标准准,,记记录录绩绩效效,,考考评绩效评绩效2.双向沟通.双向沟通3..作作为为人人力力资资源源管管理理系系统统中中的的连连续性的考核续性的考核9/20/2024112续上表员工权员工权利利1.员工不能了解考核结果.员工不能了解考核结果2.员工不能提出要求.员工不能提出要求3..员员工工没没有有提提出出问问题题、、解解释问题的机会释问题的机会1.员工有权了解考核结果.员工有权了解考核结果2..要要求求员员工工提提出出建建议议,,充充分分了了解解员工的要求员工的要求3..让让员员工工提提出出问问题题,,并并允允许许充充分分解释解释主管地主管地位位1.居高临下,一言堂.居高临下,一言堂2.主管掌握整个考核过程.主管掌握整个考核过程1.平等沟通,互相交流.平等沟通,互相交流2.员工参与整个考评活动.员工参与整个考评活动考评结考评结果果1.不了解员工想法和要求.不了解员工想法和要求2.没有获得建议.没有获得建议3.下达未来的工作任务.下达未来的工作任务4.员工无所收获.员工无所收获5.组织无实质性改进.组织无实质性改进1.了解员工的想法和要求.了解员工的想法和要求2..获获得得员员工工对对组组织织发发展展的的意意见见、、建议和创新观念建议和创新观念3.共同制定未来的工作目标.共同制定未来的工作目标4..员员工工增增强强自自信信心心和和满满意意感感,,获获得发展的机会得发展的机会5.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效率9/20/2024113四、绩效考评系统•绩效考评系统是指在实施绩效考评中由考评主体、考评对象、考评要素、考评标准、考评方法、考评程序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图6-3说明了绩效考评与绩效考评系统之间的关系9/20/2024114绩效考评系统9/20/2024115绩效考评系统成功的标志•绩效考评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有五个指标:–效度 –信度–敏感性–可接受性–经济性9/20/2024116(一)效度•绩效考评系统的效度是指考评结果的准确程度,即考评结果与员工实际效绩的吻合程度 •要保证绩效考评系统有效度必须确保考评要素、考评内容正确,确保考评标准、考评等级合理 9/20/2024117如何提高绩效考评系统的效度•一方面要依据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或工作说明书中规定的内容来设置考评要素和考评内容,给出评分的权数或等级设定的级差数;•另一方面,也要平衡不同工作岗位或不同考评项目之间的等级设置或分数的设置 9/20/2024118•绩效考评系统的信度是指考评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考评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考评者稳定的、一贯的工作绩效•信度实际上是与绩效的资料收集方法的两个基本特点有关,即一致性和稳定性一致性要求收集同一资料的两种可替代方法的结果应当一致;稳定性要求同一测量设计在连续几次运用中产生相同的结果• (二)信度(二)信度9/20/2024119(三)敏感性•绩效考评系统的敏感性是指绩效考评系统具有把工作绩效好的员工和工作绩效差的员工识别和区分开的能力 。
•如果绩效考评系统缺乏这种鉴别能力,就会出现不公正的局面,企业也就无法根据该系统的考核结果进行正确的人事决策此外,缺乏敏感性的考评系统会挫伤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9/20/2024120•绩效考评系统的可接受性是指绩效考评过程和结果要能被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可和支持 •一般来讲,只要将绩效考评标准详细准确地告诉员工并让员工清楚工作与绩效之间的联系以及考评结果的依据,绩效考评系统的可接受性才能大大提高§(四)可接受性(四)可接受性9/20/2024121(五)经济性•绩效考评系统的经济性是指绩效考评系统的设计、实施和信息利用必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绩效考评的收益大于为此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机会成本,绩效考评才是可行的和合理的,才具有实用性•如果为了考核而考核,或者是不计成本地想得到所谓完全客观和精确的绩效考评信息,将使整个考评系统变得毫无价值可言9/20/2024122绩效考核的难点•1 1、绩效评价如何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工、绩效评价如何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工具2 2、绩效究竟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绩效究竟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3 3、如何设计基于战略的企业关键业绩指标、如何设计基于战略的企业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体系(KPIKPI)。
4 4、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9/20/2024123•5 5、企业如何建立绩效改进系统中的责任、企业如何建立绩效改进系统中的责任承担与绩效管理技能承担与绩效管理技能•6 6、绩效结果与报酬的确定绩效结果与报酬的确定•7 7、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体系(如:研发、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体系(如:研发人员、经营者、职能人员等)人员、经营者、职能人员等)9/20/2024124第二节 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一、良好绩效考评标准体系的特征 •良好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完整性是各种标准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协调性是指各种标准之间在相关的质的规定方面的相互衔接,相互一致地协调发展;–比例性是指各种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9/20/2024125良好绩效考评标准的特征 衡量可靠衡量可靠 内容有效内容有效 定义具体定义具体 独立独立 非重叠非重叠 全面全面 易懂易懂 一致一致 更新更新 应该以客观的方式衡量行为和结果应该以客观的方式衡量行为和结果同工作绩效合理地联系起来同工作绩效合理地联系起来包括所有可识别的行为和结果包括所有可识别的行为和结果重重要要的的行行为为和和结结果果应应该该包包含含在在一一个个全全面的标准之中面的标准之中标准不应重叠标准不应重叠不应忽略不重要的行为或结果不应忽略不重要的行为或结果应应以以易易于于理理解解的的方方式式对对标标准准加加以以解解释释和命名和命名标准应与组织的目标和文化一致标准应与组织的目标和文化一致应应根根据据组组织织的的变变化化而而定定期期对对标标准准进进行行审定审定9/20/2024126设计一个良好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SMART原则 。
•S代表的是SPECIFIC •M代表MEASURABLE •A代表ATTAINABLE •R代表REALISTIC •T代表TIME-BOUND 9/20/2024127二、美日公务员考核主要指标三、人员绩效考评指标的基本模式示例 9/20/2024128第三节 人员绩效考评方法 •一、绩效考评方法的类型 •(一)员工特征导向的评价方法 •(二)员工行为导向的评价方法 •(三)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 9/20/2024129 绩效考评绩效考评的类型的类型优点优点缺点缺点特征法特征法1.费用不高2.使用有意义的衡量标准3.使用方便1.很有可能产生等级错误2.不适合于员工的咨询3.不适合于报酬的分配4.不适合于提升决策行为法行为法1.使用有特定的工作标准2.易被员工和上司所接受3.适合于提供反馈4.对报酬和提升决策公平1.费时2.成本较大3.有可能产生等级错误 结果法结果法1.很少有主观偏见2.易被员工和上司所接受3.将员工工作与企业工作相连4.鼓励共同制定目标5.适合于报酬和提升决策1.费时2.可能鼓励短期行为3.可能使用被污染的标准4.可能使用有缺陷的标准9/20/2024130二、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 •(一)核查表法•核查表法亦称清单法。
通常由考评人员经过实地观察、调查访谈之后,对照被考评对象的工作说明书和规范,书面拟定考评清单条目 •这些清单条目必须对工作绩效优劣有着关键意义,并用行为性文字进行描述•此法具有便捷易行的特点,考评者只需按条目检查后选择打勾即可但是,考评条目的设计必须准确地反映决定工作绩效优劣的关键因素 9/20/2024131(二)量表考绩法•量表考绩法是最简单的、运用得最普遍的绩效考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考评量表来对被考评者进行考评的方法 •此法在本质上与上述的核查表法相接近,所不同的是,核查表法必须使用文字说明,考绩量表法则不一定,有时可只用数字而不附文字说明,甚至可以只列一个具有均等刻度与分段的标尺,让考评者适当勾选 9/20/2024132(三)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法是主管对下属与工作相关的优秀事迹和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并在预定的时期内进行回顾考评的一种方法•关键事件法一般是与其他考评方法结合使用的,并作为其他考评方法的一种补充方法•如果考评者能够长期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十分了解,同时也很公正和坦率,那么这种评价方法是很有效的 9/20/2024133(四)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是一种基于关键行为的评价量表法,它通过一个如图4-4所示例的那样一种行为评价量表,将特别优良或特别恶劣的关键行为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评价量表法与关键事件法结合起来。
•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是一种基于关键行为的评价量表法,它通过一个如图6-4所示例的那样一种行为评价量表,将特别优良或特别恶劣的关键行为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评价量表法与关键事件法结合起来9/20/20241349/20/2024135(五)交替排序法•交替排序法是一种运用得非常普遍的工作绩效考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 •第一步,将需要进行评价的所有员工名单列举出来,然后将不是很熟悉因而无法对其进行评价的员工名字划去;•第二步,运用像表6-7所示例的表格来显示:在被评价的某一绩效要素上,哪位员工的表现是最好的,哪位员工的表现又是最差的;•第三步,在剩下的员工中挑出最好和最差的•依此类推,直到所有必须被评价的员工都排列到表格中为止 9/20/2024136(六)配对比较法•配对比较法使得排序型的工作绩效考评法变得更为有效 •其基本做法是,将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的考评要素(“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等)与所有其他员工进行比较该方法由于需要将每一位考评者与其它人相比,考评的误差较小,但工作量较大,所以配对比较法适用于只有少量员工的组织进行考核9/20/2024137(七)强制分布法 •强制分布法是将员工绩效分成若干个等级,每一等级强制规定一个百分比,视员工的总体工作绩效将他们分别归类。
•使用这种方法,就意味着要提前确定不同绩效等级员工的比例,从而将被评价者分别归类到每一个工作绩效等级上去 9/20/2024138(八)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管理者与每位员工一起确定特定的可检测的目标,并定期检查这些目标完成情况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 •实行目标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级目标的制定、考评、鉴定、实现,激发全体成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使其发现自己在组织目标中的价值和责任,从中得到满足感,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从而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总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9/20/2024139目标管理法的循环流程 9/20/2024140第四节 人员绩效考评的具体实施 •一、绩效考评的原则 •(一)公开的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及时反馈的原则 •(四)差别的原则 •(五)避免“鞭打快牛”的原则 •(六)重视时效性原则 9/20/2024141二、绩效考评主体 •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候选人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员工的直接上级 •(二)员工的同事 •(三)员工的下属•(四)员工的自我评价•(五)客户的评价•(六)外界考绩专家或顾问9/20/2024142点击 “360度考核”•360考核的优点•360度考核存在的问题–操作过程的难度–指标权重的确定–员工之间的“合谋”9/20/2024143三、绩效考评的一般程序 •(一)制订计划 :首先要明确考评的目的和对象,然后再根据目的、对象选择重点的考评内容、考评时间和方法。
–考评目的不同,则考评对象也不同 –考评目的和对象不同,重点考评的内容也不同 –考评目的、对象和内容不同,考评时间和考评方法也不能一样 9/20/2024144(二)技术准备•绩效考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准备包括拟定、审核考评标准,选择或设计考评方法,培训考评人员等内容9/20/2024145(三)收集资料信息•1.生产记录法 •2.定期抽查法 •3.考勤记录法 •4.项目评定法 5.减分抽查法 6.限度事例法 7.指导记录法 9/20/2024146(四)分析评价 •1.根据每一评价项目如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出勤率、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评定等级 员工考评等级划分表示例员工考评等级划分表示例等级等级优优良良合格合格稍差稍差不合格不合格表现表现非非常常出出色色比比组组织织期期望望水平高水平高达达到到组组织织期期望望的的基基本要求本要求比比 组组 织织 期期望望水水平平低低,,但但 不不 妨妨 碍碍业务业务水水平平低低,,已已妨妨碍碍业业务务以出以出勤为勤为例例全全年年无无迟到迟到常常几几个个月月无无迟到迟到每月允许每月允许迟到迟到1--2次次 3--4次次 5次以上次以上9/20/20241472.对员工的评价项目量化。
考评项目赋值方法选择表考评项目赋值方法选择表等级等级优优良良合格合格稍差稍差不合格不合格等差非对等差非对称赋值称赋值54321等差对称等差对称赋值赋值210-1-2累进对称累进对称赋值赋值310-1-3不对称非不对称非等差赋值等差赋值210-2-49/20/2024148(五)绩效考评反馈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绩效考评意见认可:即考评者将书面的考评意见反馈给被考评者,由被考评者予以同意认可,并签名盖章,如果被考评者不同意考评者的考评意见,可以提出异议,并要求上级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予以裁定; 9/20/2024149二是绩效考评面谈 :•绩效考评面谈,则是通过考评者和被考评者之间的谈话,将考评意见反馈给被考评者,征求被考评者的看法,同时在绩效考评面谈中,考评者要就被考评者的要求、建议与新一轮工作计划的制定等问题与被考评者进行广泛的沟通,绩效考评面谈纪录和绩效考评意见,也需要被考评者签字认可9/20/2024150(六)绩效考评的审核 绩效考评审核的五个环节绩效考评审核的五个环节审核考评者审核考评者审核考评程序审核考评程序审核考评方法审核考评方法审核考评文件审核考评文件审核考评结果审核考评结果9/20/2024151四、绩效考评误差的来源及预防措施 •(一)绩效考评误差来源 •1.绩效考评标准不明 •2.晕轮效应 •3.趋中倾向 •4.偏松或偏紧倾向 •5.考评者的偏见 •6.第一印象 •7.外界压力 •8.对照对应 9/20/2024152(二)绩效考评中误差的控制 •1.确定恰当考评标准 •2.选择正确的考评方法 •3..选择适当的考评时间•4.对考评者进行相关的培训 9/20/2024153附加: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要素•一、绩效考评的项目•二、绩效考评的指标•三、绩效考评的标准9/20/2024154绩效考核系统的构件 ——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员工特征员工行为工作结果工作知识力气眼一手协调能力证书商业知识成就欲社会需要可靠性忠诚诚实创造性领导能力 完成任务服从指令报告难题维护设备维护记录遵守规则按时出勤提交建议不吸烟 销售额生产水平生产质量浪费事故设备修理服务客户数量客户的满意程度 9/20/2024155三、绩效考核方法——战略导向的企业战略导向的企业KPIKPI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设计•企业KPI指标体系设计的三种思路•外部导向法外部导向法外部导向法外部导向法————标杆基准法标杆基准法标杆基准法标杆基准法((((BenchmarkingBenchmarking))))•内部导向法内部导向法内部导向法内部导向法————基于企业愿景与战略的成功基于企业愿景与战略的成功基于企业愿景与战略的成功基于企业愿景与战略的成功关键设计法(关键设计法(关键设计法(关键设计法(Key Success FactorsKey Success Factors))))•综合平衡记分卡综合平衡记分卡综合平衡记分卡综合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alanced Scorecard9/20/2024156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方法——标杆基准法标杆基准法Benchmarking))• •BenchmarkBenchmarkBenchmarkBenchmark是标杆、基准的意思;是标杆、基准的意思;是标杆、基准的意思;是标杆、基准的意思; BenchmarkingBenchmarkingBenchmarkingBenchmarking基准基准基准基准化就是在组织中不断学习、变革与应用这种最佳标杆的过化就是在组织中不断学习、变革与应用这种最佳标杆的过化就是在组织中不断学习、变革与应用这种最佳标杆的过化就是在组织中不断学习、变革与应用这种最佳标杆的过程。
程• • 标杆基准法是企业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最强的竞标杆基准法是企业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最强的竞标杆基准法是企业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最强的竞标杆基准法是企业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的、最有名望的企业的关键业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的、最有名望的企业的关键业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的、最有名望的企业的关键业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的、最有名望的企业的关键业绩行为作为基准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绩行为作为基准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绩行为作为基准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绩行为作为基准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这些基准企业的绩效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效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效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效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的程序与方法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的程序与方法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的程序与方法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的程序与方法9/20/2024157BENCHMARKING 的起源的起源• •美国施乐公司美国施乐公司19791979年开始推行。
施乐公司管理人员的目的年开始推行施乐公司管理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生产经营中的单位产品成本问题,他们发现日是为了分析生产经营中的单位产品成本问题,他们发现日本生产的复印机价格很低,施乐的管理人员想知道这种低本生产的复印机价格很低,施乐的管理人员想知道这种低价格是由于低成本而造成的还是有别的原因?他们检查了价格是由于低成本而造成的还是有别的原因?他们检查了日本机器的运转性能并将其拆卸成零部件逐项进行检验分日本机器的运转性能并将其拆卸成零部件逐项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发现美国产品的成本确实比日本的产品成本高很析,结果发现美国产品的成本确实比日本的产品成本高很多于是施乐放弃了它原来的产品预算标准,改之以日本多于是施乐放弃了它原来的产品预算标准,改之以日本的低成本作为自己的目标,产生了巨大的组织绩效施乐的低成本作为自己的目标,产生了巨大的组织绩效施乐便要求公司下属的所有单位和成本中心开展各种类型的标便要求公司下属的所有单位和成本中心开展各种类型的标杆基准活动杆基准活动• •施乐公司的后勤及分销部门在研究其分销效率时发现施乐公司的后勤及分销部门在研究其分销效率时发现““货货物的存取装运管理物的存取装运管理””是影响绩效改进的瓶颈。
是影响绩效改进的瓶颈9/20/2024158绩效考核方法——平衡记分卡•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实现绩效考核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实现绩效考核- -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 -战略修正的战略修正的目标9/20/2024159•◆财务角度:我们怎样满足股东的要求?如收益率(财务)?•◆客户角度:客户如何看我们?•◆内部营运角度:我们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控制和提高?如业务流程的绩效改进•◆学习与发展角度: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如企业学习、变化和发展的能力9/20/2024160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平衡计分卡更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指标形成的“网络”,网络的指标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而组织的战略则通过这个网络得到了有效诠释;•衡计分卡改变了传统的绩效指标分解方式,更重要的是,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管理者手中的有力工具;•衡计分卡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健康和组织发展健康;•按照平衡计分卡体系形成的指标有助于帮助企业集中精力,致力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9/20/2024161平衡计分卡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立即使用新的绩效进行奖惩;它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融入企业文化。
•不要因为难于进行绩效就忽视一些重要的部分不要期望很快得到标准的解决方案不要轻视必要的企业文化变革•不要迷失在具体的资料中——应该区分重点和非重点9/20/20241623.绩效考核技术路线:从平衡计分卡到绩效指标体系 •(1)明确公司战略和发展目标–平衡计分卡的源头即公司的战略和发展目标,因此必须明确公司的战略和发展目标•(2)找出实现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见下表 9/20/2024163•附加:某电子集团绩效考评制度简介•附加:某集团绩效考评制度简介9/20/2024164谢谢大家!谢谢大家!Thank You!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20/202416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