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脑出血研究》.docx
5页中医药脑出血研究 1方剂讨论 吴季等试验表明益气活血法能促进ICH大鼠血肿四周新生血管整合素α5亚基表达,经过调剂ICH后的新生血管的结构,影响微血管系统重建,达到修复损伤组织的目的孙皓等试验也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抑制ICH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过伟峰等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中药治疗ICH急性期168例方药组成:熟大黄、牡丹皮、石菖蒲各10g,水牛角(先煎)30g,生地黄20g,赤芍15g21天为1疗程 总有效率治疗组88.0%,优于对比组77.5%在促进血肿汲取及减轻脑水肿程度方面,2组功效相当;但在改善预后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姬琳等采纳抵当丸以破血逐瘀治疗ICH30例在ICH患者发病24h开头服用抵当丸(每丸重4g,每丸含生药水蛭0.6g,桃仁、大黄各0.9g,虻虫0.3g),每次5丸,每天2次(吞咽困难者予鼻饲)治疗组能显著改善ICH后血肿四周组织血流灌注,对神经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汤尔峰等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以气血上逆、血蓄于脑的标实为主,应用抵当汤活血化瘀清脑窍之瘀血、泻下通腑降上逆之气机。
试验结果显示,抵当汤能上调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庇护脑组织临床常用剂量的抵当汤(水蛭、大黄各15g,虻虫2g,桃仁10g)作用尤为明显,而增加剂量(临床常用剂量的2倍,4倍)则未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任吉利等试验表明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方剂(水蛭8g,生大黄、三七、龟板胶各10g,生蒲黄、石菖蒲各15g,虻虫5g,瓜蒌20g)能上调ICH血肿四周损伤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上调ICH血肿四周损伤组织中脑源性神经养分因子(BDNF)及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进而改善IC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杨云芳等以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其组方为黄芪、水蛭、地龙、大血藤、桂枝等)治疗ICH发觉蛭龙活血通淤胶囊能明显促进HIF-1α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ICH大鼠有明显的脑庇护作用,且存在必定量效关系杨之源等观看通脉丹胶囊(由丹参、川芎、当归、白花蛇、延胡索、白芷、羌活、救必应、黄芪、玉竹等组成,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ICH恢复期患者42例治疗1月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吴渝宪等讨论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的清热化瘀、熄风止痛、活血通络的药理作用对小容量ICH(≤30mL)患者恢复期治疗有效。
李翎等试验表明醒神喷鼻液(由石菖蒲、猪牙皂和冰片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能明显降低ICH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并呈必定量效关系认为醒神喷鼻液可能经过钙拮抗作用和细胞凋亡机制抑制ICH时脑组织的钙离子超载、保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减轻脑损害陶文强等运用安脑平冲片(由生龙骨、生牡蛎、怀牛膝、黑栀子、黄芩、钩藤、青木香、泽泻、大黄、蝉蜕、柴胡、甘草组成)治疗脑出血伴顽固性呃逆取得较满足的功效 2中药注射液治疗 张青等试验表明醒脑静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抑制大鼠ICH后AQP4蛋白的表达(P<0.05),减轻脑水肿,对ICH后脑组织发挥庇护作用刘海洋等讨论表明丹参注射液对抑制大鼠ICH灶四周神经元的凋亡具有较好的作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大鼠ICH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肖召安等观看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原发性ICH60例治疗组有效率76.7%,优于对比组53.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胡嘉航等讨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庇护作用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脑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减低(P<0.05);出血灶四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明显削减(P<0.05),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有能庇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3针灸治疗 张国威等讨论表明“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能在ICH急性期经过促进内源性胶质源性神经养分因子(GDNF)表达、早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等途径发挥神经重塑作用该方法可能在ICH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剂作用,功效优于茴拉西坦王凡等讨论表明头穴透刺法对改善急性ICH局部脑组织血流淌力学转变具有显著的即刻效应,这可能是针刺对ICH即刻效应产生的机制之一袁萍等治疗ICH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头穴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常规降颅压、降血压治疗;头穴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穴透刺治疗治疗14天后头CT显示头穴组血肿汲取率为80.0%,优于西药组的56.7%(P<0.05)本文来自于《新中医》杂志《新中医》杂志简介详见) 4证候讨论及功效评价体系讨论 王冠等观看46例处于亚低温治疗稳态期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候发觉,脑出血发病初期患者证候要素以风、火二证为主,痰、瘀、阴虚证居其次,反映出血性中风中脏腑的始发态多见风火相煽之证的特点;当患者处于亚低温治疗稳态期,其证候以痰、瘀、气虚证为主要证候,风、火、阴虚三证被亚低温状态所抑制而极少见。
讨论经过对亚低温状态下的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初步分析,为应用中医药防控亚低温治疗对机体的产生的不利因素供应了前期筹备李国春等讨论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在脑出血中医瘀热证量表信度和效度测量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纵向讨论的时间序列证候量表测评数据拟合多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更能充塞利用数据信息,更符合专业解释,为瘀热证中医测量量表的修订供应了依据 5评价及展望 综上所述,脑出血后患者的机体和脑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转变,包括:血肿占位、脑血流量下降、水肿、颅内压上升、炎症反应、自由基损伤、出血灶四周神经元凋亡以及血液成分释放导致ICH之后的继发性损害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促进ICH后神经功能修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讨论热点中医学认为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脉受损,血溢脉外而离经之血形成瘀血,瘀血不去、阻碍新血生化之机近年来学者对中医药治疗ICH作了大量讨论,治则有益气活血、活血化瘀、破血化(逐)瘀、祛风通络、活血通络、清热化瘀、凉血通瘀、醒脑开窍等;治疗方式有中成药、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及针刺、喷鼻法等;讨论范围涉及治则、治法、证候及功效评价体系等。
试验表明中医、针灸能有效改善ICH后半暗带血流,抑制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选择适当的时间窗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和针刺治疗ICH是平安的、有效的,能降低ICH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中医药治疗ICH尚存在以下问题:①辨证论治或分期论治尚缺乏规范的路径;对ICH血瘀、水肿的病理机制讨论较多,对痰火、热毒、气虚、阴虚的病理机制讨论较少;中医治疗ICH的功效评价体系还有待完竣,的确体现中医药治疗ICH的优势所在②有些临床科研设计尚不够严谨,样本量偏小,长期随访较少③目前临床上对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和针刺治疗ICH急性期还存在争议,尚需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证明今后应优化科研计划,设立大样本随机对比讨论,规范活血化瘀通络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的时间窗 :吴迪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中医科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