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阅读指导教案.docx
1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年级阅读指导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6】 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伴我们成长 一、 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 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 课前准备:《北大荒的秋天》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爱上阅读 哪些同学看过课外书?请举手你们都看过哪些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探秘》、《安徒生童话》、《弟子规》、《笠翁对韵》??) 看来你们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 师: 哪些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 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师: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二)课内得法 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那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是怎样指导大家读书的? 生答:先把课文读一遍板书:读)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同学、老师或者查字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查) 生:还要把优美词语和句子划下来板书:划) 生:老师还要求我们把这些优美词语、句子摘抄到阅读笔记上板书:摘) 生:读完之后要想一想有什么收获,写出自己的感受板书:想) 生:比较优美的段落我们还要记住,会背下来板书:记) (课件出示:阅读方法(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 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 摘抄好词佳句读后思考所得所感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三)课外活用 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师:原来我们班同学都这么会读书我们回忆一下,教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美丽的秋天)现在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北大荒的秋天》,请大家运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课件出示:快乐阅读) 1、生进行第一次阅读(快速默读,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者查字典 师问:“榛、绛”的读音,“五彩斑斓”的意思 2、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用我们平时学到的读书方法来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边读边完成阅读卡的前七题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精读) 6、阅读反馈:检查阅读卡前七题的的完成情况 7、检查快乐阅读卡第8题 师:师我们来看第8小题,找个同学读一读指名读第8题) 师:在描写你心中的秋天之前,我先来感受一下秋天课件出示:秋天图片) 好,同学们,拿出钢笔,在阅读卡上写下你心中的秋天,可以写秋天的果园,也可以写秋天的菜园、公园、或者是秋天的田野两三句话就行,开始吧师巡视) 板书设计: 阅读方法:读、 查、划、摘、想、记【篇二:三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三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第一课:读书的秘决 指导目的 : 1、指导学生通过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心得,化为己用,促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选择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提高自己阅读水平 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名人读书的心得和方法 指导过程: 1、 介绍名人,激发兴趣 出示《李平心五勤读书法》 李平心的读书方法有五勤,即勤阅读、勤摘录、勤记心得、勤分类和勤编写。
在他的居室,无论是从书房到卧室,还是从书房至床头,甚至沙发、茶几、厨房、厕所等处,凡要可到达之地,都有存放着纸片的小盒子是他平时投放读书的笔记、摘录的“聚宝盒”,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归类、整理研究,写成了《甲骨文、金文扎记》 (1)、学生读短文 (2)、交流读文体会: 阅读要有恒心、要勤奋、要坚持不懈 2、 介绍方法 (1).教师介绍鲁迅读书的秘决: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名人的读书方法3).教师补充一些阅读秘诀如:“五勤”读书法; “十目一行”读书法阅读四法:一.扩大阅读面 二.勤于思考 三.勤于记录 四.善于运用 3、组织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名人读书方法 (2).讨论理解名人学习方法熟记一到两种读书方法 4、 尝试练习 (1).教师教给方法 (2)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3).交流阅读资料,发问题进行捡测 (4).汇报总结5、 布置作业 巩固方法 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作卡片摘录 落实“五勤读书法”开展读书活动 第二课 快速阅读法的指导与训练 指导目标: 1、让学生了解快速阅读法的重要作用。
2、通过指导使学生对快速阅读法的技巧能够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 课堂学习材料准备: 《格林童话》之《青蛙王子》、《穷人与富人》 指导过程: 一、方法导读: 1、出示快速阅读法的技巧: 2、学生看后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二、学生演练: 1、学生自己试练:找篇课文试试这个技巧2、发放材料《青蛙王子》 (1)说明要求:运用快速阅读法,比比谁用最短的时间把文章阅读完阅读完后要求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 (2)学生进行阅读 (3)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比比谁的阅读更有效a、小公主最爱的游戏是什么? b、小公主为了捞回金球,答应了青蛙什么条件? c、国王是教育他的小公主做人应该怎样?3、进行阅读交流 4、再次进行竞赛,发放材料《穷人和富人》 问题: a、上帝遇到的两个人的不同态度是怎样的?b、穷人和富人许下的三个愿望各是什么?c、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学生反思: 1、经过两次训练,自己有什么收获?请你讲出来让大家听听 2、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写下来四、课外实践: 给自己制定每天一定的阅读量,按照快速阅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第三课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指导过程: 一、 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篇三: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1】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 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课外阅读教案 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 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 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 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惊喜”能种下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2,①指名朗读1— 5段. ②指名朗读6—10段. 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