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市规划师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docx
16页注册城市规划师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非规划专业一次过注规考试的“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西安七月杨 一、我的备考历程: 二、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一)关于七分经验: 经验1:教材是基础,是根本,必须研究透; 经验2:老师讲课视频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经验3:真题很重要,做题的目的是以题促记,掌握考点; 经验4:网络互动的作用,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又方便增强信心; 经验5: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经验6:如果想把握大快速通过,报培训班很有必要,避免陷入重复学习; 经验7:关于实务,不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掌握技巧,还必须要写和练; (二)关于“三分教训”: 教训1:真题很重要,但不可太偏重真题; 教训2:该下功夫记忆的东西,还是要记忆,不能太自信,存侥幸心理; 教训3:考场上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受其他因素影响; 三、我感受的考试新趋势: 四、哪家视频好? 五、某培训机构老师的三句话: 第一句:注规考试,四门课是一个体系,最好一起复习,一起考; 第二句:实务很重要,如果实务没过,其他三门即使过了,也等于零; 第三句:裸考50分不难,通过复习到55分也不难,但要从55分提高到60分非常难; 正文如下: 一、我的备考历程: 我是西安七月杨,因本科不是规划相关专业,所以虽年已四十,却是第一次参加注规考试。
从2022年3月开始买书买视频加群学习,历时7个月时间,从起初连考试科目名称都不知道的小白,到考前的信心满满,经历了等待成绩的忐忑,再到成绩出来的惊喜总算老天不负,有惊无险,作为一个非专业生,较为顺利的一次性通过了注规考试 2022年3月,我先加了几个注规考试的群,然后第一时间把各群的群文件下载整理了一下,再结合各个群聊天的活跃程度,迅速排除了那些群文件没有干货的群,只保留了两个群在我看来,一个群的群主如果都不舍得给群文件放一些有用的资料,那这样的群不加也罢在两个群中,又很快锁定了其中一个群主看群里考过的群友对她的介绍是“最专业的女奸商”,据说可以只报当年的实务考试分数,就知道每个考生的问题在哪里?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我这样的考试小白来说,这样的介绍确实很有诱惑力和杀伤力,于是非常果断的找她买了书和视频,加了内部备考群 没想到刚一进群,就傻眼了群里的考友们复习进度很快,我刚买书,还不知道每一门科目讲什么东西的时候,大家已经按照群主的要求在做实务作业了,当时吓得我都不敢在群里说话 于是每天上下班路上,抓紧听视频;晚上孩子睡后,拼命看书几乎每天晚上从11点或者12 点开始,看到凌晨1点多睡觉。
坚持了20多天,终于在3月底把4本书草草的都过了一遍为了跟上大家的进度,4月开始做真题,第一遍不管会不会,都坚持不翻书,会的就做,不会的就凭感觉蒙全部做完,再和老师给的答案核对,答案一致就先不管,不一致就翻书找答案,不理解的就去群里讨论这样4月到5月,基本就把真题都过了一遍之后按照群里安排,把真题答案在课本上进行标注6月份端午节,群里在南京搞现场培训,我没去现场,但和大家一样,做了老师给的模拟题,成绩比较理想这时候才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之后的几个月,一边复习,一边和大家群里讨论当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即使考试提前两个月开始,我也要有足够的信心走进考场 10月底,调整好状态,和大家一起上考场进考场时候,信心满满走出考场时候,也还算感觉良好除了原理是第一科考试,感觉有点发挥欠佳,其他都还感觉基本发挥了水平考完之后,大家都在讨论答案因为没有真题,我本不想再去核对答案但因为一个网上的考友很关注原理成绩,很积极的和我讨论答案,没想到核对后发现,很多自己以为对的题都错了根据能回忆起来的题目计算,发现原理很可能介于过与不过之间,于是开始有点担心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自信了 12月20日,成绩公布当天,我还在省外出差。
中午11点半,一打开,看到很多考友都在问我成绩,才知道成绩已经公布了让一位考友帮忙查了一下,很侥幸的算是低分飘过了虽然成绩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好,不过总算是如愿通过了 二、七分经验三分教训: 前段时间和培训机构老师交流,老师让我写一个考试的心得体会我说好吧,如果没考过,我就写“三分经验七分教训”;如果侥幸考过了就写“七分经验三分教训”因为前几天一直出差没时间,所以今天给补上,希望可以对新考友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关于七分经验: 经验1:教材是基础,是根本,必须研究透; 虽然2022年到现在,很多规范更新了,课本一直没有更新但至少目前为止,相比其他出版社的课本计划出版社2022版教材仍然是考试的基本教材,至于2022年教材是否更新,目前还没有消息,不过已经更新的规范,必须自己进行更新要通过考试,适当的时间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是能每天投入一定的时间,细水长流,温柔发力 经验2:老师讲课视频很重要,可以事半功倍; 以机构提供的培训老师的讲解为主,方便理解,加深印象,利于用相对少的时间,迅速的建立知识体系看书用的是眼睛,视频是眼睛和耳朵结合,甚至走路时候,只靠耳朵就可以,可以让眼睛休息,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经验3:真题很重要,做题的目的是以题促记,掌握考点; 真题主要是帮助我们掌握考点的位置和考试的方式很喜欢之前一个考友的话,说如果真题是“天上”的话,模拟题就是“天上人间”所以还是应该以真题为主,不要在模拟题下太多功夫因为题目答案本身争议性就很多,模拟题更是如此,很容易被错误答案误导群里曾经给大家任务,让把真题在课本上进行标注,我觉得这项工作虽然费时间,但却非常有效,有利于更好的熟悉教材的重点做题还是要以单选为主,保基本分,80分单选要保住55分以上多选20分能拿到5分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做题重点是理解知识点,不要太纠结答案 经验4:网络互动的作用,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又方便增强信心; 网络互动更多时候是一种学习累了的调剂方式还有就是让学习不再那么枯燥,等于在娱乐的过程中去学习一般在群里都会经历从请教大家问题,到与大家讨论问题,再到最后帮新加群的考友解答问题这么一个过程就像练级打怪一样,通过讨论,可以强化记忆,完善知识体系但过犹不及,不能用讨论代替看书 经验5: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以及学习习惯、时间安排都不同。
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我个人的情况一是上班时候时间比较零碎,想上班时候看书或者视频,几乎都是不可能但零碎的时间,偶尔看看群消息,讨论题目,还是比较适合二是每天上下班,以公交车为主,而且几乎早晚在公交车上的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左右以前在公交车上都是聊天看电影,自从决定考试,我就把里所有电影和视频播放软件全部卸载了每天上下班路上,都用来看视频这样每天起码就保证了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三是我通常习惯晚睡,所以晚上的时间可以拿出1-2个小时看书做题所以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和作息规律,培训班的视频以及群内讨论对我帮助很大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我有一个同事就是没报培训班,完全自己看书但前提是他的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特别强我们一起出差,早上我还没醒来,他已经在看书了每一门都厚厚的做了好几本读书笔记而且他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很厉害十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对规划的理解,项目的把控,这些真不是普通考生可以参考的 我们曾经开玩笑,我说他就像一位高手,在山洞里面壁修炼武功几十年,然后一出山就是高手而我是学了几手三脚猫,就去闯荡江湖了,在闯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打架来提高武功要是把我们两个的方法结合一下,那肯定就是高手了。
经验6:如果想把握大快速通过,报培训班很有必要,避免陷入重复学习; 综合第5条,我们那个同事今年也考的不错,不过他的方法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没办法推广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要么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要么工作忙,可用于复习的时间有限鉴于这种情况,报培训班就比较有必要了而对于培训班的选择,除了授课老师的能力高低,线上线下的各种服务也非常重要最好是有内部群,有老师督促大家按进度复习,有群友互相讨论,互相促进只要能跟上群里的进度,通过的把握就会非常大我今年加的群,371人参加考试,最终通过拿证的292人,还不包括6个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报名成功所以现在流行的话叫,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找工作,团队很重要要考试,好机构的一群好战友也很重要 时间这个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用来学习,就会用来聊天看电影佛家有云“地里种了菜,就不会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会有恶学习也是如此,把时间用来学习了,总比用来刷剧打游戏要好的多 报培训班一方面是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结识更多一起备考的朋友,取长补短,第三个就是有老师指导,避免陷入重复复习,一旦发现不进步要及时调整或者找老师沟通,避免进入58分59分的死循环。
经验7:关于实务,不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掌握技巧,还必须要写和练; 鉴于大部分考生最后都是卡在了原理和实务,特别是实务就单独把实务拿出来说一下我觉得实务要通过,有几点,首先是规划的知识体系要扎实,包括原理相关知识,特别是法规知识 比如今年,前四题考的就是原理和相关,后三题以法规为主其次逻辑性要强,文字组织能力好,字也要漂亮问题就是字的漂亮和文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核心还是知识的掌握,以及答题的技巧和套路我今年的实务,一部分是跟着机构在群里做过几道题目,另外就是国庆节后,突击做了一下历年真题 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在群里跟着大家一起做真题方便把自己的答案和其他考友的答案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进行综合第二就是自己一定要动笔,把真题自己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遍,然后和机构老师给的参考答案对比,看少了哪些考点,给补上然后最好能再完整的按照汇总后的答案默写一遍第三是每次做题,一定要用表看时间我就是考前一周卡着时间做题,开始做题心很慌老师说每道题不要超过25分钟,我怕时间不够,就写的很乱,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后来发现每次都是10-15分钟就写完了于是有意识的把写字速度放慢,发现还是可以在2 0分钟内完成,这样心就不慌了。
第四就是不要太迷信网上给的前些年真题的所谓标答因为前些年答案都很简单,15分的题考点大概只有7、8个,而最近几年考点明显增加15分的题考点至少要写10个以上,甚至12个以上很喜欢中建协王浩钰老师的一句话“礼多人不怪,油多不烂菜”!总之如果时间够,就多写,宁多勿少从今年考试看,前4题必须保住,总分65分至少要拿到45分左右今年前三题,城镇体系、城镇总规、小区修规,这三个题型是最基本的,必须多拿分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还是后3题,后边三题总分35分能拿到15分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关于“三分教训”: 教训1:真题很重要,但不可太偏重真题; 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有点太依赖真题,以及太自信了,不够沉稳扎实 3月份加群时候,我还是小白一个到6月份端午群内模拟测试时候,我的四科成绩都已经在群里名列前茅了加上自己一直在群里比较活跃,所以大家都喜欢找我讨论问题,兼之年龄痴长几岁,大家都呼之师兄于是乎,有点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沉下心去记忆课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