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4071.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4752774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0.6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一种白色小鱼)出游从容,是(这)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怎么)知鱼之(助词,的)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固(本来)非鱼也,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不知鱼之乐,全(完全、完备)矣,庄子曰:请循(追溯)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代词,代鱼的快乐)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问答 1.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2.辩论小剧场,注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悠然自得、愉悦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刁难、咄咄逼人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反问、针锋相对、从容不迫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胜券在握的得意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镇定、从容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 “从容出游”感到快乐,所以觉得自己所见到的“出游从容”的鱼也是快乐的 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移情于物) 4.通过这次小辩论,你认为庄子和惠子在性格思想上和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何差异? 惠子: 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注重逻辑(理性思维),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具有求真精神 庄子:注重情感,将主观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态度,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从美的角度看世界,具有尚美精神 5.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1.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子的快乐 7.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①犹能畏后生②,丈夫未可轻年少 ①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 ②畏后生: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入世之心, 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 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2 8.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9.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10.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翻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 15-16 题5 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5.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16.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 分) 15.(3 分)B 16.(2 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 分) 【A 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 ) 【B 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 fl,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 20.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 段】主要写的是▲ ;【8 段】主要写的是 ▲ 21.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18.(2 分)(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说明:此题 2 分,每小题 0.5 分 19.(2 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 分);(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 分)? 说明:每句 1 分,大意正确即可 20.(2 分)【A 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1 分)“B 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 分) 说明:一空 1 分,意近即可 21.(2 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 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 杂言》) 【注】 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0.(3 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是.鱼之乐也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C.①神变则鱼逝.矣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 ②目.似瞑,意暇甚 11.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12.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2 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2 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答案】10.D (3 分) 11.C(3 分) 12.D(3 分) 13.(1)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译出“固”“全”各 1 分,大意正确 1 分 (2)我们钓鱼用的鱼饵相同,钓鱼的河水也相同,为什么有钓得到鱼和钓不到鱼的不同呢?(2 分, 4 大意正确即可) 【参考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两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

      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便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得失的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 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 (选自《庄子• 秋水》)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 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 杂言》) [注]①意:意愿,愿望。

      ②奚:怎么,哪里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鯈鱼出游从容 从容:自由自在 B.是鱼之乐也 是:判断词,与“非”相对 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怎么 D.请循其本 循:依照 9.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10.下面对《钓饵同而得失异》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1.(3 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 神 变 则 鱼 逝 矣 奚 其 获? 12.(3 分)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7.B 9.C 10.D 11. 子 意 乎 鱼 /目 乎 鱼/神 变 则 鱼 逝 矣 /奚 其 获? 12.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本来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快乐是 (可以) 确定的!(译出“固”“全”各 1 分,大意正确 1 分 【参考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两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便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得失的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 5 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

      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 题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3 分)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 分) 译文: (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 分) 译文: 【答案】5.C( 本:本源,初始 ) 6.B(B 项均是介词,“从”A 项每一个“其”代词,“它的”,第二个“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D 项第一个“之”代词,代“鱼之乐”,第二个“之”动词,到。

      7.C( “他们的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 ) 8.(4 分)(1)(2 分)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前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计 1 分,“或”“代”翻译正确,各0.5分,共2分) (2)(2 分)鯈鱼游得悠闲,这是鱼的快乐啊 评分标准:大意正确计 1 分,“从容”“是”翻译正确,各0.5分,共2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