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j酵母的制片和简单染色.doc
2页酵母的培养和制片摘要:实验用酵母合成培养基和麦氏琼脂培养基斜面对酿酒酵母进行培养,用美兰染色,观察到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状况,比较了 3min 及 30min 时菌体死活比例;用孔雀绿和番红进行复染,观察到了子囊孢子关键词:酵母 出芽 死活细胞 子囊孢子前言:单个酵母的个体是常见细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多数采取出芽方式进行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法可能损伤菌体,一般采用美兰染液水浸法制片观察酵母形态美兰染液水浸法可以鉴别酵母细胞的死活美兰对细胞无毒,其氧化型蓝色,还原型无色,活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产生较强还原力,染色后呈无色,死细胞染色后呈蓝色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种酿酒酵母 1.1.2 溶液、试剂和仪器无菌水 0.1%稀释美兰 孔雀绿 番红 95%乙醇 酵母合成培养基 麦氏琼脂培养基 普通光学显微镜 镊子 载玻片 盖玻片 酒精灯 接种环 滴管 试管夹 表 1 酵母合成培养基配方项目 水 酵母膏 葡萄糖 蛋白胨 PH用量 /g 100mL 0.5 2 1 自然1.2 方法1.2.1 培养基配制及接种1.2.1.1 配制酵母合成培养基和麦氏琼脂培养基各 100mL。
将液体培养基分装到三个三角瓶中,每瓶 20-30mL,麦氏琼脂培养基分装到十个试管中1.2.1.3 将分装好的液体培养基和麦氏琼脂培养基包扎好,在 115℃下灭菌 30min1.2.1.4 无菌操作在液体培养基和斜面上接种酿酒酵母,27℃培养 7 天1.2.2 美兰染液水浸片法 1.2.2.1 滴加稀释美兰于载玻片中央,于酿酒酵母合成培养基中蘸取少量菌体置于染液中混合均匀1.2.2.2 用镊子去一片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1.2.2.3 低倍镜镜检:隔 3min 和 30min 分别镜检,比较其菌体死活比例1.2.3 子囊孢子染色1.2.3.1 制片:常规方法从产孢斜面上取菌涂片、干燥及固定1.2.3.2 孔雀绿初染:向载玻片上滴加数滴孔雀绿染液覆盖涂菌部位 1-1.5min,可稍微加热以便上色1.2.3.3 自来水冲洗至流出的水无色,加 95%乙醇脱色 30s,自来水冲洗1.2.3.4 番红染色 0.5-1min,水洗后自然干燥,显微镜镜检2 结果与分析2.1 实验结果美兰染色可以看到视野中有蓝色和无色相间的菌体,分别为死去的和活着的菌体,3min 时活菌数目较多,30min 时死菌数目明显增多。
菌体边紧连有比菌体小的芽,都呈圆或椭圆形子囊孢子染色可看到红色菌体和绿色的四个一起的子囊孢子,也有三个、两个一组或单个散落的孢子死细胞死细胞 芽活细胞活细胞 图 1 美兰染色 3min(*400) 图 2 美兰染色 30min(*400)菌体 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图 3 孢子染色(*400) 图 4 孢子染色(*400)2.2 结果分析稀释美兰对菌体仍有刺激,随时间增加死菌数目增多子囊孢子为四个一组被子囊包裹,由于互相遮挡会呈现三个、两个一组,也有子囊破裂而散落成单个的酵母菌体较大涂片法制片对酵母细胞有损伤,使子囊孢子大量散落胞外3 小结本次实验比较成功,实验过程中熟悉了培养基制备及无菌操作;观察了解了酵母形态及孢子形态特征,学会了鉴别菌体死活染色时注意脱色要彻底,否则绿色残留使菌体与孢子分别不明显,番红复染也要把握时间,否则菌体颜色过浅参考文献沈萍,陈向东. 微生物学实验【M】.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