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莱PLC-X20用户手册1》.docx
25页X20系统用户手册Version: 2.00 (Feb 2008)Model number: MAX20-CHI第一章系统特性在X20系统的基础上,贝加莱正在制订新的自动化标准 贝加莱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完美自动化,也就是"Perfection in Automation"这是贝加莱在多年的实践中,在从全世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客户的反馈中,在体会到自动化的真正内涵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 X20系统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它为机械、制造业等各个行业提供了更简单,更经济,更安全的新的解决方案一、3 x 1结构X20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背板,电气模块,端子排这种模块特性使其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 、不受固定底板的限制;现在很多厂家的 PLC都必须带有固定模块数的底板,而 X20系统的背板可以免工具的安装在导轨上,并无数量限制(2) 、可以将端子排从模块上拔下来接线,接好后再插到模块上,避免了对模块的损坏,接线也是不需要工具的3) 、支持热插拔功能二、分布式背板X20系统背板采用X2X总线传输,传输速率为12兆,不受固定底板数量限制,直接可将模块安装在导轨上所有的模块都连接在一个统一的背板( X2X Link)上,可以直接连X20模块,X67模块及阀导。
模块间最大的距离可以达到 100米、基丁 PC的技术X20采用了赛杨处理器,任务周期可以达到 200us,指令周期可以达到0.01us,大容量的RAM使得用户不需要担心内存的不够用,程序存储采用 CF卡,最大可扩展到8G.四、可选的风扇设计正常情况下,贝加莱PCC是无风扇运行的,但为了保证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不影响 CPU的运行,X20也增加了风扇设计,即在一些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选择安装风扇五、集成了阀导控制随着XV系统的发展,使得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独立于厂商的阀导控制一个完整的数字输出模块类似于一个常用的DSUB连接器XV允许客户选择任何厂商制造的阀导来组成系统2a VxaxLiikX67GAJDX01 jhxkXE7G 硕 11.皿mm \ IRBTiVI电M曲CannKtbn cob标Jffig咻y版3P幢心政 Link六、接线方式简单,方便X20接线方式是简单的,免工具的快速安装方式, X20系统端子排使用了完全集成 插入即连接 系统,用户只需要将合适的线缆插入接线孔,放开手即可接好线,不需其他任何工具,线缆直径可 超过2 x 0.75 mm2 用户可以把端子排从模块上取下来,将线连接好以后,再插入模块,这种方式 使得接线更方便,更安全。
七、灵活的机械机构设计贝加莱经过多年在各个行业的经验集累,完全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出了完美的 X20系统,其内在的特点使得其不像其它 PLC一样必须安装在相应的底板上,受底板槽数限制;X20可以安装在 常用的导轨上,是完全的分布式I/O ,引领了业界的标准灵活的机械结构设计使X20不需要特定的安装方式,使你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同时它可以很快很容易的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移出一个或一部分 I/O从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中移去一个模块可以容易的移走整个系统模块八、诊断方式(1) 、可以通过模块上的LED指示灯判断模块或各个I/O点的状态,如总线状态,I/O状态,通道 状态都可以通过指示灯来判断,一般来说绿色表示 OK,红色表示有错误2) 、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来判断,在程序里可以建立相应状态的镜像,各种状态数据会循环传 送到你的程序镜像中,同时也不会增加通讯负担,通过对程序镜像点的盼断就可以知道当前模块的 状态3) 、诊断数在程序执行时也可以通过非循环传输,当有问题发生时,详细的诊断数据会通过异步通道传送,数据详细记录在日志文件中九、1线,2线,3线连接所有连接方式都不需要跳线Urtlvhal 3-wire connectionsInr^rjiaied supply and ground for mtscfb and acluatorB.Uni^rsal 2-wite connectionsEntra tennin^lG nst needed.Uruversal eannwrtinnclEthan^ith- jnequAkdmmprrprrt 侦 wry十、X20系统配置X20系统可以通过标准总线系统(总线控制器)和远程 X2X背板(总线接收器)进行配置;从一 个站到下一个站需要一个总线传送器,I/O模块安装在总线接收器(或总线控制器)和总线传输器之 间。
Bus Buscontroller transmitterBu9 Bus 而wot tramsmiticrBus Bua transmrnsrOpi fieldbusX2O ^yslern X20 Sys;te 第二章机械特性和电气配置尺寸1、1个插槽的X20CPU2、2个插槽的X20CPU3、3个插槽的X20CPU4、紧凑型CPU和总线控制器6、I/O模块1、水平安装35mm的空间,左右至少对于水平安装方式,考虑到冷却和空气流通等因素,上下至少得留够 留够10mm的空间! n ... number of modules1、垂直安装35mm的空间,上下至少留够对于垂直安装方式,考虑到冷却和空气流通等因素,左右至少得留够10mm的空间三、屏蔽线连接原则上,所有的屏蔽线缆都必须接地,如模拟量模块,接口模块,计数模块, X2X线缆模块等1、直接屏蔽线连接屏蔽线应该带绞,并连接在总线模块的接地接线片(2.8 x 0.5 mm)上,同时,接地连接应尽可能的短, 阻抗应尽可能的小2、用接地终端进行屏蔽连接其他厂商(如GOGATEC )的接地终端可以在安装导轨上用于 X20的屏蔽连接1) 、贝加莱介议都用安装在导轨上的接地终端来连接 X2X屏蔽线2) 、所有线缆应扎带扎紧四、电源设计1、总线模块取代背板总线模块是X20系统的核心,主要包含总线电源(Bus supply )、总线数据(Bus data )、I/O电源(I/O supply )三部分。 Bljs supply contactsQus d edm GorrtdclsLO SLippty contacts所有总线模块中,总线电源和总线数据都是双向传输,而只有 I/O电源有双向和单向之分,BM11底 座I/O电源是双向传输,BM01是单向传输2、X20的系统结构由于X20集成了分布式I/O的概念,通过合适的安排总线模块,可以将 X20系统分成若干个组,如下图所示的组0、组1、组2等3、X20系统保护X20的系统保护是通过供电电源设计实现的,通常情况下,大约三十个模块后就必须添加一个 电源模块,实际的个数可以根据功率计算得到,通常情况下,为了系统更稳定的运行,需保证负载功率在电源模块功率的75%以下1)、模块分组:通过BM01总线模块其它相应的总线模块(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可以实现模块组 豆A.■ 4■FF.r■um vdcshw-biciwIlOAL」BlOH-tltM10 AL」3low-l)hwU 2.-24 VDC(2)、通过总线传输器返馈电源供给:BT9100内部集成了 I/O电源供给,使用它时,可以省掉一个电源模块3) 、X20冗余电源设计:为了提供更可靠的电源保护,可以为 X20配置冗余电源。 X2XLirk[]ID A cihw^kwv]1 i-」fete.IO A ■bw-bhwX5XLink1A1*I IQ AL」■岳kh&wUM 鸟 VDC五、X20供电电源计算X20的电源模块除了提供总线电源,内部 I/O电源外,还提供外部I/O电源及传感器电源,所以 在配置电源模块时,通常情况下大约 30个模块左右即需要加装电源模块,但这并不是确定的,这和 用户的外部I/O及传感器所耗费的功率有很大的关系以下是一个计算实例:系统配置如下:ModuleBus po^r [W]Interrul l-X)网 gr|W]ExtArnal LO ponerlVf]Snsor.ictuaiar supply [W]”CM43710.M彳-1U3710.12凶-004322o.ie12[>043220.1612BT9KM02---Wbtgl9643Sum0.781皈翡足1屑牛瑞4■峋通过上面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所有模块的总线电源所需要的功率是 0.78W,内部I/O,外部I/O 及传感器所需电源为145.86W则电源模块BR9300所提供的电源与上面配置的对照表如下:But fwwttr [W]I4VDCU&si^plv pow-[W]+7.04540.0』FVjwm roquirsd 询 bd modules4).7B加98FV州 s 的 All n 网 1转.Residual poww+44册,1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BR9300提供的总线电源功率为 7W,减去功耗模块所需的电源后,还剩5.44W , I/O供电功率减去功耗模块所需的电源后,还剩 94.14W,使用比率在75%以内,所以只需 配置一个BR9330到当前配置即可。 所有X20模块所需功率及输出功率表如下所示,但需注意带" -”表示当前模块需要其它模块给它提供如表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