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反应.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ap****ve
  • 文档编号:118958175
  • 上传时间:2020-01-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0M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表面现象 界面(interface) : 两相接触时的分界面 表面(surface) : 其中一相为气相的界面 界面现象(interface phenomena) : 界面上产生的某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表面现象(surface phenomena) : 表面上产生的某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第一节 表面积与表面吉布斯能 一、表面积 表面积(A)、分散度、比表面积(as ) as=A/m 单位:A—m2;m—kg;as— m2/kg 表面积(A)、分散度、比表面积(av ) av=A/V 单位:A—m2;V—m3;av— m-1 二、表面吉布斯能和表面张力 液体表面层分子 所受合力不为零,而是受到一个指向液体 内部的拉力F所以液体总是成为球形 液体内部的分子 所受周围分子的引力 是对称的,合力为零 内部分子移动不需 要消耗功 若将体相中的分子移到液体表面以扩 大液体的表面积,则必须由环境对系统作 功,这说明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分子的能量 高 液体 蒸气F≠0 f=0 高出的这部分能量— —表面能或界面能 等温等压下——表面自 由能或界面自由能G 可逆地把内部分子移到表面层使表面积增 加成需对体系做的非体积功称为表面功。

      液体 蒸气 表面功(W)与表面积(dA)的 改变量成 正比 W=dA 等温等压下,dG=W 等温等压下,dG= dA 等温等压下,dG= dA =(G/A)T,p 的物理意义 : 在温度、压力、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增加 单位表面积所引起的体系自由能的增加量 ——表面吉布斯能 的单位:Jm-2 表面张力 的单位:Jm-2 J=Nm 的单位:Nm-1 的另一种物理意义 : 单位长度上的作用力 表面上处处存在表面张力,液体表面的边 界线为直线,此直线将受到垂直于此边界 线、与表相切并指向表面中心的拉力 (a) (b)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的区别: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只是在数值上 表示符号上都用 相等 不同点:  1、单位 2、物理意义 3、用途:热力学中,比表面能 表面上的相互作用,表面张力 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 小 2、组成: 气—液、液—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可以测定 :滴重法、最大泡压法、毛细管上升法 p269表8-1 第二节 弯曲表面的性质 一、曲面的附加压力 1.在平面上 研究以AB为直径的一个 环作为边界,由于环上每 点的两边都存在表面张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没有附加压力。

      液面正面图 设向下的大气压力为p,向上的反作用力也 为p,附加压力p等于零 2、在凸面上: 剖 面 图 研究以AB为弦长的一 个球面上的环作为边界 由于环上每点两边的 表面张力都与液面相切 ,大小相等,但不在同 一平面上,所以会产生 一个向下的合力 附加压力示意图 p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 为p ,称为附加压力 凸面上受的总压力为 : p+p p为大气压力,p为附 加压力 所以凸面上所受的压力 比平面上大 附加压力示意图 p 3、在凹面上: 剖 面 图 研究以AB为弦 长的一个球形凹面 上的环作为边界 由于环上每点两边 的表面张力都与凹 形的液面相切,大 小相等,但不在同 一平面上,所以会 产生一个向上的合 力 附加压力示意图 p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 压力为p ,称为附加 压力凹面上向下的 总压力为: p - p p为大气压力,p为 附加压力 所以凹面上所受的压 力比平面上小 附加压力示意图 p (1) 在毛细管内充满液 体,管端有半径为r 的 球状液滴与之平衡 外压为 p ,附加压 力为 p,液滴所受 总压为: p+p p p r (二)杨-拉普拉斯公式 p p+p (2)对活塞稍加压力, 将毛细管内液体压出少 许,使液滴体积增加dV ,相应地其表面积增加 dA。

      克服附加压力p 环境所作的功与可逆增 加表面积的吉布斯自由 能增加应该相等 r+dr pdV=dA dV=d[(4/3)r3]=4r2dr dA=d(4r2)=8rdr pdV=dAdV=4r2drdA=8rdr p(4r2dr)=(8rdr) pr=2 p=2/r p—附加压力,—表面张力,r—曲率半径 p=2/r p的特征: 1、液滴越小,r越小,p 越大 2、液面是平面,r ;p  0 3、凹液面,r为负值 ;p为负值 凹液面对液体产生的附加压力是反向的, 即凹液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低于平液面, 凹液面高于平液面 凸液面,r为正值 ;p为 正值 凸液面对液体产生的附加压力是正向的, 即凸液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高于平液面, 凸液面低于平液面 4、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指向球心 5、对于不同种液体,曲率半径(r)相同时 ,附加压力(p)与表面张力()成正比 附加压力作用: 可产生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将毛细管插入液体中,可观察到 管内外液面高度不同的现象 二、曲面的蒸气压 通常的饱和蒸气压——指液面为平面 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是变大还是变小 对小液滴与蒸汽达到平衡,设蒸气为理想 气体。

      l(T,p)= g(T,pg) g(T,pg)= g(T)+RTln pg l(T,p)= g(T,pg) g(T,pg)= g(T)+RTln pg l(T,p)=g(T)+RT ln pg (l /p)Tdp= RTd(lnpg) dG=-SdT+Vdp (l /p)T=Vm,l Vm,l dp= RTd(lnpg) Vm,l dp= RTd(lnpg) 设平表面液体所受压力为p0;其平衡蒸 气压为pg,0 分散成半径为r的小液滴内部所受压力 为 pr;其平衡蒸气压为pg,r Vm,l (pr- p0)=RTln(pg,r/pg,0) Vm,l (pr- p0)=RTln(pg,r/pg,0) pr- p0=p=2/r Vm,l=M/l RTln pg,r pg,0 = 2 M l r 开尔文公式 RTln pg,r pg,0 = 2 M l r 1、凸面液体(液滴):r为正值, pg,r> pg,0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平面液体的 饱和蒸气压;液滴越小,曲率半径r越 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 2、凹面液体(液体中的小气泡):r为负值 , pg,r< pg,0。

      小气泡中的饱和蒸气压小于 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小气泡越小,曲 率半径r绝对值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小 开尔文公式的用途 : 1、人工降雨 2、毛细管凝结 3、暴沸和沸石作用 第三节 铺展与润湿 一、液体的铺展 液体在另外一种与其不互溶的液体表面自动展开 成膜的过程—铺展 G= A+A,B-B0,液体A在液体B表面铺展 二、固体表面的润湿 润湿—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取代,或一种液 体被另一种液体取代 (一)固体的润湿 分为:沾湿、浸湿和铺展润湿三种 沾湿: G= s,l-l,g-s,g0 浸湿: G= s,l-s,g0 铺展润湿: G= s,l+l,g-s,g0 (二)接触角 固体表面与液体表面接触,则原有的气 —固界面和气—液界面消失,同时产生新 的液—固界面 等温等压下,G=l-s-(g-l+g-s) -G=g-l+g-s- l-s G<0,润湿过程自发进行,能润湿 P278,图8-11 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 切于液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称 为接触角,通常用表示 若接触角大于90,说明液体不能润 湿固体,如汞在玻璃表面; 若接触角小于90,液体能润湿固体 ,如水在洁净的玻璃表面。

      接触角的大小可 以用实验测量,也可 以用公式计算: 第四节 溶液表面吸附 一、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浓度之间的关系 等T、p下,自发过程的G <0 表面自由能趋于最小的过程是自发过程 降低表面自由能的途径 :降低表面张力 缩小表面积 纯液体—缩小表面积溶液—减小表面张力 表面层的溶质分子受到的指向液体内部的 拉力大于表面层的溶剂分子受到的指向液 体内部的拉力 液体中加入此种溶质表面张力 减小 反之,液体中加入另一类溶质表面张力 增大 溶于水后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物质—非 表面活性物质无机盐、不挥发无机酸碱 溶于水后使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的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醇、醛、酯、有机酸碱盐 非表面活性物质处于表面层时会使表面张 力增大,表面能升高,体系不稳定所以 非表面活性物质将会自动进入液体内部, 表面层中很少 表面活性物质处于表面层时会使表面张力 减小,表面能降低,体系稳定所以表面 活性物质将会自动进入表面层,液体内部 很少 溶液表面层浓度与本体浓度不同的现象— —溶液的表面吸附 表面层浓度大于本体浓度的吸附——正吸附 表面层浓度小于本体浓度的吸附——负吸附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 Ⅰ Ⅱ Ⅲ {} {c} 水中加无机酸、碱、盐等。

      水中加有机酸、醇、酯、醚、酮 水中加入肥皂、合成洗涤剂 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 如: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二、溶液的表面吸附和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量与同 量溶剂在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差 值——溶液表面吸附量() 的单位:molm-2 = - c RT d dc  d/dc0时, d0,正吸附 d/dc>0,当浓度增加dc>0时, d>0 ,<0,负吸附 = - c RT d dc  要计算吸附量,就的知道d/dc 获得d/dc的方法 : 1)绘制~c曲线 2)应用已有的=f(c) 三、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 表面吸附已达到饱和(m)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 较小时,表面吸附 量随浓度的增加而 增加;当浓度增至 一定程度后,吸附 量不再随浓度的增 加而增加 同系物的饱和吸附量是相同的,与碳链长 短无关 亲水基团朝向极性较 的一相,憎水的 非极性基团朝向极性较 的一相 大 小 第六节表面活性剂 一、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分类 从分子结构来看,表面活性剂是有机物, 它由两部分组成: 1、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 2、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 C12H25SO3-Na+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亲水基团是阴离子 C12H25SO3-Na+ (1)阴离子型 : 亲水基团是阳离子 C16H33NH3+Cl- (2)阳离子型 : 亲水基团中既有阳离子, 又有阴离子 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蛋白质等 (3)两性离子型 : 二、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的稳 定性及其性质和用途,与其中极性基的亲 水性和非极性基的憎水性之比有关,——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对于非离子型 HLB值= 亲水基质量 亲水基质量+憎水基质量 100/5 P291,表8-7和表8-9 三、胶束的形成及其性质 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 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 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 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束可 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四、表面活性剂的几种重要作用 (一)润湿作用 能被液体润湿的固体——亲液性固体, 不能被液体润湿的固体——憎液性固体 液体能否润湿固体 : “相似相亲”—— 极性固体(石英、硫酸盐等)能被 润湿极性液体(水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