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课DoReMi教案周冰.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74282104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册第三课《Do Re Mi》单元内容聆听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演唱歌曲《Do Re Mi》学习世界记谱发展历史,了解五线谱 第 一 课 时 课题Do Re Mi课型学唱歌曲教具钢琴、录音音响、黑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歌曲中的#4 #5,并能够准确演唱尝试将五线谱和简谱进行对照演唱歌曲乐谱技能目标:能够用轻巧、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Do Re Mi》,和谐地完成歌曲中二声部的合唱,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演唱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多声部合唱的喜爱,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并从中获得音乐艺术享受教材分析(一)《Do Re Mi》1.作者介绍理查德·罗杰斯(1902-1979) 美国作曲家他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母都喜欢音乐,使他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罗杰斯4岁学钢琴,14岁开始作曲,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音乐学院他曾与文学语言学家、剧作家劳伦斯·哈特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合作,创作了许多作品,如电影音乐片《夜晚的爱情》、《我的朋友——乔》及轻歌剧《俄克拉荷马》、音乐剧《音乐之声》等著名作品。

      2.音乐分析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该剧通过描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丽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全曲为C大调,2/4拍,歌曲为以B段为核心的回旋变奏体结构A+B+C++D+作者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用复调模仿、对位手法,写成以B段为核心的几个对比段落,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多、来、咪、发、梭、拉、梯”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由于将音名编成故事来学,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歌曲前奏4小节后将音乐引入A段音乐带有宣叙性质,意在说明教师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应掌握的要领,要从“Do、Re、Mi”开始两小节过门将音乐引入B段B段是该曲中的核心乐段,要教师把每个音的唱名编成不同的故事教给孩子们,使音乐学习变得活泼有趣歌曲经过演唱的变化重复后进入C段C段是由长时值音符构成的悠长旋律,显得轻松、舒展。

      接着是B段的变化再现段再现(即变奏一),这是变为二声部,即第一声部唱原曲调,而第二声部是以“Do、Re、Mi……”的长音作为陪衬,最后变为单声部以1/4拍唱上、下行音阶,然后引入D段D段开始为单声部,由 为核心,用移位(模进)和时值紧缩方法来发展音乐,之后变为第一声部用C段曲调,第二声部唱新旋律,结尾又合为一个声部这样显得情绪活跃又舒畅是核心段的最后再现(即变奏二),这是高潮段,力度加强,情绪更加兴奋高涨,表现出孩子们学会“Do、Re、Mi”的喜悦心情他们仿佛感受到那千变万化的动听旋律,就是由这七个音发展而成的当唱到“梭”时变为二声部,用模仿手法,即教师唱学生模仿,最后的结束句是教师唱下行音阶,师生合唱“Do”结束本课是欣赏全歌,学唱歌曲的D段教学重难点准确演唱《Do Re Mi》后半部分的合唱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达标意图动态备课导入欣赏电影片段《Do Re Mi》学唱《Do Re Mi》一、 影片导入1、导语: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音乐大片,它以二战前期的奥地利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影中最著名的片段之一2、教师板书课题: Do Re Mi二、 欣赏电影片段(或者聆听电影片段《Do Re Mi》)1、 初听,教师播放多媒体。

      2、 设问:整首歌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对照音乐书欣赏第二遍,边听边思考:a、 歌曲从家庭教师玛丽亚弹奏吉他随意的开始到最后气势恢宏的结束,其中演唱速度情绪是怎样发展变化的?b、 电影中的歌曲出现了几个旋律主题?4、 教师介绍《Do Re Mi》:《Do Re Mi》是电影《音乐之声》中最为著名的一段插曲,它的词作者是美国的奥斯卡·哈默斯坦,曲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罗杰斯1943年,罗杰斯开始与奥斯卡·汉默斯坦合作他们合作的音乐剧大多采用轻歌剧的形式,同时保持了当代活泼的音乐节奏和歌词内容,成为美国音乐剧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音乐之声》(1959年)为罗杰斯与汉默斯坦最后一次合作的作品,1966年获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录音、最佳原著音乐等多项大奖,在美国票房收入高达一亿六千万美元歌曲以家庭教师玛丽亚教七个孩子学习唱音阶为背景,她设计了不同的比喻来让孩子们记住每一个音,最后在合唱中结束了歌曲这首歌曲从电影播放起就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歌曲三、 学习演唱歌曲《Do Re Mi》1、 用较轻的声音较慢的速度演唱一遍歌曲第一部分2、 老师纠正同学们在演唱中出现的音准、节奏等问题。

      3、 教师出示歌曲第25——31小节,分析乐谱设问:这一乐句中出现了变化音,有几个变化音,它们是什么?4、 老师范唱这一句,再演唱一遍没有变化音的,听学生进行感受和区别5、 在老师指导下唱这一句乐谱6、 演唱1——34小节(第一部分)的曲调7、 分析乐谱,每一句的第一个音是什么?写在乐谱的下面8、 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老师唱每一句下面的单音,同学们唱歌词9、 角色互换,由学生尝试演唱音阶的单音,老师唱歌词,体会合作10、 分两部分同学进行合作11、 尝试用英语进行演唱四、完成歌曲第一部分的学习和训练,下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感知,体验歌曲的旋律、演唱形式、情绪等多要素,为后面的演唱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绪变化,指导学生提高分析音乐变化重要因素的能力了解电影内容,拓展学生音乐学习视野建议能看着在学生对作品较为熟悉的前提下进行演唱,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效率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变化音,并通过对比手段感知其音乐色彩提高唱谱能力尝试简单的二声部合作技法学习兴趣板书内容1、 歌曲乐谱2、 词曲作者姓名3、 补充在乐曲中的音阶,(即每乐句第一个音写在每行乐谱下面,填满一个乐句)课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 课题Do Re Mi课型唱歌教具教学目标1、 技能目标:完成歌曲第二部分,能够完成两声部之间的合作,并与第一部分相连,行程完整的歌曲演唱。

      2、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体会合唱的魅力,感受音乐的乐趣,乐于参与音乐合作教材分析(同上)教学重难点非和声式的二声部合唱,对外声部的节奏的关注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达标意图动态备课音乐游戏学习歌曲《Do Re Mi》第二部分歌曲表演一 、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合唱的趣味练习1、老师板书音阶,大家一起唱一唱2、当我们将音阶中的音打破顺序排列,不同的旋律就出现了板书:3、 指导学生演唱这条旋律4、 将速度增加一倍,乐谱应写成5、 这样:6、 尝试演唱一下7、 4、将乐谱连接,请学生按乐谱的速度进行演唱,并将第二乐句不断重复8、 5、请学生保持,老师在第二乐句时加入第二声部,唱:9、6、进行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熟练程度二、继续学习歌曲《Do Re Mi》第二部分1、导语:刚才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合唱趣味练习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Do Re Mi》第二部分2、板书乐谱,学习二声部部分3、在刚才练习的基础上,将全班分为两个声部进行练习4、完成合唱,巩固练习三、将歌曲《Do Re Mi》完整的进行表演1、为了让歌曲更好听,我们来模仿电影中的演唱顺序进行表演,首先将歌曲认真的欣赏一遍,记一记它的顺序。

      2、播放歌曲(建议是电影视频),边听边板书歌曲演唱顺序:A1:单声部演唱第一部分A2:变化了的第一部分(加入了音阶)B1:第二部分慢速单旋律B2:第二部分快速单旋律B3:第二部分合唱A1+A1+A1+A2+B1+B2+B3+A1缩减后:A1+A1+A2+B1+B2+B3+A1学生进行演唱练习,其中可由声乐较强的同学担任领唱,并在适当的乐句进行速度力度的变化四、完成歌曲学习,评价表演情况,下课用趣味练习的方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学习环节和老师进行合作,减缓学习难度,提前感受声部合作的愉快,激发兴趣在学习完成的基础上复听歌曲,感受作品的感染力,用记录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旋律的听辨分析能力通过歌曲的完整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并能够在歌曲的感染下获得快乐板书设计1、 歌曲第二部分的乐谱2、 歌曲完整的演唱顺序课后反思 第 三 课 时 课题有趣的乐谱课型音乐知识教具钢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记谱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乐谱种类,认识五线谱以及相关知识2、 技能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Do Re Mi》的乐谱,并能够简线对照,提高对乐谱的认识能力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发展的求知兴趣,乐于了解音乐记谱的发展历程,对古代记谱的起源和现代记谱的种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材分析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就一部音乐作品的表演而言,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当人们想把自己唱出、奏出或别人唱出、奏出的音乐记录下来时,仅仅依靠口传心授是无法长期、广泛、准确流传的由于没有“乐谱”的记载,很多美妙动人的音乐很难再现了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造、积累、改进记录音乐的方法,创造了记谱法的历史 人类记录音乐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记谱方法由于国家、地区、民族、时代的不同,这些乐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无论哪种乐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力图准确地记录下来音乐的各种要素,如音高、音值、音强、乐器及人声演奏演唱的方法及表情记号等 世界上使用过的音乐记谱法有很多,现择要介绍如下:(1)文字谱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用其他辅助手段来表示节奏的记谱法,古代即已出现如古希腊音乐是以两组不同的文字符号分别用于声乐及器乐的记谱仍可见到的文字谱是19世纪初出现的数字简谱和字母简谱亚洲各国包括印度、日本及中国使用不同的文字谱中国特有的是宫商谱、律吕谱、工尺谱及锣鼓谱(2)纽姆谱大约在公元7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