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科室》爱情悲剧的社会必然性.docx
4页论《外科室》爱情悲剧的社会必然性 赵伯乐 (梧州学院外语系,广西 梧州 543002)Reference:泉镜花作品《外科室》描写了明治时期一对青年男女殉情的故事本文从当时的社会思想和婚姻制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是封建道德约束,具有社会必然性Keys:封建思想;不平等制度;爱情悲剧;社会必然性I106 :A:1673-2111(2012)07-0151-01 泉镜花(1873-1939),横跨明治、大正、昭和的日本文学名家原名泉镜太郎,生于石川县金泽市父亲是雕刻家和象牙工艺师,母亲则出生于能乐演员之家泉镜花从小就受到日本传统艺术的熏陶,曾在教会学校北陆英和学校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10岁丧母,对母亲的怀念成了泉镜花创作的源泉,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女性观青年时期对文学产生兴趣,师从作家尾崎红叶学习文学创作直到1939年去世,泉镜花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其创作手法影响了众多日本作家由于文学功绩卓越,被选为日本帝国艺术院会员 泉镜花的初期作品《外科室》是明治时代众多爱情悲剧的缩影九年前贵族小姐和医科大学学生高峰在植物园一见钟情,但是身份地位的悬殊让两人连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把这份情感埋藏在心底。
九年后贵族小姐已经成为伯爵夫人并生育一女,而高峰则成为了一名外科主任,由于未忘旧情一直未娶两人重逢在手术台,因为伯爵夫人要做胸部外科手术,而主刀的正是高峰手术台上,伯爵夫人害怕呓语而吐露暗恋高峰的秘密,因此宁愿忍受痛楚也拒绝麻醉出乎意料的是,手术过程中伯爵夫人突然起身紧紧抓住高峰的手臂高峰关切地问道“痛吗?”“不,因为是你,因为是你夫人仰望着高峰,忽然将手术刀插入自己胸膛:“但是,你大概不记得我了而高峰脸色发白,握住夫人的手颤抖着回应“我没有忘记!”就这样伯爵夫人在凄惨的告白之后,用意中人的手术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高峰也在当天自尽尽管泉镜花早期作品中情感的夸张引来一些争议,但笔者认为,泉镜花在《外科室》之所以设置惊心动魄的结局,其实是有其社会必然性本文从社会背景探讨造成故事悲剧的必然因素 1868年,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序幕政府虽然允许了通婚,但实际上没有实现真正的国民平等在《外科室》里,当身为贵族的女主角和2名侍女出现在植物园时,其排场和气质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两个商人打扮的路人谈论到: “阿吉,今儿个咱俩可赶上了好事儿 “可不是嘛偶尔也该听听你的要是去逛浅草,而没到这儿来,哪里能够饱这个眼福呢!”[来自wwW.lw5u.cOm] “三个人一个赛一个,分不清是桃(注:桃指桃割髻,是当时年轻姑娘所梳的发型)还是樱。
“有一个好象梳的是圆髻注:圆髻是少妇常梳的一种椭圆形扁髻)” “反正咱也高攀不起,管它是圆髻、束发,还是赤熊呢!” 两位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默默无[]语 由上述情节可得知,当时普遍的民众不具有基本的平等观念,完全不敢奢望拥有自由的爱情,婚姻也成了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1895年泉镜花在名为《爱与婚姻》的评论中,就当时的社会风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古以来我国的婚姻都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社会而缔结的作为一个信奉儒教的国家,结婚是为了延续后代……父母教导女儿要一味谦恭、贞淑、温柔,却并不教她懂得爱情……女子奉命而嫁,太可怜了在当时的礼教之下,贵族小姐必须奉父母之命嫁给门当户对的伯爵因此,贵族小姐和一个平民医学生纵然彼此喜欢却不敢抛开世俗门第,传统的礼教秩序已成为追求幸福的精神枷锁 另一方面,从明治时代的家庭婚姻制度来看,依然保留了相当封建保守的色彩1890年政府公布的民法典在保守派的反对之下经过不断修改,在婚姻关系上强化了男性的权威地位,将已婚女性视为法律上的“无行为能力者”,其经济行为和法律诉讼行为等都受到限制离婚方面则采用男女有别的双重标准,规定妻子与人通奸就可以成为丈夫提出离婚的理由,而妻子只有在丈夫犯奸淫罪并被判刑的情况下,才有权利提出离婚,也就是说当时的女性只能被动离婚。
而且一旦离婚,女方既得不到财产,也失去看护孩子的权利,还得不到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便离婚后也很难得到幸福明治时期父母对女儿灌输的教育是“婚姻乃终身大事,好女不侍二夫”,特别是上层社会的婚姻通常与家族利益紧密挂钩,迫使女性在婚姻中必须逆来顺受以谋求家庭的安宁,导致伯爵夫人最终沦为了家族利益和包办婚姻的牺牲品九年的隐忍压抑让伯爵夫人的情感强烈迸发,最终选择以死向不合理的权威做出反抗 综上所述,明治时代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日本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由于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所以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压抑人对个性解放、自由幸福的渴望,造成《外科室》悲剧性的结局这种结局与其说是爱情悲剧,不如说是时代的悲剧 Reference: [1] 田晓红.近代日本家庭制度的变迁[J].社会科学, 2008,2 [2] 文洁若.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M].上海三联书店,2012,1 [3] 文洁若.泉镜花及其作品[J].读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