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14页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5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开展需要,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 基本知识,掌握能源高效洁净转化和利用、能源动力系统与装备等能源动力专业 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经过系统的能源动力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能源动力工 程设计能力和流体、热力过程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利用与分析的技能,拥有 正确的思想政治观、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养、综合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 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良好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能够在现代化电厂、动力机械、制冷、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及科研 院所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科研教学、营销工作的应用创 新型人才毕业五年左右能胜任热开工程师岗位,成为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1 .能够胜任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调试、运行、维护工作,具备基本的解决动力 系统异常运行和故障的工程技术能力2 .能够胜任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工作,具备流体、热力过程 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利用与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 问题的能力3 .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综合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 际视野,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良好沟通能力。
4 .能够适应技术和管理的变革、不断变化的环境,胜任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 工作,并致力于自主创业,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 高效清洁转化及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 能源动力工程及相关研究方面的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科研教学基 本能力与技术机械1-071730027032电厂热工 过程H动 控制㈠*23232Y机械1-071730022048热力发电1 -考试是348462Y机械1-071730033016新能源技 术考试232302Y小计58.0928.0862.00.058.08.00.00.0比例:34%专业选修课程安排教 门次课程 模块课程要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核 方式核心 课学时课程学时开课学期教室实验或实训室课 外 实 践1231567■讲课课内 实践实验实践上机 听力实训•071760023032除尘与净 化技术考查23232¥F071760026032供热工程考查23232Y限选(2F071760027032能源与节 能技术考查23232YV选修门,4热能工程业 教学分, 比例:•071730014032经济与管 理考查23232YII2%)•071760024032生物质能 及其发电 技术考查23232Y■071760028032循环流化床考查23232Y小计4.064.0比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课程模块课程要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核 方式学分学时开课学期12345678fir ijt集中实践 教学必修(10 门,37学 分,比例:21%)•071777001002工程训练考查22周Y■071772007003汽轮机结构设计 训练考在33周YF071775003001认识实习考行11周YF071777006003锅炉结构设计训 练号作33周YF071777009003制冷系统创新设 计训练号杳33周Y•071772008001热力发电厂课程 设计考作11周Y•071775011004生产实习考查44周YF071777010003新能源利用系统 创新设计训练号台33周YF071779001015毕业设计(论文)考查1515周YF071775001002毕业实习考查22周Y小计37.037.0 周比例:21%核心课程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课程学时开课学期教室实验或实训室课外实践12345678讲课课内实践实验 实践上机听力实训FO71710001064机械制图考试164568Y1-071710081056电工学考查3.556506Y工程力学考试464586YF071720002064工程热力学考试164586Y1-071720009056机械设计基础考试3.556524YI-071720003056流体力学考试3.556506YE071720004056传热学考试3.556524Y1-071730002056汽轮机原理考试3.556524YF071730001056锅炉原理考试3.556524Y1'071720002040流体机械考试3-18444Y1-071730022048热力发电厂考试348462Y小计39.0624.0570.00.046.08.00.00.0比例:23%实验教学环节(必修)安排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实验 实践上机 听力实训课外实践开课学期123456781• C语宫程序设计基础24Y大学外语(1)16YF071710001064机械制图8Y大学外语(2)16Y大学物理实验(上)24YI.2417000010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YI-大学外语(3)16YFl 大学物理实验(下)24YF071710081056电工学6Y工程力学6YFl21700008064大学外语(4)16Y1.071720002064工程热力学6Y1-071720009056机械设计基础1YF071720003056流体力学6Y1'24170000108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Y1-071720004056传热学1YF07173001303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2YF071730002056汽轮机原理1Y1-071730008056制冷原理及设备1YF071730001056锅炉原理1Y1'071730034032空气调节2Y1-071720002040流体机械1Y1-071730012032热工测量仪表Y1'071730022048热力发电厂2Y1-071730033016新能源技术2Y小计122.096.00.016.0485652481412113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必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 械和力学理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及热理论(热力学、流体力学、 传热学、燃烧学)、电工和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具备解决流体、 热力复杂工程问题所需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 用于解决流体、热力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1-2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1-3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