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pdf
8页周晓晔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第二作者为:王蕾, 马小云,李凯一、引言由于可持续发展提上议程,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其客观的经济价值,逆向物流引起了众多商家和研究者的重视逆向物流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我国在逆向物流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90 年代后期,达庆利[1 ]对逆向物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唐莉[2 ]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曾敏刚[3 ]探讨了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评价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徐维阳借助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逆向物流社会效益评价的模型[4 ]现有的文献表明,大多数研究者对逆向物流效益的评价多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而对于同一指标不同的人给出评价结论的信度不同, 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单一的采取专家评价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等三大方面指标的分析,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加入360 度反馈法,构建了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的评价模型,对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二、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 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的评价最终是为了测算和比较不同指标对企业综合效益的影响程度,使企业对不同方面进行投资改善时有据可循。
因此, 评价体系要从尽量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出发,确定对企业效益影响较大的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克服了以往的模型中要素权重主要是依靠统计试验或专家评分的缺陷,可以保证各级指标权重确定的准确性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加入360 度反馈法,综合了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有效地解决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问题,提高了绩效评价的精确度,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评价值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5-6]评价一个企业逆向物流综合效益的高低,要充分考虑企业现有资源和条件,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从经济、管理、社会效益多个角度考虑,构建了企业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的3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形成了如图1 所示的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图 1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确定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评价的因素集与评语集因素级可设定为U=“{U1,U2, , ,Un}, Ui为被考虑评价的因素,i=1,2,,,n 评语集 V={ V1,V2, , ,Vm} ,Vj表示评分标准,j=1,2,,,m 。
其中评语级的个数通常要大于4 而不超过9 个在此设定 5 个等级,V=“{“ V1,V2,V3,V4,V5} ,即 V={ 高,较高,一般, 较低,低 } ,规定分值向量F=(1,0.8,0.6,0.3,0.1)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因素的指标权重集W 通过层次结构将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按选取的标度构造判断矩阵根据给出的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求出层次单排序后 , 需要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即层次的总排序,这一过程由最高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对层次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权重ωi(i =1,2, ,n)(3)运用 360 度反馈法确定不同评价者权重360 度评价也称全视角评价 或多个评价者评价, 是一种从多维角度获取评价信息,从多个视角进行综合绩效 评价并提供反馈的方法[7-8]对于企业综合效益评价者的选择,采取专家、客户 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专家比较了解企业的性质,对企业经济效益及管 理水平的评价比较客观,因此这两方面的权重略高于社会效益的权重,分别为 [0.4,0.5]、[0.3,0.4]、[0.2,0.3];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客户是很 有发言权的,因此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权重略高于经济效益的权重,分别为 [0.3,0.4]、[0.5,0.6] 、 ≤0.1 ;由于企业领导者比较了解企业的性质,易于 发现被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水平以及社会效益的高低,因此这三方面均给 较高的权重, 分别为 [0.5,0.6]、[0.4,0.5]、[0.3,0.4]。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企业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的评价者权重见表1:表 1 综合效益的评价者权重专家评价客户评价自我评价经济效益[0.4,0.5]≤0.1[0.5,0.6]管理水平[0.3,0.4][0.3,0.4][0.4,0.5]社会效益[0.2,0.3][0.5,0.6][0.3,0.4](4)进行单因素评判, 就是分别从评价指标来考虑确定企业的效益被评为各 个评判等级的隶属程度rij根据各指标打分标准由专家、 客户和企业自我进行打 分,将评价者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到一个模糊关系矩阵Rij,其中 rij是 在第 i 个指标下,评价对象所获得的第j 个评语的“投票率”最后进行相应的 模糊综合绩效评价[9-11]三、实例分析1 .利用 AHP确定权重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 个一级指标, 12 个二级 指标,通过征询专家对其相对重要程度的意见,形成了判断矩阵, 并通过一致性 检验,得到了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以及归一化特征向量值见表2-表 5:CR=“CI/RI=0.019/0.58=0.033<0.10,满足一致性检验表 3 经济效益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表 5 社会效益二级指标判断矩阵U3U31U32U33U34U311234U321/2133U331/31/311U341/41/311U1U11U12U13U14U15U1112512最大特征值λmax =4.046最大特征值λmax =5.392 ,权重 ω3=(0.463,0.304,0.121,0.112),权重 ω1= (0.31,0.17,0.068,0.31,0.142),CR=0.017<0.10,满足一致性检验CR =0.0875<0.10,满足一致性检验2. 运用 360度反馈法确定不同评价者权重根据表 1 所示,确定评价者权重见表6:表 6 不同评价者权重专家评价客户评价自我评价经济效益0.40.10.5管理水平0.30.30.4社会效益0.20.50.33. 模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对企业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情况如表7 :表 7 企业逆向物流综合效益全方位评价情况U121/2121/22U131/51/211/51/2U1421512U151/2221/51第一层指标第二层指标专家评价客户评价自我评价高较高一般较低低高较高一般较低低高较高一般较低低经济效益U1U111/104/102/103/1001/54/50001/31/31/300U123/101/103/102/101/104/51/500001/31/31/30U132/102/104/102/1002/51/52/5001/31/31/300U141/103/103/103/1003/51/51/5002/31/3000U151/104/102/102/101/102/51/51/51/501/32/3000管理水平U2U212/103/103/102/1001/51/52/51/501/31/31/300U222/102/104/101/101/101/51/52/51/501/32/3000U233/104/101/101/101/101/52/51/51/501/31/31/300社会效益U3U314/104/101/101/1002/52/51/5001/31/31/300U321/104/102/103/1001/51/52/51/502/31/3000U332/103/102/102/101/101/52/52/5001/31/31/300U342/103/103/102/1003/51/51/5001/32/3000(1)措施层评判①对经济效益的评判:专家对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向量为: 转换为效益分数为:X1=B1FT= (0.1408,0.3044,0.2616,0.262,0.0312) (1,0.8 ,0.6 ,0.3 ,0.1)T= 0.623同理可得其他评价者对于经济效益的评价分数,具体见表8 。
表 8 经济效益指标得分一览表评价者身份权重效益分数专家0.40.623客户0.10.8474自我0.50.8112经济效益总分:T1=0.4 ×0.623+0.1 ×0.8474+0.5×0.8112=0.7395②同理,可得管理水平、社会效益的全方位评价得分,计算结果如下:T2= 0.7354 ,T3= 0.8233(2) 综合评价对评估结果的分析: 最终得出该企业的逆向物流综合效益得分为0.7585分根据最大隶属度识别原则, 从以上各指标计算过程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到,该企业的社会效益良好,经济效益也不错,但需要在管理水平上进一步加大力度,该企业的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较高四、结论目前,废旧家电逆向物流问题很多是停留在学术方面的探讨,企业对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认知程度还很有限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构建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加入360 度反馈法,综合了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提高了效益评价的精确度应用实例表明, 运用该评价模型能够对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有效评价,使企业能够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综合效益参考文献:[1] 达庆利 ,黄祖庆 ,张钦 .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131-138.[2] 唐莉,唐军 . 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7): 177.[3] 曾敏刚 ,田洪红 .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生态效益指标体系[J]. 工业工程, 2008 (2 ):82-86.[4] 徐维阳,周世东 .关于逆向物流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J]. 物流技术, 2009(6 ) : 75-76.[5] 林齐宁 .决策分析 [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6] 张青山 ,乔芳丽 , 马军 , 徐伟 . 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65-70.[7] 朱传杰 .360度绩效反馈法运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7):51-52.[8] 梅水燕 .360度绩效考评实践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6):82-84.[9] 赵丽君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绿色物流评价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174-177.[10] 凌嫦娥 ,戴小鹏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和产业,2006(10):50-53.[11] 黎建强 ,曾立彪 ,周艳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