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安管理处罚法专题培训ppt课件.ppt
32页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情况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由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七次会议于20052005年年8 8月月28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十八号令公布,自主席第三十八号令公布,自20062006年年3 3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19861986年年9 9月月5 5日公布、日公布、19941994年年5 5月月1212日修订公布的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治安管理处罚法》共六章,一百一十九条《治安管理处罚法》共六章,一百一十九条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 • •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 •第四章 处罚程序第四章 处罚程序 • •第一节 调 查第一节 调 查 • •第二节 决 定第二节 决 定 • •第三节 执 行第三节 执 行 • •第五章 执法监督第五章 执法监督 • •第六章 附 则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和特征(与《刑法》的界限)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条:处罚程序应适用的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方式和步骤 所谓方式是活动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所谓步骤是活动过程的时间表现形式第四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第五条: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性质、情节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社会危害程度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漫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第六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第七条:主管和管辖•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第八条: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等民事责任的种类及与其他责任关系•民事责任是财产责任,民事责任是财产责任, 也有极少数的非财产责任也有极少数的非财产责任如赔礼道歉等如赔礼道歉等 这些责任包括:这些责任包括: 停止侵害、排除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作更换、赔 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支付违约金等十种歉、支付违约金等十种 •某种行为在追究了民事责任后,是否还追究刑事某种行为在追究了民事责任后,是否还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关键看该责任、行政责任,关键看该 行为是否还违反了行行为是否还违反了行政法规、触犯了刑律该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政法规、触犯了刑律。
该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触犯了触犯了 刑律就应当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否刑律就应当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否则,不追究其行政、刑事责任则,不追究其行政、刑事责任 第九条:调解•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一章第一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十条: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第十一条:查获违禁品、工具和违法所得财物的处理•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第十二条:未成年人违法的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违法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第十四条:盲人或聋哑人违法的处罚•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法的处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处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第十七条:共同违法行为的处罚•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第十八条: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第十九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的情形•(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漫画:主动投案第二十条:从重处罚的情形•(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四)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第二十一条: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而不予执行的情形•(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漫画:不适用行政拘留第二十二条:追究时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现的,不再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法律规定的,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追诉时效:法律规定的,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国家有关机关有权追究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国家有关机关有权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超过了此期限,就不能再追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超过了此期限,就不能再追究法律责任究法律责任 记住:六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