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历史教案-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doc
10页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撰稿:陈敏 审稿:翟秀红考点解读考点提示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知识经纬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西方专制主义理论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代表诞生背景欧洲中世纪社会特征:教权与封建王权的斗争中世纪晚期的社会发展:城市兴起等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思想詹姆斯一世与“君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君主权力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国王权力来自上帝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人性论——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色彩提倡君主立宪制分权学说三权分立学说人人生而平等主权在民知识清单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一)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1.历史背景 (1)16世纪末,荷兰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共和国 (2)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最自由的地方,实行宗教宽容,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可以和平相处 (3)荷兰共和国的自由是富人特权阶级的自由,议会代表垄断共和国和城镇的权力,普通人不能自由发表意见2.基本主张 (1)主张“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 (2)认为只有① 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3.历史意义 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二)洛克的天赋人权论1.历史背景 (1)17世纪,英国革命历经波折,最终以1688年② 结束 (2)洛克曾经作为流亡者之一,陪同威廉和玛丽回到英国2.代表著作 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了理论论证3.思想主张 (1)第一次系统地提出“③ ”学说,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基本要求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 (2)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认为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3)认为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就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④ 4.历史意义 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理论基础 西方社会早已存在的分权思想,到启蒙运动时期成为普遍的主张2.主要内容 (1)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都是导致专制 (2)认为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3)主张把国家权力划分为⑤ 三部分,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3.历史评价 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四)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代表著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⑥ 》等2.主要内容 (1)以追求平等为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还主张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2)主张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新的⑦ 的政府3.历史意义 (1)开启了新的时代: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2)引导了社会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契约论》多次再版,人们以“公民”相称,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是卢梭学说的忠实信奉者参考答案:①民主政体;②光荣革命;③天赋人权;④分权;⑤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⑥社会契约论;⑦人民主权要点精析要点一、欧洲的君主专制(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1.建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2.特点: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都是分散的 (1)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等级制,形成了国王与贵族之间、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等级制度。
但是,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其实际统治权基本上不出王室领地之外 (2)在西欧封建主的领地内,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3)是王权与教权之争中世纪的教会不仅拥有精神权力,而且拥有世俗权力,从而引发王权与教权的斗争,这也是西欧专制王权衰弱的表现3.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及欧洲各地,教会拥有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4.国王的地位及权力: (1)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但权力受到教皇的制约 (2)国王只是王国里最大的领主,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3)国王的军队规模很小,战时需要贵族的士兵参战 (4)一些城市相对独立,其内部管理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二)新君主国1.形成时间: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最早走向集权2.主要表现 (1)英国、法国、西班牙等领土明确的国家开始形成,出现了“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民族概念,这些国家后来被称为“民族国家” (2)开始建立起常备军,使其成为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的有力保障,是近代国家兴起的标志3.重大影响 (1)打破了封建割据局面,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比较明确的国家疆域 (2)扩大并巩固了王权,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朕即国家”1.统治思想:路易十四说过:“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2.主要措施 (1)削弱贵族权力,把他们变成国王的仆人 (2)把天主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借助天主教会宣扬“王权神授” (3)扩大常备军,开始建立常备警察部队 (4)重用财政大臣柯尔柏,用国家管制的方式,促进制造业和外贸发展3.历史影响 (1)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巴黎引领着欧洲文化的潮流 (2)路易十四挥霍无度和好大喜功,其统治末期,法国国力日渐衰竭四)沙皇专制1.开始建立 (1)1547年,伊凡四世在位时期 (2)措施:①设立并主持“缙绅会议”,统一制定全国的法律和经济政策②独断专行,实行“特辖制”③建立禁卫军,对大贵族进行无情的镇压2.最终建立 (1)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彼得一世在位时期 (2)措施;①对内实行欧化改革,向西欧学习,对外极力扩张②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把贵族和教会都变成了沙皇政府的一部分③坚决打击反对改革的贵族,以农奴制作为帝国的统治基础3.历史影响:俄国成为欧洲的强国和东欧专制统治的典型,首都圣彼得堡与巴黎并肩成为东欧和西欧的文化中心。
五)君主专制的评价1.积极: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欧洲的君主专制统治起过进步作用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势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减少封建贵族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2.消极: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典型例题】1、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其本质内涵A.王权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错综复杂斗争中逐渐形成B.正在形成中的王权专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C.王权之下的政治统一 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解析:所谓的新君主国,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打破封建割据局面,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明确的国家疆域的国家;二是王权得到巩固和加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是B项答案:B2、路易十四认为“笃信基督的国王”应当家做主,彼得一世则亲自担任东正教的“最高牧首”,其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削弱教会世俗权力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确保宗教信仰一致解析:B项属于直接目的,C项属于中央集权的措施,D项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合。
答案:A要点二、为君权辩护(一)“君权神授”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说【高清课堂: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与民主思想的萌芽 ID:407612 接入点: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之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自中世纪以来,由于教皇权威的作用,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教权高于王权 (2)基本特点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3)主要内容 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2.詹姆斯一世的“君权神授”说 (1)主要目的 从神学中寻找君主专制的依据,推行极端专制的君主统治 (2)基本内容 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除上帝之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人民对国王必须绝对服从 (3)结果 詹姆斯一世将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二)“君权至上”1.核心内容 反对“君权神授”,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2.代表人物 (1)马基雅弗利 ①著作:《君主论》 ②思想: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认为新君主国君主的权力是靠自己获得的;主张君主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现实目标是完成意大利的统一,斥责罗马教廷是造成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
(2)霍布斯 ①理论提出的背景:英国革命时期,社会混乱 ②特点: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③思想: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应该建立一种强大的公共权力,以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建立集权的国家三)对“为君权辩护”思想的评价1.进步性 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2.局限性这些学说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变得不合时宜典型例题】1、“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这说明马基雅弗利主张( ) A.新君主应继承传统的“美德”观点 B.推翻“新君主国” C.新君主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 D.君权神授解析:马基雅弗利的治国之道主张新君主应兼有狮子的凶猛和狐狸的狡猾,可以放弃传统“美德”而不择手段答案:C2、(2015 潍坊光华中学高二期末)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每个人都享有“自然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物品”人类为占有这些生存所必须的物品,无休止地厮杀。
于是,人类意识到成立国家以确保和平的必要,彼此订立协约,建立了国家他的观点 ( )A.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 B.认为国家的建立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C.主张订立社会契约,走公有制道路 D.集中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人类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彼此订立协约,以保护私有制所以,没有私有制的发展,就没有国家,B项正确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作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错误;C错在公有制;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的观点,D错误答案:B要点三、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高清课堂: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与民主思想的萌芽 ID:407612 接入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1.天赋人权、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的含义①天赋人权是指人生来是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