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西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及其交易市场建设.doc
78页年产2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及交易市场建设项 目 建 议 书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年产2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及交易市场建设2、建设性质:扩 建3、项目建设单位: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分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法人代表:胡自强 李曼苟4、建设地点、规模、年限及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及周边的高岚、洞村、操场、南港等四个乡镇建设规模:(1)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猪场在现有802头基础母猪年产2万头生猪的基础上,通过扩建达到1646头基础母猪年产无公害生猪4万头的规模;(2)项目区农户年产无公害生猪16万头;(3)项目区内新建无公害生猪交易市场1个,确保项目区自繁自养20万头无公害生猪建设期限:2004年至2005年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猪舍13637m2、生产管理用房3250 m2、交易市场2700 m2、水塔120 m3、一级粪污沉淀池200 m3、饲料加工厂820 m2和附属工程2)引进母猪1338头、公猪13头,其中基础母猪844头,后配母猪494头、公猪5头引进种猪以“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为主,同时引进100头“苏太猪”母猪及相配套的长白公猪。
3)设备购置:a、母猪限位栏739套、产床430套和保育网200张B、供水饮水设备:需购置Φ50户外镀锌水管2500m,自动饮水器1548个c、饲料加工设备:需购置饲料加工设备1套D、清洁消毒设备:需购置地面冲洗消毒机4台、火焰消毒器2台E、饲料营养成分与水质检测仪器:分析天平2台、水分速测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小型电动粉碎机、酸式商定管、和凯式玻璃器皿各1台(套)F、兽医化验仪器:需购置显微镜、恒温箱、冰箱、高压灭菌器、母猪妊娠诊断仪等12台套和必要的玻璃器皿G、人工授精仪器设备:购采精、输液器1套H、计算机及其软件:购计算机2台,集约化养猪信息管理系统软件1套I、兽用B超机:购置兽用B超机1台J、购饲料运输车2辆、粪便运输车1辆4)无公害生猪项目区建设:一是年进行2批次水质检测、3批次猪肉药残检测;二是在项目区示范推广无公害农药、兽药、饲料及养殖技术;三是项目区4个乡镇兽医站添置必要的防疫检测设备;四是对农户进行无公害生猪技术培训5、项目申报单位:江西省分宜县农业局6、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2674.10万元, 其中新增投资1816.10万元,转入现有资产投资858.0万元,新增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611.88万元建设期利息17.34万元,流动资金186.88万元。
7、资金筹措:资金筹措一是申请中央资金484万元,二是地方财政配套484万元,三是银行贷款450万元,四是企业转入现有资产858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解决398.1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2007年达设计产量,年产无公害生猪20万头其中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猪场年出栏仔猪28319头,商品肥猪12012头,每头出栏仔猪生产成本127.20元,每头出栏肥猪(从出生到出栏)生产成本527.08元经营期平均年总成本为1140.62万元,年经营成本982.4万元在当前生猪价格上扬在情况下,考虑市场变化产品定价低于现行价的情况下,经营期年销售收入1576.8万元,经过2.31年的经营期还清全部借款后,年利润总额423.35万元,上缴费用、税金和所得税147.78万元可直接带动17327农户户平年增收入806元,人平增收213元,并间接带动项目区外一批农民发展无公害生猪致富项目计算期15年,经营期14年,折现率取8%税后财务净现值为288.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97%,高于9%的基准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9.2年,小于11年的基准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13.33%,高于8%的基准平均投资利润率;生产能力利用率亏盈平衡点35.05%,;经营期各年平均资产负债率14.16%、流动比560.89%、速动比443.7%;项目盈利、清偿能力强,完全符合和超过了投资收益基准。
因此,本项目财务上实施是完全可行,项目风险较小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本项目建议书编写的主要依据:1、《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2、《国家畜牧业“十五”规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3、《2004年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4、江西省、新余市“十五”农业规划; 5、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修改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7、国家相关法律、法规;8、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分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等三、综合评价意见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对本项目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立项依据充分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生猪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产业政策,能对全县无公害生猪生产发展起示范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项目选题正确,建设必要2、建设条件优越1)自然资源优越项目区气候宜人,没有工业企业因而无工业污染,地理条件好外来污染少,宜牧土地面积大,饲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2)社会经济状况好项目区劳动力负担较轻,发展无公害生猪劳力充裕,市、县财政和农民具备良好的配套投资能力。
3)相关产业发展较好4)建设有利条件多3、建设单位资质好项目承担单位技术与经营管理力量较强,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承担项目建设的良好资质4、无公害生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国际国内猪肉产品价格一路上扬,猪粮比价上升,养猪效益增高我国生猪产品价格优势强,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既能促进我国生猪出口,促进国内猪肉产品消费的增长5、设计方案可行项目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进度安排恰当生产工艺和科技措施得当,建设内容具体,建设标准较高,建设进度较快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合理项目总投资2674.10万元, 其中新增投资1816.10万元,转入现有资产投资858.0万元,新增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611.88万元建设期利息17.34万元,流动资金186.88万元估算依据科学,计算合理资金筹措一是申请中央资金484万元,二是地方财政配套484万元,三是银行贷450万元,四是企业转入现有资产858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解决398.1万元资金筹措方案合理、可靠7、财务评价项目可行项目财务分析方法科学,数据翔实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288.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97%,高于9%的基准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9.2年,小于11年的基准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13.33%,高于8%的基准平均投资利润率;生产能力利用率亏盈平衡点35.05%,;经营期各年平均资产负债率14.16%、流动比560.89%、速动比443.7%;盈利清偿能力强,财务上实施可行,风险较小。
8、产业化经营机制新项目设立项目经理部作为项目法人,项目区基地建立无公害生猪协会组织,采用“公司+技术+农户”的一体化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有利于项目建成和建后继续发挥效益9、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经营期年销售收入1576.8万元,年利润总额423.35万元,上缴费用、税金和所得税147.78万元可直接带动17327农户户平年增加纯收入806元,人平增收213元,并间接带动项目区外一批农民发展无公害生猪致富 建议有关部门及早批准本建议书,以便本项目尽快进入实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1、分宜县畜牧良种场(1)基本情况: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地处分宜县东北部的高岚乡的东部(附图1),全场占地面积25.2平方公里东与上高县南港镇相界,南与本县洞村乡毗邻,西与高岚乡接壤,北紧邻本县操场乡距分宜县城44公里,距上高县城40公里该场西北面由中型水库——彰湖水库包围,南部是中型水库——石牛滩水库全场及周边四个乡镇同属丘陵地区,至今没有任何工业企业,旱地面积相当大,多年来农民广泛种植红薯用于喂猪,养猪业非常发达由于该场地处较偏远,又具备生猪防疫的天然地理条件,为促进该地区养猪业进一步发展,分宜县委、县政府于1974年决定,从高岚乡划出25.2平方公里,建设县属企业——分宜县畜牧良种场。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成立时为县畜牧水产局的下属企业单位,现县畜牧水产局并入县农业局,故该场现属县农业局的下属单位全场下设良种猪场1个,村委会1个;现有企业员工54人,农民人口4200人;耕地面积9752亩,其中水田面积4105亩,旱地面积5647亩2)体制转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的体制发生了转变,1999年由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个体投资商胡自强投资300万元,县畜牧良种场以原猪场250万元固定资产入股,合计以550万元注册资金重新进行企业登记,由胡自强任法人代表(附件1)该良种场的猪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主营“杜×长×大”仔猪和商品肥猪;该场一名副场长(副经理)专职与县农业局和下属的村委会取得联系,协助村委会自主管理2、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及周边农户生猪产量较大(1)养猪数量:分宜县畜牧良种场猪场现有“长×大”二元母猪802头,由于该场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好,减少了公猪饲养数量,现有“杜洛克”公猪8头2003年产生猪20056头,其中出售仔猪10448头,出栏商品肥猪5856头,存栏3752头2003年,该场和周边4个乡镇生产生猪22.85万头(表2-1),其中出栏肥猪15.42万头,年末生猪存栏6.4万头。
表2-1、分宜县畜牧良种场与周边4乡镇2003年生猪生产情况表单位名称能繁母猪(头)出栏仔猪(头)出栏肥猪(头)存栏猪(含母猪、头)生产合计(头)分宜畜牧良种场802104485856375220056高岚乡2210362101448050690操场乡2440381201563053750洞村乡1910297601191041670南港镇2530442501814062390合计989215419663912228556(2)养猪环境与方式: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在实践中认识到,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在养猪生产中坚持按照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并于2003年聘请国家指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环境检测机构——江西省农科院绿色食品环境检测中心,对本良种场及周边水源、大气等环境因素进行测定和评价,检测与评价结论是“根据监测结果并经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江西省分宜县畜牧良种场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养殖用水水质及环境空气均符合无公害食品对基地水质、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食品 (附件2),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标准,因而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猪基地(附件3);与此同时,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无公害生猪产品申请,有关部门正在审理。
分宜县畜牧良种场周边的高岚、洞村、操场和南港4个乡镇,至今均没有工业企业,由于地处分宜和上高两县海拔最高处,是当地孔目江、杨桥河、南港河等三大水系的发源地,根本没有外来水源,不可能通过水流带来外地的污染当地所有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均来自降雨集成的水库水和地下水,未受任何污染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种植业和养猪业水田生产几乎全部是水稻种植,农药用量较低,且多使用低毒、低残农药,所产稻谷接近无公害产品标准旱地除了种植纤维用的苎麻外,全部种植红薯用作养猪饲料,当地农民视水稻为主要作物,而把苎麻红薯等旱地作物看成副作物,根本没有对旱地作物施用农药的习惯,所以,养猪用的青粗饲料根本没有残含农药当地农民饲养肥猪从小猪入栏至出栏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