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永遇乐预习案无答案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学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5431297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永遇乐【学习目标】1、了解李词的艺术风格2、领会词人独特的志趣,感受词人凄苦的身世之感3、学习词人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方法重点难点】 对比手法对表现主旨的作用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出身在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是金石收藏和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常一起校勘金石,鉴赏书画,唱和石词靖康之变破坏了她的美满生活,夫妇随宋室仓皇南渡,避乱江南不久赵明诚去世,他们苦心搜集的金石书画也在流亡途中丧失殆尽李清照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凉孤苦的生活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共诗能文,尤长于词,是我过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他少年、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比较狭窄,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心境和痛苦感情,流露出故国之思和昔盛今衰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词风沉仲凄苦二、写作背景:《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李清照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本刊第一期对她的生平有过简要的介绍),她的早年生活比较安定舒适,作品也多写婚后的生活,尤其是同她丈夫赵明诚短期分离时的“离愁别苦”,这些作品感情真挚,形式优美,风格清新,语言自然,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则大都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到她四十四岁时,金兵入侵,宋室南渡,她同赵明诚一起仓皇南逃,不久明诚因病逝世,她便只得只身流亡,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如《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的“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又如《打马赋》的“乱辞”中的“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及耳,时危安得真致此”等等而在词中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三、艺术特色1、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农,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从上面的分析看来,这个评语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2、词中成功运用了对比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①今年元宵:乐景:落日溶金„„哀情:人在何处乐景:染柳烟浓哀情:次第岂无风雨乐景:来相招哀情:谢他酒朋诗侣②中州盛日之元宵:乐景:闺门多暇哀情:(今年元宵)怕见夜间出去通过今昔对比,我与他人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在对比中含有反衬,就把身世之悲和胜衰之慨这一主题思想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