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德里安:三原色里的纯粹.docx
3页蒙德里安:三原色里的纯粹 刘梦月来源:《小资CHIC ! ELEGANCE) 2018年第41期“生活本质上是简单的,它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它不能失去这种简单性作为一个纯粹的单身主义者,蒙德里安将自己的生活简单化,将精力投入创作,天才的人 生自有追求,终生单身也罢,丰盈的灵魂不孤独如果你来荷兰海牙旅行,随处可见的红、蓝、黄的矩形墙壁涂绘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让 人不得不联想到法国时装大师Yves SanitLaurent设计的那件著名的“蒙德里安裙:无论是平 面、建筑还是时装领域,一说起“黑白格子+红黄蓝”,蒙德里安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皮特・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 一个以垂直线条和三原色来作画的艺术家,几何 抽象画派的先驱,他为当代艺术构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借用抽象的语言形式挖掘绘画更深层 次的含义和人类的精神世界蒙德里安留给世人的艺术作品足够丰富,但关于他的个人生活, 资料并不多,且众说纷纭,至今仍面目不清但不可置否的是,他是一位纯粹的单身主义者, 在蒙德里安好友的回忆中,他是一个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蒙德里安在荷兰一个教师家庭长大,父亲是加尔文派的信奉者,他在成长中学会了自我约 束,和家人一起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他的叔叔是海牙画派的职业画家,因此他得到了写实浪 漫主义的真传,并在艺术与宗教的气氛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往后他更是与艺术和宗教紧紧 地联系在了一起。
1909年,37岁的蒙德里安进行了自己的宗教革命,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并接触了 新柏拉图主义,他从中受到启发,并且开始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新柏拉图主义对有别于世俗 艺术的美的追求怀有极高期待,艺术家们希望通过艺术来升华人生,蒙德里安亦是如此,他摒 弃了对物体的写实,转为思考事物的“内在的永恒的本质”,在他后期的创作中我们只能看到直 线和三原色通神论认为,色彩的种类只有三原色:红、黄、蓝其中黄色象征太阳、蓝色象 征天空,红色是作为中性的搭配色彩在直线与简单的色彩中蒙德里安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平 衡,通神论为蒙德里安的艺术创作和精神世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他的个人生活更像是一个谜团众所周知的是,他在39岁时离开了自己的未婚妻前往 巴黎,从此以后过着极简的单身生活他的工作室被整理为工作区和思考区,一切东西都摆放 得井然有序,且物品也非常少美国学者、传记作家尼古拉斯・福克斯・韦伯(Nicholas Fox Weber)被问及蒙德里安为何选择一生单身,他称,“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对绘画极度投入的人, 也对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视觉方面的影响他并没有以任何东西为代价(来追求 艺术)他是我所知道的最懂得满足的人之一,非常的满足,但没有一丝一毫的自鸣得意,他为 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且就这样走下去,不离不弃。
如果说我们其他人不想过那种戒色独 居的生活,不想在物质生活上一无所获,只是偶尔增添几件衣物和美术用品的话,他却过得了 这样的日子,而且过得很好不仅如此,他还为人类创造了奇迹,这也是他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做减法的艺术家,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从学院派的《受难之花》到立体派 的《红树》再到后期的《红蓝黄的构成》,他的画作的表现形式越来越纯粹简洁,蒙德里安认 为:“生活本质上是简单的,它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它不能失去这种简单性而那种复 杂性需要被完善,简单是人类的完美境界也许是受到了时代环境的影响,第一条购物街、 电车轨道、铁路都是在他儿时建立起来的,他对科学技术和变革充满兴趣蒙德里安在自己的 著述中谈到“对于现代精神而言,具有机械性和技术性形象的作品才有着巨大的艺术功效,这 一点可归因于其抽象的形象表述,换句话说,归因于它更精确的形态以及对古典的、浪漫的、 抒情的等东西的摒弃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对蒙德里安的画作进行了深刻的论述:“蒙德里安把 自己限制在三个基本的原色之内,其自我克制的纯粹性把表现性的传达与现实事物联系的传达 都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他的作品中有着内在的秩序,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给人的内心带来 躁动与混乱,但蒙德里安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获得平静的一种方式,他确实也沉浸在了自给自 足的精神世界,到达了内心的纯粹与平衡。
正如蒙德里安的一位美国友人说的那样:“他对禁 欲的忍耐使人了解到无法置信的自律,一局部是透过从前极度的痛苦,一局部是由于他把所有 的精力投入在独特、唯一的目标上卢梭在《一个漫步者的遐想》中写道:“我的心都倾注在它为之吸引的种种爱好上,被它 生就追逐的种种情感填充的满满的,我一生中有四分之三的时光都是这么度过的,全身心投入 到一切令我愉悦、极富教益的东西里去,与依我心愿臆造出的种种梦想的产物相伴相随人 越是孤寂,越需要某种东西来填满这种空虚,而那些灵魂丰盈的并有所追求的人,大概是不需 要其他事情来占据生命中的时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