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广东武状元与清代武科考试.doc
2页广东武状元与清代武科考试 自从唐朝创立武科考试以来,一千多年间,广东总共出过五个武状元,其中清朝就占了四个 广东武状元的传说 传说林德镛父母双亡,是个孤儿,靠卖苦力养活自己因为偶然给一个进京赶考的武举当仆人,又因为武举到京城后生了病,不能参加考试,林德镛替他上考场,结果中了状元 传说康熙喜爱林德镛,不但宽恕了他替考的罪过,还让他当上贴身侍卫,将他接入皇宫,跟自己同吃同睡 皇亲国戚和亲贵大臣见林德镛如此受重用,人人羡慕嫉妒恨,密谋在他饮食里添加蜂蜡当时人们认为,长期食用蜂蜡会让人看起来油光水滑,实则内虚,且饮水易膨胀,时日久了,能要林德镛的命,相当于慢性中毒有一回康熙打猎,一只白兔带着箭跌到水里,林德镛自告奋勇下水去捞,由于天冷水冷,肚子里的蜂蜡凝到一块儿,把他给毒死了 这样的传说肯定不同于真实的历史,但也不能说全是空穴来风 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起,清朝武进士名列前茅者,一般都会被皇帝选作侍卫所以林德镛考上武状元以后,确实有可能会给康熙当侍卫,只不过不可能有机会与康熙同吃同住罢了 清代考取武进士,必考弓马和刀石刀是大刀,按照重量分为三种: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考生可以挑选一种。
石头也是大石头,也按重量分为三种: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也让考生自选一种 考上武状元有多难 传说中的武状元,都要武功超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个能打几十个实际上,清廷对武状元的要求很低:第一,会骑马;第二,会射箭;第三,力气要大;第四,有基本的背诵和书写能力至于会不会武术套路,有没有实战能力,并不做具体要求在清朝一百多届武科乡试、会试和殿试当中,外场考试永远都是一个个考生单独演练,从来不让他们两两搏斗像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演的那样,两个成绩最好的考生捉对厮杀,胜出者为武状元,那是艺术上的虚构,不是真实的历史 但即使不考实战,普通人也考不上武状元,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以乾隆年间的武科会试为例,考生射箭,可以选八力、十力和十二力的弓一“力”将近十斤,八力即八十斤,十力即一百斤考生搭弓射箭之前,先要拉满三次如果你选的是十力弓,前两次拉满,第三次没拉满,立即淘汰 如果三次拉满,可以参加马射和步射考生翻身上马,在跑道上纵马两个来回,在距离箭靶三十五步开外的地方停住,搭箭弯弓,连射九次,中靶四次以上算及格步射则需要站在距离箭靶五十步开外的地方,连射六次,中靶二次以上算及格。
清朝的“斤”比现在的“市斤”稍大,当时一斤将近六百克步”也有固定标准,一步为五尺,一尺大约三十二厘米(比现在“市尺”稍短),所谓五十步开外,就是八十米以外 前面说过,清代考生要用大关刀,有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种选一把大刀,完成“雪花盖顶”、“前后刀花”等几个动作,可以及格我们听起来简单,其实对普通人来说,能提起这么重的刀就不容易了,再来一个“雪花盖顶”,可能会砍伤自己的脑袋 石锁项目更不用说,对体力的要求更高,三百斤重的大石锁,先提到胸口,再左右翻转,一般人能做到吗?恐怕很难 当然,体力不占优势的考生可以选择二百斤的石锁,但是考官打分的时候,考生选择的石锁越重、关刀越重、弓力越大,越容易得高分别人用十力弓射箭,你用八力弓射箭,虽说都中了靶,你的得分肯定没人家高,怎么可能中状元呢? 从基层做起 考场如此严格,考试如此艰难,考中武状元之后,是否就能当上大官呢? 万万不能 清朝选官制度还是比较苛刻的,不管文状元还是武状元,刚开始都要从基层做起文状元通常会被选到翰林院当修撰,头上戴着从六品的乌纱帽,实际上只是一个实习生,必须按时到翰林院听掌院大臣讲课,三年后还要参加毕业考试,成绩优异者才可以担任实缺。
武状元一样是实习生,朝廷通常会给他们“二等侍卫”的头衔,但不能马上去给皇帝当保镖,还要经过两三年的实习期,实习期间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带兵常识 学习期满,要参加考试,假如成绩不合格,只能卷铺盖回家候补成绩合格的,可以当上真正的侍卫,或者被分配到军营里当千总、游击等官职此后如有战功,慢慢可以升迁到参将、副将、总兵、提督。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