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命的笔触――浅析放射笔触与心理的联系.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315697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1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命的笔触一一浅析放射笔触与心理的联系内容摘要:本文举例分析Y绘画艺术中放射形图案产生的原因,以 及这种图案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以此来说明这种放射形线条和笔触 起源于人类,灵长类的行动方式和地球磁场作用,以及各种自然现象, 它是一种对人类原始生命运动的记忆,和对人类最终的信仰一一生命 的抽象表现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 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 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 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放射形图案心理磁场作用艺术表现Abstract: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 whythe radial design producedin art,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is kind of design inartistic work, to get the conclution that the radial lines andbrushworks comes from the action of human beings andprimates, and abundant natural phenomenons.It is memory ofhuman’ s original life actirifies, and an abstract performanceKeywords: Radial design, psychology, magnetic fieldfunction, artistic performance一、 放射形图案及造型的意义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所谓“放射”的含义,辞海中对它的解释为“由 中心一点向四周扩散发展”。

      说明这种形式具有明确的方向感,既指向 四周又指向中心,具有很强的张力使用这种笔触或造型无疑可以最 好的吸引人们的注意,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可以将作品由画面中一 点无限扩展显然很多艺术家也都观察注意到这一点,并力图表现在 自己的作品中,所以我们能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找到放射形笔触或造型二、 放射形图案产生的原因当我们走在田野,信手摘一朵雏菊花,从它的造型上很容易看出 完美的放射形线条;日常生活中,横向剖开一个橙子,也可以发现它 是典型的放射形例子植物世界如此程度地再现放射形的图式并不奇 怪,这是为了能够适应地球的能量形式之一一一磁场的形式,它们必 须以一种合适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毫无疑问放射形最为恰当 它非常合适地用于植物的图式之上,能赋予植物一种生命能量和运动 的感觉正是由于自然界中诸多的植物和生物,矿物晶体及各种天体 现象,天气现象都会符合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形式,所以这种能量形式 决定了它们的外形结构这些诸多放射形造型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看來 固然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但在原始社会,被认为是由某种神秘力量控 制的,这些事物抽象出的放射形线条也就成为神力的象征,成为一些 部落的图腾加以膜拜由此放射形被加以神秘化。

      1960年在伦敦现代美术画廊展出的一幅画给人们以强烈的冲击, 因为创作这幅画的画家是一个叫康戈的黑猩猩这幅画乍看像是行动 派绘画(action paninting),其实不是三年的时间里,康戈用手或 毛笔画了 384张画,基本上都是由画面下的中心部向上的放射线,伴 随着往复运动呈扇形散开让黑猩猩作画并策划Y这个展览的是以《裸 猴》和《人类观察》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德兹蒙多?莫里斯(Desmond Juhn Morris)为了治疗在铁笼中因无聊而患神经衰弱的黑猩猩,德 兹蒙多无意中给了它们画笔,结果它们就乘兴画了起来其实早在上 世纪30年代,苏维埃就有过让猩猩画画的尝试,也同样画出了放射形 线条德兹蒙多在观察康戈画的384幅画的形成过程中注意到一个问 题,康戈初期画的扇形放射线群和人类幼儿绘画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讲,黑猩猩和人类在成长的初期对外界的反映 具有一致性黑猩猩画的画和人类幼儿的画在初期有很大程度的雷同这说明 在表现方式上它们显然一样是向左右扇形散开的、随意涂抹的线群 之所以右这样的相同是由于灵长类的一种行动方式,那就是被称为 brachiation (双臂交互攀援)的手臂攀枝动作。

      也许可以认为这种双臂前后摆动运动被记忆在黑猩猩康戈的头脑中,于是它便非常巧妙地 投影到纸上人类的婴孩在爬行时也是使用双手,这种运动方式也被 投影在儿童初期绘画中进入成人后变成步行时挥动手臂的动作三、放射形线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有意识的描画放射形线条应该始于对太阳及其他放射形物体有崇 拜的原始部落他们在石壁上,器皿上描画他们所崇拜的图形例如,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原始社会人们绘制的图案,同样,一 方面出于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另一方面出于对光、光明及神圣的赞美 和向往,放射形线条在很多种不同宗教的绘画雕刻里也随处可见最 常见的就是神像头顶或背后的放射状光芒一切如我所向着自然而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 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亲爱的兄弟,我在生活里和艺 术里没有那亲爱的上帝也很能过得去,但我作为受苦难的人,我不能 缺一件比我强的事物,它是我的真正的生命,它就是创造的力量,…… 而在画面里我想说出的事物,像音乐那样安慰着:我想用这个‘永恒’ 来画男人和女人,这永恒的符号在从前是圣火圈,而我现在在光的放 射里寻求,在我们的色彩的灿烂里寻找但这却不阻挡着我的可怕的 需求,我能说出那个字来么?宗教”。

      这一段话是荷兰画家梵高(Van Gogh 1853 —1890)在他写给弟弟提奥(Theo)的亲笔信《笔触画一一 创造时丧魂失魄状态》中的内容由这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宗教对 他的影响,他去世前创作的油画《有杉树与星星的道路》(1890年5 月)中充满短促有力,热情洋溢的放射形笔触,这些笔触来源于他“创 造的力量” __对宗教的信仰他的画中的放射形笔触普遍具有宗教 含义,这和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对传播福音的狂热,他1875 年到1880年在比利时南部博里纳日(Borinage)的一个矿区做忐愿传 道士在矿区他长期思索才下定决心去做画家,对宗教和艺术的狂热, 远在他对绘画有任何概念之前就萌发了这是一个虔诚而狂热的基督 教徒,他深信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他对绘画的热情和依赖,正如绘画 同样是他信仰的一部分在他心中绘画是献给神的祭品,艺术是膜拜 上帝的一种方式,他的艺术灵感和天赋也是上帝为此赐予他的,所以 绘画是祌圣的,如同圣光环的放射形笔触由始至终伴随着他的创作, 真实的光的震颤比传统的光圈更能体现出圣光的普照师承于梵高, 20世纪初期的法国画家弗拉芒克(Vlaminck)也大量运用了放射形笔 触来表现描绘对象的内心状况。

      另一位善用放射形笔触的画家是眼镜蛇集团(Cobra Group 1948 年至1951年)的荷兰画家卡尔?阿拜尔Appell921—)他作品中的放 射形笔触没有梵高和弗拉芒克画中所体现的宗教性,而是一种类似幼 儿初期绘画的随意涂鸦如前面所分析的放射形笔触的形成,幼儿绘 画的稚拙对于想要逃离现实的阿拜尔影响颇大自发性”和“直接性” 是眼镜蛇集闭强调的主要观点,这在阿拜尔的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他的绘画就像是天真烂漫的儿童画,稚拙不羁的造型,原始而鲜明的色彩,以本能不经矫饰的姿态涂抹在画布上所以就有了幼儿绘画和黑猩猩绘画中的原始本能线条这并非“绘画性的”(pictutesQue) 而是“直觉的”(instinctive)他是以一种看似天真无邪的画面来表 现荒芜寂凉的悲剧性,这种特性有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出生地,阿姆斯 特丹这个北欧城市是一个奇特的混合体,是一个国际文化荟萃的海 港城市,阿拜尔的绘画也呈现出一种多元族气质,一种内心的理想主 义和纯粹主义与外在世界需求之间产生的冲突不仅绘画如此热爱利用放射形来表现一种心理习惯,在雕塑方面 同样如此17世纪巴洛克艺术家姜洛伦佐?伯尔尼尼设计制作圣彼得 的座椅时,为了凸显圣物的光辉,他将座椅与屋内的华盖的相连,并 画龙点睛的在四周环绕以金色的光线,使原来并不很突出的圣物在此 显现的格外光辉夺目。

      四、总结由以上观点总结,我认为放射形线条和笔触起源于人类、灵长类 的行动方式和地球磁场作用,以及人类所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在 艺术上主要表现为宗教性和自发的原始性艺术家们对放射形笔触的 看法和理解不一,运用方法不同,体现的意义也就大不相同放射形 笔触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使它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崇敬、热情、愤怒,对 生命的渴望……而最重要的就是,它是一种对人类原始生命运动的记 忆,对人类最终的信仰一一生命的抽象表现金艺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参考文献1玛德琳?梅因斯通.罗兰?梅因斯通.斯蒂芬?琼斯著.剑桥艺术史. 钱乘旦译.朱龙华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阿森纳原著.邹德侬.巴竹师.刘埏译.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 民美术出版社3中川作一(口)著.许平.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 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4杨识宏.天真无邪的荷兰人一一阿拜尔的艺术.艺术家出版社 5内森?卡伯特?黑尔著.沈揆一.胡知凡译.艺术和自然中的抽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6 Herschel Chipp著.余姗姗译.欧美现代艺术理论一一三个人的 天空.吉林美术出版社7伊本?西那(阿拉伯)著.王太庆译.论灵魂.商务印书馆 8杉普康华(日).李建华.杨晶译.造型的诞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9郑林.艺术圣经一一巨匠眼中的缪斯.经济日报出版社 10波德莱尔(法).郭会安译.1846年的沙龙一一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