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实验专题复习《实验化学》研究学案wsj1高考.docx
4页醇中难溶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完成下列填空,可以不填满假设只有NaNO3假设[反思]本题涉及了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A.乙醇B.蒸馏水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D.饱和硫酸钠溶液③步骤dCH OH 2COONa2+2011高考实验专题复习--《实验化学》研究学案一、重视《实验化学》中的新装置及操作方法( 2010 浙江卷) 27. ( 15 分)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 3)4]SO 4 H·2O 是 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 设计 的合成路线为:相关信息如下:①[Cu(NH 3)4]SO 4 H·2O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Cu(NH 3)4]SO 4 H· 2O=[Cu(NH 3)4]2++ so 4(2) +H2O[Cu(NH 3)4]2+ Cu2++4NH3②( NH4 )2SO4 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 3)4]SO 4 H·2O 在乙醇 水· 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 下: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 3( 1 )方案 1 的实验步骤为: a. 加热蒸发 b. 冷却结晶 c. 抽滤 d. 洗涤 e. 干燥①步骤 1 的抽滤装置如图 3 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然后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杂质, 产生该杂质的 原因是2 )方案 2 的实验步骤为:a. 向溶液 C 中加入适量 ,b. ,c. 洗涤, d. 干燥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②下列选项中, 最适合作为步骤c 的洗涤液是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③步骤 d 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反思]本题主要涉及了抽滤操作?抽滤操作的装置、原理、优点、使用注意事项你掌握 了吗?2、[2011 高考样卷]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 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式为:CHO+ NaOH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 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按下列步骤处理:11江苏南京)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步骤为: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b.,c.洗涤,d.干燥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②下列.0mol·L-1NaOH、3%、0.1mol·L-1KI、0.1mol·L-1CuS、20%KSC线如下图所示:C重结晶时,合适的溶剂是重结晶过程中,趁热过滤的作用是采用的合适洗涤剂是T/℃[反思]CH OH2重结晶COOHs,其理由是 A.饱和食盐水 B. 2(Na)C 3(O)溶液 C.稀硫酸D.蒸馏水限选仪器:3、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 Na、N、O 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推测该固体粉末可 能是什么物质限选试剂: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 铜片、蒸馏水、 KMnO4 溶液BA假设 3、干燥 蒸馏有机层反应液盐酸酸化水层萃取……重结晶过程: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萃取分离苯甲醇与苯甲酸钠时,合适的萃取剂是 ,其理由是萃取并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后,上下层分离的正确操作是。
萃取分液后, 所得水层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2 )苯甲酸在 A、 B、 C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s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C重结晶时,合适的溶剂是重结晶过程中,趁热过滤的作用是采用的合适洗涤剂是T/℃[反思]本题主要涉及了重结晶、洗涤?这些操作的目的、使用注意事项你掌握了吗?二、重视《实验化学》 中新增物质的性质探究或检验试管 酒精灯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完成下列填空,可以不填满 假设 1、只有 NaNO 3假设 2、相关方程式及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反思]本题涉及了《实验化学》中亚硝酸钠的性质?你能说出它具有哪些性质吗?4、(2011 浙江五校联考) 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 能与碘反应 人 体缺乏维生素 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反思]本题主要涉及了抽滤操作?抽滤操作的装置、原理、优点、使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 1 )猜想:维生素 C可能具有酸性?(2 )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 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现 象方案Ⅰ :方案Ⅱ:(3 )结论:维生素 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 C 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 C反应 的是( )A.金属镁 B. 食盐 C. 氢氧化钠 D. 硫酸铜 (4 )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 素 C 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Ⅱ取两支盛有 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 边加边振荡,直 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汁 液滴 数新鲜西红柿的汁液12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20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 C含量高的是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反思]本题涉及了《实验化学》中维 C 的探究?维 C 的主要性质是什么?哪些物质富含 维 C,《实验化学》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定量测定维 C 含量?三、重视《实验化学》 中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5、(2011 江苏南京)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 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 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也好象是生了 “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 可能与温度有关收集证据】 (一) 查阅有关资料: 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 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二)实验探究: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 进行了 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 填写在下 表中猜想猜想①猜想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果肉表面变色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可行的实验方案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式为:CHO+NaOH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对反应?【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步骤为: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b.,c.洗涤,d.干燥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②下列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步骤 1:猜想③猜想④猜想⑤果肉表面不变色果肉表面不变色温度高的先变色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 1 )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2 )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 色,其可能的原因是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反思]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你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吗?《实验化学》 专题 4 专门讲到了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对探究实验的影响,你是否了解可以通过控制哪些 条件对实验进行探究吗?6、(09 广东化学 21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3(K) [Fe(C 2 4(O) ) 3]·3H2O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 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 1.0 mol·L-1 盐酸、1.0 mol·L-1 NaOH、 3% 2(H) 2(O) 、0.1mol·L -1KI、0.1 mol·L -1CuS 4(O) 、20% KSCN、 澄清石灰水、 氧化铜、蒸馏水。
1 )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A)、浓硫酸、 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 C), 观察到 A、 C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 而盐只有 2(K)C 3(O)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 假设 2: ; 假设 3: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③实验过程... 预期现象与结论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步骤 2:步骤 3:……。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