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小组实验派心理学演示文稿.ppt
8页第一小组实验派心理学演第一小组实验派心理学演示文稿示文稿1页,共8页,星期二优选第一小组实验派心理优选第一小组实验派心理学学2页,共8页,星期二一、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一、几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家及其基本观点及其基本观点(一)费希纳及其基本观点费希纳,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活了86岁,从事脑力劳动70年他的全部意义在于力图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学的方法为审美关系和审美标准作出定量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审美法则 主要贡献在于把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引入了美学,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种方法反对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哲学研究方法 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心理学史家d舒尔茨写道: 185o年1o月22日早晨,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费希纳忽然领晤到心与身之间的联系法则可以用物质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 3页,共8页,星期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1871年德国学者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通过实验、观察、内省、核对等方法对美学进行研究,称之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区别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以来思辩的、逻辑的研究,即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经验主义传统,对现代心理学派的美学有很大的影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两者应该共存互补这里的所谓自上而下是古希腊以来的传统美学方法,上有形而上的意思,主要指传统的思辩方式,下有形而下的意思,主要指具体的感性经验和实证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是美学家们经过思辩,通过观念去分析现实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方法在19世纪受到了挑战学者们注重从具体的现象出发,重视对具体心理的量化研究 4页,共8页,星期二公孙龙子公孙龙子一则一则 “白马非马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5页,共8页,星期二代表作:代表作:心理物理学的基础心理物理学的基础 (1860)他提出了心理物理学的测量方法的基本类型,同时还对美学感兴趣,提倡实验美学的方法,如等级法、评定法等。
这些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美学导论美学导论作为费希纳的主要著作,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其中的16种原则至今仍对艺术心理学具有一定的的参考价值6页,共8页,星期二美学导论的的16种原则种原则(1)审美阈原则:审美阈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换言之,进入审美阈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2)审美加强原则审美加强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几种快乐的条件联合起来所产生的总的满意感,大于任何一种孤立条件下所产生的满足,或者是大于把各个条件分别产生的快乐加起来的总和例如旋律与和声,或者感官的合作、诗歌的韵律,等等3)多样中的统一原则多样中的统一原则:千篇一律的东西或者错杂繁乱的东西都不能产生快乐,只有既表现多样又有统一的东西才能引起人的快乐4)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这一原则表明,我们宁可要图像的和谐和真实,而不要其矛盾和错讹5)清晰性的原则清晰性的原则:对于明白、清楚的事物的直观才会引起愉快6)审美联想原则审美联想原则:审美中除却当下直接感受的印象之外,通过联想唤起过去的印象,会引起快乐。
7页,共8页,星期二美学导论的的16种原则种原则(7)审美比较原则审美比较原则:在事物在质的方面或量的方面存在可资对照的条件下,感受的愉悦性大于各件事物单独引起的愉悦性8)审美序列原则审美序列原则:快感会因为与时间上先行的不快感的对照而增强;也会因为与时间上先行的更大的快感的对照而减少同理,不快感也会出于与时间上先行的更大的不快感的对比而减弱9)审美调和原则审美调和原则:不快的印象通过随后的快感的作用,能在复杂的和更大的快感中得到调和10)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对刺激群进行一种总括,使之连续反复进行能够强化刺激印象,中和则能使刺激不超过限度,刺激若是过分饱满,就会引起不快感11)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某一审美感受可以持续一定时间,但是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疲惫和不快,在这个时候,若是改变审美感受的类别,则会引起快感8页,共8页,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