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CS-生理学-呼吸.doc
4页几种呼吸功能异常的相关生理机制案例一:Ⅱ型呼吸衰竭(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该病例,综合分析肺通气、肺换气的影响因素,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初步了解肺心病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及其生理机制二)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 知识点:呼吸的生理过程;肺通气、肺换气的影响因素;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重点:肺通气、肺换气的影响因素;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难点:肺通气、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三) 患者背景患者,张××,男性,60岁反复咳嗽咳痰12年,加重伴意识障碍3天既往史:高血压8年,最高170/90mmHg,未规律服药个人史:吸烟史50余年,每日30支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实验教学思路与病例设计患者,张××,男性,60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2年,加重伴意识障碍3天1、根据呼吸的生理过程,分析患者可能在哪些环节出现异常?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现病史:患者于12年前开始每年入冬即出现咳嗽、咳黄痰,偶伴发热、喘憋,在当地诊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和氨茶碱治疗,有一定效果,至第二年春暖时方可完全缓解3天前患者受凉后咳嗽加重,伴发热38℃,咳黄黏痰,同时喘憋加重。
自服头孢氨苄不缓解,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嗜睡今日家属发现呼之不醒遂打“120”送来急诊发病以来,常出现双下肢水肿,间断服用利尿剂治疗2、有哪些可能的因素导致患者呼吸节律加快?查体:T 38.3℃,HR 85次/分,R 25次/分,BP 150/80mmHg对声音有反应,无法对话口唇发绀,球结膜水肿,颈静脉充盈,双肺可及散在哮鸣音,右下肺湿啰音,心(-);腹膨隆,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可疑;双下肢胫前可凹性水肿,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11.2×109/L,N 78%,Hb 130g/L,PLT 138×109/L;尿常规(-);便常规(-);ABG:pH7.28,PCO2 84mmHg,PO2 55mmHg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患者哪些表现体现出心脏损害?生理机制是什么?3.肺性脑病,Ⅱ型呼吸衰竭4.高血压病2级治疗原则:1.呼吸支持:已具备机械通气指征,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充分氧疗2.积极治疗肺部感染3.支气管解痉治疗4.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案例二: 高原性肺水肿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从生理机制探讨肺水肿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机体的调控机制,治疗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二)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 知识点:呼吸膜的组成,肺换气的过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重点: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难点:肺水肿时机体出现的调控机制 (三)患者背景患者,张××,男,30岁进入高原后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既往史:既往体健, 无高血压家族史否认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手术和外伤史,无射线接触史个人史:生活饮食规律,无烟酒嗜好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实验教学思路与病例设计患者,男,30岁主诉:进入高原后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痰现病史:从平原乘车进入高原途中因受凉后出现头痛、阵发性咳嗽,自服感冒通坚持乘车,于次日晚抵海拔3200m处,已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唇、指甲发绀,咳大量血性泡沫痰查体:T 38.2℃,P 122次/min,BP 130/80mmHg,R 25次/min急性病容,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降低,满布湿音实验室检查:WBC 14.0×109/L,N 72%X线检查:双肺野有边缘不清的云絮状阴影1、哪些证据(表现)支持“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断?形成这些表现的原因是什么?诊断:2、试分析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原因有哪些?高原性肺水肿。
治疗:给予半卧位休息,以6~7L/min鼻导管给氧,并通过65%酒精湿化,氨茶碱0.25g溶于50%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1次/d,青霉素640万u静滴,1次/d,吗啡5mg肌注等综合治疗,3、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其依据是什么?第3天病情明显好转,第6天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