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生大帝吴真人专辑圣纪.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5318899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保生大帝吴真人保生大帝吴真人专辑专辑圣圣纪纪吴光吴光辉辉(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会理事长)保生大帝保生大帝-吴真人吴真人-吴吴华华基基-吴本吴本简简介介吴姓是帝王世孙中的一员,居邰今(陕西武功,西岐地区)古公?父始称王,即周太王——周初源于姬姓,商朝后期:“吴太伯世家”记载:泰伯、仲雍、季历、为三兄弟泰伯是周太王古公?父的长子, (古公?父陵墓,与祠庙在陕西省岐山县岐阳村吴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是鸿声镇,鸿山南麓庙在梅里镇渤河南岸)即周文王的大伯父建国今江苏省无锡市梅里村吴姓子孙多居繁衍于“渤海”“延陵”延陵成了吴姓堂号和灯号以太伯为吴氏一世祖,今江南、福建、广东及港台一带多是延陵吴氏派下堂,吴真人(吴华基)宋太平兴国四年生于石门村 (注、辞海:“本”他鏖切,音叨即??闽语音土,平声 )保生大帝:道家诸真人之一俗称大道公,姓吴名本,字华基,号云衷,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九七九)三月十五日,父吴通,母黄氏,其母尝梦见“北斗星入怀投胎”(一说吞白龟),临盆时,满室异香,毫光灿烂自幼即甚聪明,乡里誉为神童,及长,受室业医,因精于岐黄,妙手回春,越显神奇;远近求医络绎不绝,于是声明大噪,求学之辈旋踵于门,程真人、昭应灵王、?仙姑等,俱是门下高徒。

      吴真人经常以三五飞走之术,悬壶济世,阴徙丰功,承天眷顾玉诏召升,与宋景佑三年(公元一零三六)五月初二日归真,享年五十八吴真人升天后,犹时常下凡拯救世人,或率领神兵助阵御敌及救驾等,神功殊荣宋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即吴真人升天后九十二年),显赫扬子江上,下诏,于吴真人故里“白礁”建庙祀之,迨“孝宗”乾道七年(公元一一七一)诏题“慈济灵宫”谥“大道真人”,自是,神威远布,灵应更多后于宋宁宗庆元初年(公元一一九五)封“忠显侯”,嘉定年间封“英惠侯”,理宗宝庆三年(公元一二二七)封“康佑侯”,翌年加封“妙应真人”,五年封“妙道真君”于是太祖(朱元璋)兵对“陈友谅”时,出助神兵,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封“昊天御史医灵真君”;及至成永乐七年(公元一四零九),吴真人化为一道人入宫应徵,以“系线过脉”诊愈“孝慈(文)皇后”乳癌,但拒受皇上赐官、赏金,泰然辞退宫外,骑上白鹤将别,因成祖之未几,龙归沧海,遗命“仁宗”厚礼之,御赐龙袍,改建吴真人庙为宫殿式,追封“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命有司春秋二祭,极其隆盛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相传保生大帝吴本,年十七,离乡四处探访名师学医,一次,于江上遇一异士泛舟,异士邀吴本同往,迨停之时,只见高峰耸峙于前,是昆仑山所在,吴本?衣登顶,拜见西王母,西王母留宿七日七夜,授以济世神方及驱邪之术,归程片刻即至家中,于是顿悟玄真,退隐参道,吃斋茹素,终身不娶。

      吴本医道在机缘造化下,以达登峰造极之境一日,吴本行经树林,见有枯骨一副,检视之下,知是一2失左腿之人骨,于是以柳枝代替,口念咒语,喷洒法水,枯骨起而成形,并称自己原是书童,在陪主人江?官赴京考试途中为虎所噬于是吴本收之为童仆,背携药囊同随,途经同安县时,巧遇该知县江?官,?官见书童死而复生,大感讶异,乃虚心问道:“先生能使人复生,是否能转生为死?”吴本乃施符咒洒法水,书童转眼又成枯骨,由是?官领悟妙之机,遂弃官解绶,与主薄张圣者从吴本习医学道保生大帝最为人称道的灵异乃是为明成祖皇后医治乳疾永乐七年(一四零九年),文皇后患乳疾,百治无效,群医束手,乃下诏广徵天下名医入宫诊治保生大帝遂化身道士,往诣金阙,诊治皇后,成祖欲探试大帝术,乃隔幔牵线请大帝诊脉,成祖令人将丝线系于床脚,再请大帝把脉,大帝一诊即说:“此木之性,非人脉也 ”成祖大悦,放心将线系于文皇后右腕,恭请大帝诊断,大帝隔幔把脉,断言说:“是乳疾,须以针灸治之 ”惟皇后乃金枝玉叶之躯,不宜肤体见露,于是吴本仍以悬丝之法,针灸乳疾,即霍然而愈成祖大喜,问其姓名、乡里,欲厚赐金帛爵位,吴本答以“臣乃高皇帝鄱阳助战者”,言毕,驾鹤翩然而去,成祖至此始知道士乃吴本化身,于是?封, “恩主昊天大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文皇后则特赐石狮一对,各安放与青礁白礁祖庙,称为“国母狮”青礁慈青礁慈济宫济宫——保生大帝保生大帝青礁慈济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乡,又称东宫,与白礁西宫同为保生大帝祖庙。

      青礁地区最早奉祀保生大帝的庙宇应首推龙湫庵据说保生大帝生前在青礁岐山东鸣岭的龙湫坑畔结庐炼丹,因得道升天后,屡显灵异,乡人于是在龙湫庵立像奉祀,此为第一尊大帝神像宋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年)青礁乡尚书颜师鲁奏请建庙,庙地择定于云峤院之侧,当准备动工时,吴真人附身于役工高宁身上,指此非建庙之地,并至龙湫庵之阳掘地数尺,起出三个瓦灌,内有青蛇盘踞原吴真人生前曾路过此地,曾表示“据此当兴,先至者为主”,因此遂改于此地建庙,地主颜发慷慨捐地,即今青礁慈济宫俗称东宫东宫除供奉保生大帝尚供奉弥勒佛、韦陀、释伽牟尼佛、观世间菩萨、虎爷、及飞天圣军、江府先生、侍神三十六官将宋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年)孝宗皇帝赐庙额“慈济”,淳佑元年(1241 年)理宗皇帝下诏改“慈济庙”为“慈济宫”明永乐年间,因吴真显灵治愈文皇后乳疾,皇帝晋封其为“保生大帝”,特赐龙袍一袭(故于东宫的保生大帝像身著御赐龙袍),敕造宫殿清初实施迁界,慈济宫废,迄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由颜仲、颜英等募款,依原宫貌重建,后又经三次整建,始完成今日堂皇规模保生大帝的生平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又称为吴真人,姓吴名本,字华基,号云衷,生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岁次年三月十五日,即西元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距今有一千零十七年。

      “保生大帝”的封号,是明朝仁宗继位当年即西元一四二四年下诏敕封的,那时距大帝出生已有四百四十五年了3宋太祖乾德元年,即西元九六三年,原居于福建漳州的大帝圣父吴通及圣母黄氏,因受不了战乱及土霸强徵赋税,避乱迁至同安县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此处市人烟稀少的海岸渔村,举目荒凉,圣父圣母搭茅屋栖身,以农耕捕鱼维持生计相传,黄氏为玉华大仙所转世,某一天的夜间,黄氏梦见吞食一只白龟,从此怀了圣胎足月分娩时,圣母看见太白金星,南陵使者及北斗星君送一名仙童至面前,说道:“紫微星就要投胎转世了 ”话刚说完,大帝便诞生人间,当时满室香气,毫光闪亮,圣母又见天神现身道贺,而邻人看见五彩祥云覆于屋顶,紫气弥漫屋内屋外,无不啧啧称奇紫微星转世的大帝,举止端庄,孝顺父母,十岁时,随父亲下海捕捞,吴家生活简朴,尚能维持三餐数年后,圣父积劳致病,无钱延医,壮年谢世,不久之后,圣母亦因忧伤过度,抛下大帝撒手人寰未成年便痛失双亲,大帝孤苦伶仃,举目无亲,悲伤之余,矢志学医,以济世立命好在天生聪颖,博览天文地理礼乐诗书等书籍,对歧黄医术尤其费心钻研在家乡拜一位蛇医为师,学习采药治蛇伤,十三岁离乡访求名医为师,十七岁回白礁故里,结庐行医。

      一个中秋之夜,大帝独自在海滨踏月色而行,巧遇一位船夫打扮的异人,邀大帝登舟一游不多久,到了风景秀丽的昆仑山下大帝随船夫下船,走入一处洞府,拜见洞府的主人西王母本趟昆仑山之行,是西王母刻意安排的,其目的在于面授神方医术及仙家道术在洞府的七日内,认真学习,熟记所学,第八日拜别西王母下山从此以后,更加专心研究医术,修性养气,终身未娶大帝平日对待邻人和病患,和气亲切,另于东方二公里外的青礁搭茅舍为病家治病,贫困人家求医者,免费治疗,凭高明医术,治愈无数奇难杂症,因而名气大躁,誉为当世神医大帝体格魁梧,道貌岸然,真是人间活神仙,人们以“大道公”相称有一天,大帝为治疗一牧童摔断的手臂,庐内独缺“金不换”一味药草,于是上山采药看见金不换?生于高崖上,遂抓住由崖顶下垂的葛藤,攀崖将至崖顶时,葛藤的各部忽然松脱,不幸坠落崖下深谷那时有一位樵夫路过,背大帝置于一平台岩石上躺卧,便急忙返回村中,叫来数名壮汉,要抬大帝回家,那知岩石上不见人影,发动村人在山中便寻不着据说,当日有人望见大帝驾鹤隐入云际而去,方知化羽化飞升了这一天是宋仁宗景佑三年,岁次丙子年五月初二日午时,即西元一零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一代神医吴真人离世,阳寿五十八岁。

      大帝在世时,为人群奉献心力,一心救苦救难,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升天后,常显灵拯救人间疾苦赫赫神迹昭彰,历历史实永垂,迭次受宋明各朝帝王追封,备极尊崇民间为追怀大帝,建庙塑像,不时祭拜,香火传承万万年同沐大帝恩泽的子民,每当点香叩拜尊前再三,感念大帝虽远离尘世,常驻瑶台仙境,仿佛犹在人间,近在咫尺,仰望弥高,顿觉处身安详幸福之中保生大帝高明的医术和道行4保生大帝十三岁时,远离故里,拜山东省济南府力城县忠安街“保安药房”廖先生为师,学习医术,因天赋聪明,医术精进迅速,十七岁回老家白礁行医,治愈无数病人后来,又有缘得到西王母娘娘传授汉方秘方及道术,成为当世神医,远近远近病患求医者,络绎于途升天后,家乡父老恭刻“医灵真人”匾额一面,挂在奉祀大帝庙坛,以为谥号大帝在世救人救世的事迹,兹摘录数则大帝三十六岁时,在河南省行医,有一天进京途中,在山林间见一具骷髅,经详细检视,独缺一支左腿骨,乃折下附近一条柳枝代替左腿骨,将骷髅排成人形,口含山泉喷向白骨,步?踏斗,念念有词,一番道术仙法之后,白骨恢复原来的肉体之身,原来是一名童子大帝问为何死在山林间,童子哭着说道:“我名叫登瀛,是主人江肖峰的书僮,入京赶考途中路过此地,我被老虎咬断一腿而死,主人不知去向。

      ”大帝觉得可怜,收为药僮,到了京师,在街上遇见江肖峰此时的江由于金榜有名,在御史台任职,问书僮如何复活,大帝将情形说明一遍,江疑惑不解,一同到了御史台,在一位老御史的面前,要求大帝将书僮变为骷髅大帝当面作法,口念咒文,在童子身上喷一口清水,童子又化成一具骷髅,柳枝落于左侧老御史和江大为惊讶,相信大帝所说使人死而复活的本事,绝非怪诞乌有大帝再度作法,恢复童子的躯体和生命江肖峰后来奉派任同安县令,有感于大帝道法深高,和姓张的师爷拜大帝为师,放弃仕途,认真学道,这二位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江仙官和张圣者大帝五十二岁时,有天在山中采药,遇见一名年轻人倒在血泊忠,其母亲在一旁痛哭,说儿子是被强盗所害,砍断一臂,头盖骨破裂,跪求大帝施救大帝背伤者回家,给予炼制的丹药服用,并以草药敷伤口,细心照顾数日,终于接回断臂,头盖骨也复原了,垂危的年轻人再现生机北宋仁宗圣九年,即西元一零三一年,大帝五十三岁时,大帝又到北宋都城汴京(开封)那时仁宗太后患乳疾,经太医治疗未见起色,乃出榜征求天下名医,大帝见了榜文,认为此病不难治愈,便撕了榜示,守卫的士兵带大帝入宫仁宗及朝中官员怀疑道士装束的大帝那有什么治病妙方,又因为太后羞于接见道士,大帝建议在病人脉搏处系一条丝线,丝线的另一端拉至房外,在房外把脉即可。

      太后不愿意在生人之前裸呈患部针灸,大帝便请太后卧在床台上,以屏风遮体,大帝坐在屏风外,点艾炷烧灸,然后放下帷幔,在幔外施以针灸这样专心治疗,数日之后,太后的病体得以痊愈,仁宗大喜,拟授以御史太医之职,留大帝在朝廷为官大帝答以立志拯救病患,无意名利,坚辞官爵和重金酬谢仁宗不强为所难,特封为“妙道真人”,这是大帝首次所得到的封号北宋仁宗明道元年,即西元一零三二年,大帝在五十四岁那一年,漳泉一带干旱,五谷不生,饥荒至为严重,遍地饿?,大帝于心不忍,遂向乡亲宣布:“请再忍耐数日,十日内即有大船运米入港,供应大家 ”大帝挂龙旗于丈许的旗杆之上,搭台作法,带领众人祈求上天,不出十日,运粮的船只果然一艘又一艘陆续开入漳泉二港这是施用道术,派遣神兵神将由远地运来粮食,解决居民食的问题,功德无量大帝升天后一百5七三年,南宋进士杨志撰写扩建青礁慈济宫碑中,也记述“挽迷舟而入境”的事实,将济助灾民的恩泽永铭于青史中北宋仁宗景佑元年,即西元一零三四年,大帝五十六岁时,闽南一带流行瘟疫,漳泉二州尤为严重,居民病亡者不计其数大帝领江仙官和张圣者,来往于重山乡野间,采药救活无数病人,至于采药费,不分贫富人家,一概分文不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